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合同变换巧解初等几何问题

2021-02-11黄卫华

文山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对应点对称点中心对称

黄卫华

(文山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合同变换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是物体运动变化中的一种简单形式,也为生活中的图案设计打下基础。合同变换的应用在初等几何变换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利用合同变换解决初等几何问题是一种必不可少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些所给条件较少,且比较分散的初等几何问题的证明和求解往往比较困难,合理运用合同变换可以把分散的条件集中起来,观察变换前后的图形,发现原图中隐藏的关系,能为顺利解题创造条件,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郑群在文献[1]中论述了合同变换的性质及解题方法;叶述金[2]阐述了合同变换思想在解平面几何题中的优势;中学几何教学离不开初等几何变换[3-5],常常借助合同变换证明、求解几何问题;刘清泉和董小平等学者详列了三种合同变换在几何证题中的运用[6-7];几何证明大多需要添加辅助线,利用辅助线可以得到清晰的思路[8];平移和旋转变换的证明题较多且难,把握解题思路和有效方法有利于问题的解决[9-11];随着新课标改革,合同变换的地位变得愈发明显,在中学教学中[12-13]实施新的教学方法,离不开变换思想的研究[14-15];研究依托于大量的习题,并从中发现一般规律[16-17]。这些学者从合同变换的性质出发,分析总结了合同变换在初等几何问题中的解题技巧和方法运用。

合同变换有很多种,本文主要讨论利用平移、旋转、轴反射(轴对称)这三种合同变换求解或证明初等几何问题。

1 平移变换

1.1 定义和性质

定义:将图形F上的所有点都按一定的方向l→(平移方向)移动一个相同的距离|l→|(平移距离),移动后的点构成图形F′,图形F到图形F′的变换T称为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记为

性质:(1)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等于平移向量;(2)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3)对应角相等,且角的两边同向平行;(4)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合同、结合、顺序性。

1.2 例题分析

例1 如图1,在矩形ABCD内取点M,证明:存在一个四边形,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长度等于AB和BC,而边长分别等于AM、BM、CM和DM。

图 1

分析:这是一个存在性问题,关键是设法构造一个符合条件的四边形。而平移不改变线段的长度且保持方向,考虑用平移将6条线段集中起来。

证 明:,则因为AB⊥BC,所以故四边形BMCM′即为所求。

例2如图2,在“风车三角形”中,AA′=BB′=CC′=2。 求证:

图 2

分析:题中三条已知线段相交于一点O,通过平移变换,可以集中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从而使得分散的条件集中,题目迎刃而解。

证明:如图3,将由知R,Q,P三点共线。又因为OP=C′C=2,OR=B′B=2,RP=A′A=2,所以ΔRPO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即

图 3

2 旋转变换

2.1 定义和性质

定义1:将图形F上的所有点都绕平面上的一个定点O(旋转中心)旋转一个相同的角度θ(旋转角),旋转后的点构成图形F′,图形F到图形F′的变换R称为旋转变换,简称旋转。 记为F′。 逆时针旋转,θ取正值,顺时针旋转,θ取负值。

性质1:(1)图形F与F′是全等图形;(2)结合性、顺序性是旋转变换下的不变性;(3)对应线段相等,且夹角为θ(有向角),对应角相等;(4)旋转中心O与每一对对应点的连线段相等,且夹角为θ;(5)旋转由中心与一对对应点完全确定。

定义2:将图形F上的所有点都变为关于平面上的一个定点O(对称中心)的对称点,变换后的点构成图形F′,图形F到图形F′的变换称为中心对称变换,简称中心对称。

性质2:(1)对应点的连线过对称中心O,且被对称中心O平分;(2)对应线段相等,且反向平行或共线;(3)对应角相等,且角的对应边反向平行。

2.2 例题分析

例3如图4,P是正三角形ABC内的一点,∠APB,∠BPC,∠CPA的大小之比是3∶4∶5。求以PA,PB,PC为边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大小(从小到大)之比。

图 4

分析:条件过于分散,设法集中起来以便发现联系,可做旋转变换。

故以PA,PB,PC为边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PP′C∶∠P′PC∶∠PCP′= 30°∶60°∶90°= 1∶2∶3。

小结:借助于60°的旋转变换,将Y型线段组转化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通过解三角形解决该类几何问题。

例4已知抛物线以抛物线的顶点为对称中心,做中心对称变换,求变换后的函数解析式。

分析:设出待求函数上的任意一点的坐标,通过坐标对称变换求出满足已知函数的坐标,代入求解即可。

解:设变换后函数图像上任一点M(x,y),M关于抛物线顶点0(-4, -3)的对称点坐标为M′(x′,y′),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代入已知抛物线方程,并化简得变换后的函数解析式为

小结:把一个图形变为关于定点对称的图形的变换即为中心对称变换,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将变换前后的对应点联系起来,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

3 轴反射变换

3.1 定义和性质

定义:将图形F上的所有点都变为关于平面上的一条直线l(对称轴)的对称点,变换后的点构成图形F′,图形F到图形F′的变换S称为轴反射变换,简称轴反射(或轴对称),记为

性质4:(1)对称变换下图形F1与F2镜象合同,即图形全等,但转向相反;(2)不在对称轴上的一对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且被对称轴垂直平分;(3)与对称轴平行的直线的象仍是与对称轴平行的直线;(4)对应线段相等,且延长后交于对称轴l的同一点,两线形成的角被对称轴l平分,对应角相等;轴反射问题一般以三角形的边或对称轴为轴作反射变换。

3.2 例题分析

例5如图5,在ΔABC中,AB=AC,∠BAC=80°,P是三角形内一点,使∠PBC= 10°,∠PCB=20°,求∠PAB的度数。

图 5

分析:借助轴反射变换,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特殊三角形又得到另一组全等三角形,再利用四点共圆,找出角的等量关系,进而解决问题。

解:将,连结PP′,BP′。由于ΔCPP′是正三角形(PC=PC′,∠PCP′ = 60°),得ΔBPP′ ≅ ΔBPC(SAS),所以∠P′BC= 20°。 因为A、B、C、P′四点共圆(∠ABP′ = ∠ACP′ = 30°),所以∠PAC= ∠P′AC= ∠P′BC= 20°。 即∠PAB= 80°-20°= 60°。

例6如图6,P为∠MON内一定点,且∠MON=40°,A、B分别是OM和ON上的两个动点,当ΔABP的周长最小时,求∠APB。

图 6

分析:将ΔABP的周长转化成两定点间线段的长度。作P点关于OM和ON的对称点P1和P2,线段P1P2的长度即为ΔABP的最短周长。

解:设P1、P2分别为P关于OM和ON的对称点,直线P1P2交OM和ON于A、B两点,则ΔABP的周长为最小。在ΔABP中,显然∠BAP=2∠P1,∠ABP= 2∠P2,∠APB= 140°- ∠P1- ∠P2,在ΔABP中,∠APB=180°- ∠BAP-∠ABP= 180°- 2∠P1- 2∠P2,解得∠P1+ ∠P2= 40°,从而∠APB= 100°。

小结:当一个角变成平角时,其角平分线就变成了垂线。因此对有直角或垂直条件的问题,可考虑利用轴反射变换寻求解题策略。

4 结论

平移问题主要抓住平移的点,找出部分平移得以解决问题。平移变换在几何证题中常用在证明线段相等、平行及角的相等等问题中;用旋转变换解几何题,首先应考虑有无做旋转变换的条件,一般要有等腰三角形,旋转保持一边变到另一边;正n边形绕中心旋转时,图形不变;含有45°的正方形问题是典型的夹半角问题,其典型解法是利用90°的旋转变换。应注意伴随着每一个90°的旋转变换均有一个轴反射变换。

猜你喜欢

对应点对称点中心对称
三点定形找对应点
九点圆圆心关于三边的对称点的性质
以“点”为核 感悟本质
解答三次函数中心对称问题的两种路径
“一定一找”话旋转
线性代数中矩阵特征值的解析方法
三次多项式的对称点及其应用
——从广州一模的一道选择题谈起
比较大小有诀窍
中心对称 贯穿始终
《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