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探究

2021-02-11谭宝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2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引导培养

谭宝星

【摘要】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课的宗旨。在科学课里,怎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我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由探讨、研究和尊重事实、倾听别人说话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文中,我还使用日常教学的例子阐述在科学课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科学素养;培养;探究;引导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说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堂教学主要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做,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我結合这几年的教学心得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好的老师。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热情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导体和绝缘体》时,我把一个已经连接好的电路呈现给同学们看,说:同学们,如果我把这个电路接上电源,会怎样呢?学生说:灯泡会发光。我接通电源,灯泡发光了。然后,把一块搓成电线模样的橡皮泥接入电路后说,这样,灯泡会发光吗?有的学生说会,有的学生说不会。我又接通了电源,但灯泡不会发光了。一下子,教室里热闹起来了,同学们都在争论灯泡为什么不会发光。

通过创设了以上的教学情境,我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巧设疑问,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一个好的问题,就如投在学生脑海中一颗石子,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波浪,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设疑,巧于设疑,通过设置疑问,让学生随着老师设置的疑点不断的思索、探究。在教学《分离混合物》一课时,我“不小心”把米和面粉混合在一起。哎呀,怎么办呢?你们有好办法吗?学生马上交头接耳地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探讨,原来比较平静的课堂马上热闹起来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机会,设计疑问,从而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当学生发现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发现的问题以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在教学《流动的空气》时,我把一瓶醋放在讲台上,过了一会儿,教室里都有醋的气味。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我要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推理和思考,并将它表述出来“是不是空气把醋的气味带来的呢?”对学生所表述的科学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正确的表述,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不恰当的表述,要及时给予纠正。这样也可以逐步发展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明确探究目标、开放课堂教学,让学生自由探讨、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学生不可缺少的科学素养。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呢?

(一)明确探究目标,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探究时间

探究活动开始前,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只有明确探究目标,学生才能专心致志地去思考、去探究,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好完成探究任务。如果探究目标不明确,学生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去了解活动的目标或者偏离了探究的目标,这就影响了探究活动的效果。

如教学《怎样加快溶解》,第一次,在探究活动前我没有明确地把探究的目标告诉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要花费一段时间才弄明白研究的目标,还有些学生根本无所适从,只能胡乱探究。这样导致课堂乱哄哄的,探究活动难以继续下去。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我明确的告诉学生这次探究活动的目标和要求,而且把实验报告表出示在黑板上。有了探究的目标,学生很快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而且探究的效果也很好。通过对两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有明确的探究目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有效的实践探究活动。

(二)开放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材料的选择》时,我把这一节课的一个学习目标“可以多次使用的草稿本”告诉全班同学,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自由探讨、研究。学习活动开始后,学生自觉的围绕“可以多次使用的草稿本”进行自由探讨、研究活动。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除了提出一些常见的方法外还提出令我意想不到的方法,例如用玻璃制作草稿本、甚至提出改变笔里的墨水等。通过自由探究,学生知道可以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实际的需求,制造出需要的物品,并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四、培养学生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是新课标要求。因此,在探究活动过程中遇到学生提出与事实相反或相勃的问题时,不要强迫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找出问题的所在,得出准确、科学的答案。

我在教学《导体与绝缘体》时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让学生用检测电路检测自己桌面的材料,找出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在报告展示时,有三个小组发现他们的铁做铅笔盒是不能通电的,所以他们认为铁做的东西不一定全都是导体。这时,我并不强求学生接受我的说法,而是说“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再仔细研究,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的。”经过再一次的研究学生明白了不导电的是铅笔盒上的油漆,油漆是绝缘体;铁可以导电,铁是导体。通过引导学生用事实解答问题,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

五、实行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后的探究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课后,我常给学生留下一些可探究的问题,促进他们的自身的成长。如:半导体是怎么一回事,植物是怎样生长的,怎样才能登上月球等问题。课后的探究问题,能促使学生继续探究,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精神得以延续,也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教学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态度,结合实际的教学环境,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就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Stem教育与小学科学课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5364】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制订·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艳茹·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DB/OL]·中外教学研究2011年第11期

[3]韩小林·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OL]·教育2012年第04期

(责任编辑:刘屏婷)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引导培养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