APP下载

理性理解中美真正的国家利益

2021-02-11马凯硕

董事会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明

中國与美国之间的重大地缘政治竞争既不可避免,也可以避免。

如果我们能够调动理性的力量来理解中美两国真正的国家利益,就会得出结论:这两个大国之间不应该存在根本的矛盾。事实上,中美之间有着五个“不矛盾”。如果两国政府中明智的思考占据上风,应该反思并强调这五个根本上的“不矛盾”。

西方语境中很少使用“不矛盾”这个词。西方人的思维习惯了黑白分明,一方是对的,另一方是错的。中国人的思维却不同,黑与白都可能是对的。这种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在“阴”“阳”概念中得到了最佳体现。在西方人的世界观中,只有“阴”或“阳”一方是正确的。在中国人的世界观中,“阴”和“阳”都可能是正确的。要想清楚解释“阴”和“阳”的关系很困难。南洋理工大学的黄海教授做过尝试。他写道:阴阳思想反映了一种试图解释关系和变化的辩证逻辑。透过现象看本质,阴和阳只不过是捕捉自然界二元性感知的标签——黑暗与光明,柔软与坚硬,女性与男性。因而,阴阳学说是一种对世界的整体观,认为所有实体都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这些实体无法脱离与其他实体的关系而独立存在。二元论意味着像光明这种属性只有相对于黑暗才有意义,就像美相对于丑一样。

他补充道:“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是阴和阳相互对立,却又相互依存。”

持此二元论观点,我们就有可能看到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五个根本上的“不矛盾”。

第一,两国的根本利益不矛盾。这两个社会的根本国家利益都是改善国民的福祉。1809年3月,托马斯·杰斐逊在卸任美国总统时写道:“一个好政府首要且唯一合法的目标是关心人民的生命和幸福,而不是破坏它们。”马丁·沃尔夫注意到这一观点,询问道:“如何衡量‘幸福呢?是什么增进了‘幸福?”沃尔夫说,这些都是古老的问题。西方的功利主义哲学家,包括杰里米·边沁在内,早就提出了这种问题。

好消息是,当代功利主义哲学家已经接受了衡量幸福的挑战。例如,伦敦经济学院教授理查德·莱亚德在合著作品《幸福的起源》中说,人们自我报告的“生活满意度”可以作为衡量幸福的一个良好指标。鉴于此,莱亚德声称,“幸福感”最终将被完全接受为评估社会政策的标准方法。如果我们可以衡量和增进幸福感,那么就可以关注提升幸福感的政策。我们还可以决定在国家预算中哪些项目应该获得优先考虑:是国内投资还是国防支出?

美国比中国富裕得多。美国的名义人均收入是62641美元,是中国的9771美元的六倍多。美国虽然更富有,但人民的福祉,尤其是底层50%人民的福祉,在近几十年里不断恶化。有一个事实不容辩驳:自从“9·11”事件以来,美国在中东战争中浪费了近5万亿美元。布朗大学沃森国际问题研究所的报告称:加上这些开支和国会对2017财年的要求,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在“9·11”事件后的战争中花费了大约4.8万亿美元。此外,如果美国不改变支付战争费用的方式,那么到2053年,利息成本将至少达到7.9万元。

如果这4.8万亿美元被分配给美国底层50%的人民,那么每个公民将拿到大约2.9万美元。如果把这个数字与2/3的美国家庭连500美元的紧急现金都筹措不来放到一起,就能清楚地看到,把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中国的人均收入远低于美国,因此,增进中国人民的福祉也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和美国都应该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首要的国家利益,这一观点无可辩驳。然而,战略思考者看不到这个基本点,这一事实表明,他们的视角已变得何等扭曲。辽阔的太平洋隔开了中国和美国,这是两国的幸运。如果它们都能关注本国人民的福祉,并让太平洋保护各自的家园,中美两国都会更加美好。

中美两国还可以找到合作的领域。美国正饱受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之苦,而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建设超级大国,中国建设高速铁路(即高铁)网络的速度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快。2012年,《纽约时报》记者基思·布拉德舍报道说:“中国开始运营……世界上最长的高铁线路,8小时可以行驶相当于从纽约到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的距离……从纽约到迈阿密的距离相对更近,但美国铁路公司的列车依然需要花费将近30个小时。”常识告诉我们,两国应该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展开合作。然而,考虑到彼此恶劣的政治态度,常识无法发挥作用。因此,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需要一个重大的战略重启。如果两个大国首先尝试界定自身的核心国家利益,尤其是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核心利益,它们就会得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在两国的国家利益之间根本不存在矛盾。

第二,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美国和中国之间也根本不矛盾。我们唯一的宜居星球正面临着巨大的危险,我们应该关注彼此的差异还是相似之处?人类被认为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物种。这是我们成为世界上优势物种的显著原因。然而,最聪明的物种现在正以一种自杀的方式行动——允许气候环境继续恶化,而不采取共同行动来逆转它。正在发生的全球气候变暖不单单是当前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也是由西方国家自使用煤炭当作燃料的工业革命以来排放的温室气体存量造成的,尤其是二氧化碳的存量。1751-2017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显示,中国的排放量远远低于美国和欧盟。简言之,所有工业化国家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携手努力,以减轻进一步的环境破坏。

全球气候变暖并非人类面临的唯一“全球共有”的挑战。在其他许多领域,也存在着同样紧迫的挑战。联合国确立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应对世界面临的紧迫的环境、政治和经济挑战”。这17项目标旨在实现:

1.到2030年消除一切形式的极端贫困。

2.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和促进可持续农业。

3.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

4.确保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

5.实现性别平等,为所有妇女、女童赋权。

6.确保为所有人提供并以可持续方式管理水和卫生设施。

7 确保人人获得可负担、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

8.促进持久、包容、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和生产性就业,确保人人有体面的工作。

9.建设有风险抵御能力的基础设施、促进包容的可持续工业,并推动创新。

10.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11.建设包容、安全、有风险抵御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与人类住区。

12.确保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

13.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4.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及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15.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以及可持续森林管理,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现象,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16.促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和平与包容社会,为所有人提供诉诸司法的机会,在各层级建立有效、负责和包容的机构。

17.加强执行手段,重振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如果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强国合作应对这些共同挑战,我们就更有可能找到解决方案。两国中的任何一方采取行动,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这里有一个例子。在中国饮食中,鱼翅是一道美味佳肴。中国由于拥有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中产阶级,对鲨鱼鱼翅的需求也呈指数级增长。这使鲨鱼成为濒危物种。好在中国采取了行动,禁止在任何公务招待餐中提供鱼翅。对鱼翅的需求量便急剧下降了。捕猎鲨鱼就变得没那么有利可图了。中国单方面的行动可能拯救了一个物种。

第三,美国和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不存在矛盾。这一说法可能令人倍感意外。40多年前,当中国面临一个具体的选择时,它选择了促进国家利益,放弃了在全球推广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因此,东南亚的非社会主义国家,甚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感觉不到任何来自中国意识形态的威胁。

如果有人去问印度总理莫迪或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或者两国的任何高级官员),贵国是否感受到来自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威胁,他们会对自己为何会被问到这一问题感到不解。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在地理上比美国离中国更近,它们与中国的联系也更多,所以很了解中国。虽然中国的崛起是它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但它们并不关心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遗憾的是,许多美国思想家仍不假思索地把他们昔日对苏联共产党行为的假设转移到中国共产党身上。这么做是危险的。中国共产党的治理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远超苏联共产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更具备适应力?因为它跟苏联共产党不同,它不是乘着意识形态的浪潮,而是顺应文明复兴的潮流——中华文明已经证实自身是历史上最强大、最具韧性的文明之一。

中国的社会主义不会对美国造成威胁。相反,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成功与竞争力才是真正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美国思想家应该把焦点放在确保美国经济和社会的成功与竞争力上。有趣的是,乔治·凯南在以“X先生”为笔名的著名文章中也强调了一个强大的美国国内社会的重要性。他用了美国人应该注意的两个关键短语。同冷战时期一样,即将发生的地缘政治竞争的结果,将取决于美国的“精神活力”,以及美国能否成功地避免“优柔寡断、不团结和内部分裂”。简言之,是国内因素——而非外部威胁——决定着美国将表现如何。可悲的是,今天的美国既缺乏精神活力,也深深陷入不团结和内部分裂中。美国与其浪费宝贵的资源来应对“莫须有”的中国意识形态的威胁,不如利用同等资源来振兴自己的社会。

第四,更令人惊讶的是,美国和中国的文明之间也不存在矛盾。虽然塞缪尔·亨廷顿在1993年曾发出警告,但西方和中国之间没有迫在眉睫的文明冲突的危险。同样地,如果理性成为国家之间关系的驱动力,那么我们就不必担心文明差异的影响。正如伟大的哲学家告诉我们的,理性和逻辑的论据在所有文化和文明中都具有普适性。不同文明之间没有理由不能理性地互動。

人类不仅在个人决策中会受到情绪的严重影响,在地缘政治的判断上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更糟糕的是,这些情绪往往隐藏在潜意识里,它们虽然不会暴露在表面,但仍然非常活跃。

美国民众需要自问,他们对中国崛起的反应,有多少是出于冷静的理性分析,又有多少是对非白种人文明的成功深感不安。理性和情绪的斗争在潜意识中上演,我们也许永远不会知道真正的答案。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感谢基伦·斯金纳暗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潜意识维度正在施加影响,现在是时候坦诚地讨论一下中美关系中的“黄祸”意识维度了。对付我们潜意识中的恐惧,最佳方法就是让它们浮出来并加以处理。

好在我们可以克服自己的非理性冲动。在现代社会,不同的文明不像台球那样在各处散落。相反,我们已经发展成“地球村”中相互依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各种文明深度交织和融合。在一篇题为《文明的融合》的文章中,我和劳伦斯·萨默斯指出:

伟大的世界文明,在过去是分离和独立的,现在有越来越多重叠的共同领域。如今,世界上大多数人有着和西方中产阶级一样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找到好工作,生活在稳定、和平的社区里,过上幸福、有意义的人生。西方不应该感到沮丧,而应该庆祝:在将世界观的关键要素注入其他伟大的文明方面,西方取得了非凡成功。

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不应该惧怕文明的冲突,而应该庆幸我们观察到的一个事实:“启蒙运动在西方引发的理性思潮正在全球蔓延,使每个地区都出现了务实的解决问题的文化,并使人们能够设想依据规则建立起一种稳定的、可持续的秩序。”

我们还观察到,西方和中国之间也正在出现一股促进文明融合的压倒性动力。正如我们写到:许多人担心的第二大挑战是中国的崛起。然而,中国的成功也可以被视作西方的终极胜利。1793年,乾隆皇帝给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写过一封著名的信,信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两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明白了,他们的社会吸收西方的现代性对于国家的重新崛起至关重要。现代性带来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崭新铮亮的基础设施,太空探索的胜利,壮观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等。

作者:马凯硕。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尽管中国社会以极大的热情接受了现代性,但它并没有抛弃中国文化的根源。中国人关注现代中华文明,也重视传统中国特性,这两者似乎毫无矛盾。的确,在新财富的推动下,中国现在正经历着自己的文化复兴。中国领导人还强调,尽管中国与西方存在着文化差异,但不应该出现文明冲突。2019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说道:“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当今时代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在过去,是西方领导人致力于拥抱多样性的价值观, 而不是中国领导人。有一位美国总统经历过很可能发生核战争的梦魇,他就是约翰·肯尼迪。这段经历让他的内心备受折磨,在反思过后,他向美国同胞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正如1963年他在美利坚大学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因此,我们不能对彼此的分歧视而不见,我们应该把注意力转移到共同利益上,并通过共同利益来消弭我们的分歧。如果我们现在解决不了这些分歧,至少能以多样化的名义让世界变得安全。因为,归根结底,连接我们的根本纽带是,我们都生活在这颗小小的星球上,我们都呼吸着同一种空气,我们都珍视我们孩子的未来,我们也都是血肉之躯。”他的发言的关键信息是,让多样性在世界上获得安全。

简言之,过去富有远见的美国领导人已经得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那就是,尽管人类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和文明中,但文明之间并不一定会发生冲突。如果我们听从他们的建议,那么即使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可能存在有危险分歧的文明维度,也不会产生矛盾。

第五,美国和中国之间似乎存在根本性矛盾的一个领域就是价值观,尤其是政治价值观。美国人对言论、出版、集会和宗教自由的理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也相信每个人都有权享有同样的基本人权。中国人认为社会需求和社会和谐比个人需求和权利更重要,防止混乱和动荡是治理的主要目标。简言之,美國和中国显然信奉两套不同的政治价值观。

然而,只有当中国试图向美国输出价值观,美国也试图向中国输出价值观时,这个领域才会产生根本性矛盾。

如果中美两国都专注于改善本国公民的生活和福祉这一核心利益,那么它们将认识到,在长期国家利益层面,两国不存在根本性矛盾。2010年,时任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和温家宝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体现了中印关系的积极精神:“世界上有足够的空间供中印共同发展,也有足够的领域供中印开展合作。”同样,世界上有足够的空间供中国和美国共同繁荣发展。

同等重要的是,面对全球变暖这一严峻挑战,中国和美国在使地球适宜两国17亿人口和世界上其余50多亿人口居住方面,也有着根本的共同利益。这一紧迫而严峻的挑战应该优先于人类面临的所有其他挑战。

历代的道德哲学家和宗教圣人都提醒我们,试图创造完美永远是徒劳的,我们也不会有非黑即白的简单选项。到头来,我们总是必须做出取舍,包括道德上的取舍。所以我们要厘清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并学会关注它们。归根结底,世界上其他50多亿人期望美国和中国能做到:致力于拯救地球并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尤其是本国人民的生活条件。因此,最终的问题将不再是美国赢了还是中国赢了,而是人类是否会赢得胜利。

猜你喜欢

文明
遵守规则文明出行
漫说文明
Civilization
争做文明好少年
文明过春节
永不失落的文明
文明 解码
工业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小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