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伏沙明结合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情绪障碍的临床作用①
2021-02-10温亮亮
温亮亮
(焦作市精神病院心理科,河南 焦作 454000)
随着青少年情绪障碍发病率越来越高,引起了医疗机构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在临床中正在积极探究高效的治疗方式,以求归还青少年患者健康生活与健康身心状态。目前此病多使用氟伏沙明治疗效果相对显著,且正在尝试结合认知行为参与疾病发展过程,让情绪所能主导的病情发展通过药物联合认知行为影响疾病积极转归,临床作用显著[1]。故而关于青少年情绪障碍的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9-01~2020-05就诊治疗的青少年情绪障碍72例,将其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36例,其中常规组使用单一氟伏沙明药物治疗,实验组使用氟伏沙明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所有对象皆符合纳入条件且参与治疗统计下方式选择为自主治疗需求选择,家属与本人知晓同意,已经签署相关责任书。
常规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8~17岁,平均(12.8±3.5)岁,病程6~17周、患病时间(12.2±3.7)周。首发病例32例、复发病例4例。实验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9~17岁、平均(12.1±3.4)岁,病程7~17周、患病时间(12.5±3.5)周。首发病例33例、复发病例3例。
1.2 标准1.2.1 纳入标准
(1)治疗对象皆为首次至本院接受治疗者;(2)实验数据资料已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3)对象患病性质诊断符合青少年情绪障碍诊断;(4)实验中有良好的依从性;(5)评分抑郁障碍量均≥15分。
1.2.2 排除标准
(1)临床治疗中统计缺失基本资料;(2)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存在病理表现,心电图检测异常者;(3)患有精神分类症、广泛性发育障碍和躯干行动障碍者;(4)沟通困难、交流障碍者。
1.3方法
常规组:本组患者接受仅用氟伏沙明(三氟戊肟胺)单一用药治疗法,治疗前护士收集基本资料未见患者有此药使用过敏者,调查过敏史、家族史等正常可使用此药治疗。药物选择荷兰苏威制药公司相关产品,已经获得国药准字号H20020386允许临床使用,规格为每片50mg。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添加或减少药量,初始用药剂量为每天一次,每次25mg。服用阶段最好选择晚间,共计用药7d。若是此治疗阶段拓展至两周仍未有明显疗效,则再次考虑增加药物使用剂量,剂量上限为每天150mL。共计用药8周后,观察患者病情起色。但须注意使用此药进行治疗过程中,因药物作用可能会导致其偶见无已知肝功异常的患者服药后出现肝酶升高,且多伴临床症状。若出现此情况,应立即停药。而且此药使用后还可能引起轻微心律减慢,因此应注意防范。
实验组:本组患者除接受氟伏沙明治疗外结合认知行为治疗手段,主要措施为:①先行调查患者产生情绪障碍原因和致病因素,尤其针对年岁较高的患者医疗人员应注意主动和其建立起沟通桥梁,鼓励青少年对象勇敢说出内心想法,可由患者自身或家属使用语言描述或是绘画方式进行补充,找出病因的同时疏导其语言中存在的一些认知误区,使用对象可接受语气讲解与分析问题所在。②按照对象患病情况合理制定其所要接受的认知行为医疗进程,若患者情况稳定则可以每周进行一次,若其症状不稳定或是有加重趋势,则安排每周两次,每次治疗时间可维持45~60min。护士要详细记录对象的治疗结果,且公正评价患儿的治疗后情感功能改善情况,判断治疗措施的干预效果以便于按照对象病情变化随时改进治疗计划。③治疗中可以注意下对象是否有较为擅长的运动或是兴趣爱好,以亲和友善的角度来接触对象以此建立理想关系,从而及时跟进患儿情绪障碍程度变化,持续治疗时间应满8周。叮嘱家属应该给予对象足够的关心、爱护、温暖从而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促进其病情尽快恢复。
1.4 观察指标
使用不同治疗手段观察作用于相同患病类型患者的作用效果,以此观察儿童大体评定量结果(使用CGAS评量表)、青少年抑郁障碍情况(使用DSRSC自评量表)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CGAS评分组间比较
治疗前CGSA评分组间差异比较(P>0.05);而经治疗后实验组CGSA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CGAS评分比较
2.2 治疗前后DSRSC评分组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DSRCS组间比较未见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DSRCS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DSRSC评分比较分)
2.3 不良反应比较
常规组治疗中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心悸2例,总发生率8.3%。实验组治疗中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心悸1例,总发生率5.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χ2=0.214,P>0.05)。
3 讨论
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发生主要和此阶段其心理压力过大,或是在儿童时期、青少年阶段因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以抑郁、躯体功能障碍、惊恐为患病表现的一类常见疾病,随着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高以及教育理念的改变,我国大多数教育机构和家长对于青少年的学业结果期盼越来越高,至此处于青少年使其的学生日常学习压力也非常大,精神承担太多进而造成了青少年人群患上情绪障碍疾病概率较高的社会局面。且情绪障碍属于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会发生与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但在学习任务的掩盖下家长常常忽略其心理问题[2,3]。目前临床倡导药物结合躯体治疗,常用药为氟伏沙明—为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为单环结构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突触前膜对5-HT的二次摄取,从而提高突出间隙5-HT水平从而发挥药物作用还能控制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而认知行为治疗的结合主张情绪障碍源于人遭受事件打击从而对此作出评价、解释的反应,而认知行为治疗目的既能针对情绪的外在表现,而且还可倾向于调节对象思维活动,影响其做出现实应对策略,找到错误点加以纠正从而调节其情绪障碍[4,5]。
本结果显示,比照治疗前两组间DSRSC、CGAS评分结果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中的DSRSC、CGAS比分相较有较大差异性(P<0.05。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实验组统计差异(P>0.05),说明两种治疗法应用后皆会产生不良作用。
综上所述,治疗青少年情绪障碍疾病使用氟伏沙明结合认知行为法,具有较高临床作用同时减轻不良情绪对机体产生的影响,驱动健康性恢复值得推广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