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善问”的老师
2021-02-11隗永服李思
隗永服 李思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李政道说:“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由此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批判性的具体体现,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内心的冲突,激发学生参与研讨交流的愿望,引导学生在“互辩”中寻求最佳方案,使学生的探索发现意识在“冲突—平衡—再冲突—再平衡”的循环和矛盾中不断得到强化,使学生能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那么,教师应怎样设计与实施数学课堂的提问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困惑情境,巧妙设置疑问,可以很快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学生的创造激情也能够因此萌发。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角度的提问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对有关问题进行探索的欲望。对此,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布阵,营造出探究的氛围。
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时,教师积极创设情景:4人用餐,共花了97元,平均每人花多少元呢?97除以4,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计算出97÷4=24元……1元。这时教师提出问题:这1元要分给这4个人,你们想怎么解决?这时,学生借助人民币的知识,想到1元=10角,再借助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这时教师继续提问:竖式计算中,余数1为什么变成了10?1就是1,10就是10,这里1和10有着什么关系呢?学生继续探究的思维火花再一次被点燃,很快进入了学习的情境,依据小数点的性质,得出1元=10角,1元=1.0元。就这样,学生探究出了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结论。
在低年级课堂适当设计探索发现活动,启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复习“100以内加减法”时,我出示了几道计算题:21-12,54-45,43-34,32-23,让学生先计算再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这一探究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规律:差都是9,被减数中的两位数是相邻的两个数字组成,变换位置后成为减数。这时,我继续追问:你能再写出几道这样的算式吗?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很快就能够思考出答案。探索发现活动让学生充分思考,给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的机会。
再如,在教学“9加几”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两幅图,创设情景“小凯昨天得到4朵小红花,今天得到9朵小红花”,以小朋友数小红花的真实场景作为本节课的知识切入点,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一共得到多少朵小红花”,以此引导学生列出“9+4”这个算式。然后,再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与同桌交流,运用自己的经验主动探究算法,并组织学生交流、总结算法。有些学生通过摆小棒数数,有的是用“凑十法”,还有的从10+4=14类推到9+4=13……这些多样的算法既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优化算法,特别是在巩固练习时,学生能够逐步体会并喜欢上“凑十法”。这样的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探究、讨论、交流等过程中体会数学问题的提出,亲历问题的解决过程,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且富有个性的过程。
小学数学教师对课本中的重点知识进行提问,必须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循序渐进的提问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有较强的逻辑性,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2.98×2.3”时,在小数乘法法则推导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这道题中因数各有几位小数?”“怎样把因数都变成整数?这时,积会发生什么变化?”“要使积不变,应如何处理积的小数点的位置?”“你能根据刚才的计算过程,说说小数乘法应该怎样计算吗?”这四个问题层层深入,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再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帮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我提前准备了一块月饼,并挑選两位学生上台,让他们自己分着吃。开始前,我先提问其他学生:“你们说他们应该怎么分才公平呢?”学生答道:“平均分。”于是,我在讲台上将月饼平均分成两块后分给这两位学生后,让学生回答:这半块月饼是整块月饼几份中的几份,我们就叫它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用1/2表示,另外半块月饼是多少呢?学生看了看这两部分月饼,思考了一下:也是这块月饼的1/2。紧接着,我继续“刨根问底”:“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因为那半块也是这块月饼两份中的一份。”老师:“很好,同学们,从刚才的分月饼实验中你们都发现了什么?”学生:“将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每份都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就这样,我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几分之几”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还提高了教学质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觉得知识并不陌生,就是从生活中而来。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比多少”时,我引导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说一句话。于是,学生很积极地从身边的事例入手回答,如“我1分钟只能跳60个单摇,而小林1分钟能跳125个,小林跳的比我跳的多得多”“我有3支铅笔,小凯有5支铅笔,我的铅笔比小凯的少一些”等。通过同伴间互相交流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进而促进学生内化新知,提高学生主动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又如,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教师借助学校门口的文具店说:“现在,我们学校门口文具店的老板要搞个促销活动,设计一个抽奖活动,请大家来帮助她设计一个抽奖方案。你想怎么设计呢?”在开动脑筋思考后,某位学生提出:“我们设计的是游戏大转盘。因为到文具店里买东西的都是小学生,消费水平不高,所以设计了这样一个抽奖方案:顾客满10元可以抽奖一次,抽奖箱中一共有500张抽奖券:有100个鼓励奖,奖品是小橡皮;50个幸运奖,奖品是1支签字笔;5个一等奖,奖品是大笔记本,1个特等奖,奖品是一个篮球。”对此,教师给予充分肯定:真是个会做生意的小家伙,很有商业头脑。你们觉得呢?……这样的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勇于创造,数学就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智慧和力量。
教师要在恰当的时机,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以分散知识难点,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让学生更好建构和加深所学新知。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学生通过人民币上的数字初步认识了人民币。这时,教师出示1元、1角、1分,提问学生:“这些人民币上都有1,你是怎么知道它是1元、1角、1分的呢?”教师的问题促进了学生的快速观察,学生纷纷回答:“后面写着字呢!”教师追问:“在哪呢?”学生通过小手指一指,从而学会认识人民币要通过看数字、看汉字来认识他们。随后,教师出示了一张被遮住一部分的人民币(只露出“WU JIAO”字样),让学生观察,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快速思考:当没有汉字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拼音来认识人民币,所以学生能够快速判断出这张人民币是5角。而后,教师继续提升难度,出示只露出“5YU”字样的人民币,学生这时思维活跃起来,有通过观察露出的拼音:YU是YUAN的其中一部分,因此认为这张人民币是5元;还有通过比大小,这张人民币比5角的人民币大一些,因此认为是5元。在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的引领下,学生情绪被调动,思维被触动,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是思维训练的指挥棒。教师应在教学中深入钻研教材, 努力优化课堂提问,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使用课堂提问,“问”活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创造。教师善“问”,学生乐“答”,数学课堂因此更加精彩!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课题立项号:CDDB16193)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张坊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