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修复技术对口腔修复患者修复成功率及牙周指标的影响①
2021-02-10张继伟
张继伟
(巩义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河南 郑州 451200)
口腔修复主要是通过使用人工材料进行修复治疗,能够帮助缺损的牙齿或牙周组织进行修复[1]。传统针对牙齿及残冠的修复多采用直接拔除的方法,该方法可导致患者疼痛加重且不利于健康牙齿[2]。随着修复技术及材料的发展更新,预成纤维桩及可塑纤维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牙齿修复中,两者均具有耐磨损,无腐蚀性优势,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还可提高修复成功率[3,4]。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不同修复技术对口腔修复患者修复成功率及牙周指标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口腔修复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9-01~2020-05我院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86例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两组。A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20~55岁,平均(32.68±5.42)岁; 其中前牙18例,前磨牙17例;磨牙8例。B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22~55岁,平均(33.12±5.65)岁;其中前牙20例,前磨牙16例;磨牙9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接受过根管治疗;②修复齿牙冠长度<牙根长度;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此次探究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功能障碍者;②未接受根管治疗者;③合并内分泌疾病;④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1.3.1 A组:接受可塑纤维桩进行修复,提前准备好牙根面及根管,将损坏的牙体组织或接近损坏的组织进行清除,尽量保证牙体的完好程度;测量根道长度,在进行制作核桩时保证长度相符合且将可塑纤维桩预多出5mm以上,将制作好的可塑纤维桩置入患者牙根道内并根据患者牙体缺损及咬合情况对可塑纤维进行调整并进行光固化,维持纤维桩的形态;另对患者压根面及纤维桩表面进行光固化处理,时间≥20s,在根道内对纤维桩进行凝固成型并继续进行光固化处理。
1.3.2 B组:接受预成纤维桩进行修复,压根面及根管的准备工作完毕后,选择纤维桩的规格及长度;首先对患者牙齿进行清洁并清除根管中多余水分,在处理完成后将黏结剂涂抹在牙体与根管的黏结面及纤维桩表面,对上述进行光固化处理并将核桩树脂注于根尖至根管口内,在根管内放置纤维桩并进行固化处理,根据基牙形状对树脂进行修整。
1.4 观察指标
(1)术后2个月评估修复成功情况:①修复体牢固且完整;②修复桩未发生移位、松动或脱落情况;③牙根未出现异常;④咀嚼功能未受到影响;⑤未发生继发性龋齿。符合上述条件则为修复成功。(2)修复前及修复2个月后对比牙周功能,其中牙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根据牙面菌斑的厚度以0~4级评分制计分,得分越高则表示菌斑越严重;牙龈沟出血指数(sulcular bleeding index,SBI)则采用探针结合视诊进行评估,以0~5分6级评分制,得分越高则表示牙龈出血程度越严重;牙周袋深度(probing depth,PD)则采用牙周刻度针进行测量牙周袋至牙龈缘深度。(3)统计修复后两组牙冠松动、牙根折裂、桩核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修复成功率
治疗2个月后,A组43例患者中修复成功例数为31例,成功率为72.09%;B组43例患者中修复成功例数为40例,修复成功率为93.02%;B组修复成功率明显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5)。
2.2 牙周指标对比
两组修复前PLI、SBI及PD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修复后PLI、SBI得分较修复前低,而PD均较修复前深,B组修复后PLI、SBI得分较A组低,而PD较A组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修复前后牙周指标对比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与A组相比,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43,n(%)]
3 讨论
牙体缺损作为临床口腔较为常见的问题,可导致牙体、牙髓及牙周组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还可破坏牙列的完整性,影响美观、咀嚼等。以往临床针对牙体缺损的治疗多采用打桩装冠,其虽可以起到修复的效果但常会出现桩头移位、造成患者疼痛问题,效果欠佳。有文献表明,良好相容性、抗腐蚀的修复材料能够提高修复成功率[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组修复成功率较A组高,B组修复后PLI、SBI得分较A组低,而PD较A组深。结果提示与可塑性纤维桩相比,预成性纤维桩应用于口腔修复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且可改善牙周指标。分析原因可能是有由于可塑性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作为近年来常用的修复纤维桩均符合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及抗腐蚀性[6,7]。其中可塑性纤维桩能够通过预先修剪完成塑性固定,使纤维桩与根管形态更为吻合。此外,可塑性纤维桩还具有良好弹性,使纤维桩不易发生移位、脱落等[8]。而预成纤维桩则具有更加良好性能,其不仅具有高强度及弹性还能够在修复过程中与患者牙体组织高度契合,且能够避免在进行修复时牙体组织薄弱而导致的牙根长度不足或咬合过紧[9]。此外,预成纤维桩材料与牙质结构更为相似,不仅外观颜色及材料强度均能够满足患者对美观的要求,且能够降低复诊率。此外,结果还显示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A组低,提示预成性纤维桩在应用于口腔修复中更为安全有效。分析原因可能是有由于预成纤维桩的材料与牙本质相似度较高,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及生物相容性,修复稳定性更佳,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10]。综上所述,可塑性纤维桩与预成性纤维桩应用于口腔修复均有良好效果,但与可塑性纤维桩相比,预成性纤维桩应用于口腔修复患者的治疗中修复成功率更高,且可改善牙周指标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