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一体化闸门系统应用分析
2021-02-10张燃
张 燃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测控一体化闸门系统逐渐替代了传统闸门。测控一体化闸门系统可实现流量数据的自动监测、收集与计算,计量精度高,可存储、查询数据,实现远程自动控制,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闸门一体化测控系统包括现地测控一体化设备、通信系统、监控中心等,各组成部分设备如表1 所示。
表1 闸门一体化测控系统组成设备
测控一体化闸门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优势:①系统集成性高,可简化改造施工程序,快速完成测控一体化闸门安装工作;②智能化调节闸门,快速稳定数位异常波动,实现水利系统稳定运行;③可远程监控闸门运行状态,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④系统流量计量精度高,在水权分配、水费计收方面优势明显;⑤系统通过精确计算可及时发现泄漏、渗漏等问题,制定针对性处理方案;⑥系统可利用太阳能为动力,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
1 测控一体化闸门类型与测水原理
1.1 测控一体化闸门类型
测控一体化闸门集测、控功能于一体,可通过自身测得上下游水位、闸门开度测得流量,借助无线通信系统、配套软件可实现控制中心与用水户间实时动态联系,提供稳定的供水服务。
根据结构不同,可将测控一体化闸门分为板闸和槽闸两类(图1)。目前,我国测控一体化闸门主要包括国外厂商和国内厂商两大来源,其中,国外的全渠道控制系统(TCC)是最先进的灌溉控制技术之一,主要设备包括测控一体化槽闸、板闸流量计、配套软件等;国内主要设备包括测控一体化板闸、槽闸、电磁流量计、管道流量计等。
图1 测控一体化闸门
当前测控一体化闸门系统主要的控制方式有两种:①就地/远程控制方式:基于此种控制方式下,管理人员通过前馈与反馈联合控制,实现全灌溉渠系与各个闸门间信息传递与协调控制;②全渠道TCC 控制方式:当用户预定用水,软件将对预定水量进行分析,判断输水系统是否存在容量、调水限制;确定用水需求后,系统将信息发送至用户预订槽闸口,基于规定时间开启一体化槽闸,满足用户流量需求。此种控制方式分为两种应用模式,分别是基于需求和基于供给对闸门启闭进行控制。上述两种控制方式中,就地/远程控制方式下,闸门处于独立运行状态,在自动化控制时无需考虑上、下游闸门情况;全渠道TCC 控制方式下,闸门的控制具有系统性特征,即每个闸门开度的调节均要考虑整个渠系的状态。两种控制方式的具体应用情况见表2。
表2 一体化测控闸门不同控制方式
1.2 测控一体化闸门量测水原理
1.2.1 板闸量测水原理
板闸结构可分为不带测箱和带测箱两大类,前者可使用闸前闸后水位计机械年水位计量。搭载超声波测箱的测控一体化板闸测流原理:测箱两侧设多个对向发射的超声波探头,采用超声波时差法对测箱内流体流速、流量进行分层计算,得到三维流速场,并计算求得整体过闸流量(图2)。
图2 测控一体化板闸测水原理
1.2.2 槽闸量测水原理
槽闸属于量水堰槽,利用闸门传感器获取上游水位H、下游水位ht、闸门开度等信息,并采用堰流公式计算过堰流量,测水原理如图3 所示。流量计算公式:
图3 测控一体化槽闸测水原理
按照雷伯克流量系数公式计算:
式中:Q 是过堰流量;b 是堰宽;H 是堰上水头;m 是堰流流量系数;P是上游堰高。
1.3 测控一体化闸门的选用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同型式测控一体化闸门适用场景有所差异,需根据渠道型式、闸门位置以及场景美观性要求等进行闸门选型,此外还需考虑周边交通、建筑物状况等。
(1)干渠中小型节制闸:闸门宽度、高度不超过2 m,宜选用测控一体化槽闸或板闸。其中,无水量测量要求的水闸,可选用板闸不带测箱的型式;不允许修建胸墙的河道干渠,或因美观要求不得将闸门抬升太高的情况下,可选用测控一体化槽闸。若是闸门尺寸超过2 m,可根据闸孔情况选用不锈钢、铸铁闸门等。
(2)涵洞式支、斗渠口或干渠直开口:宜选用测控一体化板闸,要求测箱前伸距离不得对上一级渠道水流流态产生影响。
(3)开敞式支、斗渠口或干渠直开口:宜选用测控一体化板闸或槽闸,板闸可不带测量。
2 测控一体化闸门系统的应用
2.1 项目背景
该项目为中型灌区,设计灌溉总面积23.9 万亩,目前实际可保证灌溉面积共计19.58 万亩。灌区内输水干渠长26.5 km,干渠上支渠73 座、小扬水站41 座,近3 年平均灌溉用水量7190.3万立方米。目前干渠采取分段管理方法,设有4 个管护段,开展相关安全巡护、运行操作、维护保养以及节水灌溉宣传等工作。灌区供水主要采用无喉道量水槽进行人工观测计量,干渠供水商品率多年均值86%。为实现高效节水灌溉,对灌区进行节水配套改造,建设内容如下:干渠砌护9.07 km,配套建筑物59 座,项目采用测控一体化闸门,其中配套支渠闸门50 套、干渠闸门9 套,同时配套渠道状况视频监视点6 处,并建设1 座信号传输中转塔。
2.2 测控一体化闸门系统架构
采用测控一体化闸门,改造施工内容涉及干渠节制闸改造、支渠口建设及改造、通信网络、调度中心建设。测控一体化闸门系统架构如图4 所示。
图4 测控一体化闸门系统架构
2.3 测控一体化闸门系统选择与建设
2.3.1 干渠节制闸
干渠节制闸选用澳大利亚测控一体化槽闸系统,依据水力学原理设计的顶面溢流式闸门,共计9 扇闸门,组成部分包括通信系统、太阳能板、控制器、电机及驱动装置、开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门框、止水材料以及闸门。系统采用太阳能作为动力,通过无线通信系统实现与调度中心的数据传输,可实现节制闸的远程、实时控制。
2.3.2 支渠口闸门
支渠口安装测控一体化板闸,测量精度≥95%,共计51 扇闸门,干渠形成封闭自动化控制系统,干渠各分水口的水量可实现精确计量,按方收取实际水费。测控一体化板闸底部过流,以太阳能驱动,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闸门门框、水位传感器、开度传感器、闸门、驱动装置、控制器、太阳能板以及通信模块等,闸门运行可远程、实时监控,同时也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2.3.3 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采用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的组网方式。为保证闸门稳定可靠运行,项目于二泵站建设1 座通信基站,闸门内部无线通信模块的与通信基站建立无线通信链路;调度中心与二泵站光纤通信。
2.3.4 调度中心
灌区测控一体化闸门系统调度中心设置在电灌站及二泵站,灌溉管理软件基于GIS 系统平台与全渠道控制理念开发,采用的是基于需求的控制模式,即:将每个渠道视作蓄水池,一旦下游的取水渠道出现水位降低的情况,闸门将自动调节开度,实现水量补充,将下游取水渠道的水位维持在设定值。以此类推,灌区渠道中设置的每个闸门自动调节开度、维持渠道水位,基于计算机与通信网络实现整个灌区内输配水的自动化。灌区管理中,管理人员通过终端访问灌溉管理软件,完成日常业务,实现自动调度控制、信息监测。
3 系统运行情况及改造效益
该项目完成测控一体化闸门系统建设投入运行后,大幅提高支渠供水稳定性,减轻渠道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灌区管理水平。60 扇测控一体闸门基本实现定流量、定水位、定开度自动控制,提供远程监控、流量自动测量等功能。闸门实际运行情况显示止水严密、流量测量精度高、监控图像清晰,为远程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运行效益:①促进了灌区信息化建设,提高了灌区运行管理水平,为农业水价改革、水权转换奠定基础;②测控一体化闸门系统运行后,有效减小了干渠输水中水量损失,改善灌溉面积23.3 万亩,常年灌溉面积11.1 万亩,与改造前相比,年节水486.22 万立方米;③项目区节水改造后,有效缓解上下游用水紧张局面,减少农业用水纠纷,为区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