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递进、赛教融合:高职院校网球专项课教学模式创新
2021-02-09谭冬平许荣广姜小丽
谭冬平 许荣广 姜小丽
摘 要:针对网球专项课程教学标准滞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在课程标准构建、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教师能力提高、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了“对接标准、分层递进、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为教学相长、教学目标的实现,运动训练专业网球服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对接标准;分层递进;赛教融合;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1.06.00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等文件对“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1]。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竞技体育的转型,大众体育健身行业亟须掌握集教学、训练、指导、裁判、推广与销售等知识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网球专项课程教育教学应主动适应产业升级,在课程标准体系构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教师能力增强、教学方法改革及评价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促进高职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带动专业改革、建设和发展,积极推动高职体育类专业的协同发展。
1 《网球专项》课程改革解决的关键问题
1.1 教学标准滞后
网球专项课程知识体系更新速度较慢,未能及时把网球健身服务行业前沿理论、技术要求有效融入。课程标准与内容相对陈旧,与岗位标准契合度不高,耦合性不强,难以完全满足网球健身服务业转型升级和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1.2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体育高职运动训练专业《网球专项》课程教学过程中,偏重网球技术技能培养,注重学生网球运动知识系统性的传授,弱化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未能将创新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导致网球专项班学生知识技能分散、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足。
1.3 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方式单一
网球课堂教学的形式不新、方法陈旧。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较弱,未能将教学方法、课堂形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导致网球专项班学生知识技能分散、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足。未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价。
2 《网球专项》课程改革方法与过程
以适应体育产业升级、符合体育行业企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对接职业标准,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需求为主线,重构网球课程内容和标准,建设理实一体的项目化课程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不同基础和特点的学生分别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宏观和微观层面均采用分层教学、分层实践、分辅导和分评价的分层递进教学模式,探索适合体育高职生源特点的新型教学方法,形成“课堂教学——实践锻炼——创新创业”一体化的成长路径。通过参与全国体育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运动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将网球运动竞赛、技能大赛与课程内容融合,将创新创业与培养过程融合,探索学生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帮助学生从“零基础”到“会打球、能教球、能裁判、善指导、懂策划”,逐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助力学生从“职场小白”到“行业能手”逐步成长。
2.1 校企协同,项目驱动,精准对接课程标准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2],要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课程标准则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必要路径。
校企协同,依据网球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对接网球服务行业标准,科学确立课程教学目标,整合课程内容,确定考核评价及实施要求,修订《网球专项》课程标准。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基础上,“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中心”根据课程对接职业岗位目标、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充分考虑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实施任务的典型性、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以及课程拓展性等因素,紧密结合专业技能的岗位考核指标,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将网球运动竞赛、技能大赛、竞赛组织策划与裁判、教学与指导、项目推广与销售、创新创业共六个项目若干子任务的内容融入专项课程教学中。
2.2 能力递进,分层培养,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与职业能力
运动训练专业建设以能力提升为引领,构建了分层递进式的实践教学设计组织实施架构。在网球专项课程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层次差异,宏观和微观层面均采用了分层施教、分层实践、分层辅导和分层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類施教与指导。设计开发了网球运动竞赛、技能大赛、竞赛组织策划与裁判、教学与指导等多项网球服务行业应用实践项目,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锻炼和创新创业等方式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与网球服务实践能力。同时,以技能大赛、运动竞赛和创新创业比赛为抓手,兼顾技能拔尖人才的培养与全体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目标要求,注重学习者基础的差别,分层分类确定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与职业能力。
2.3 因材施教,创新课堂,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实践水平
教师是教学的灵魂。法国社会学家、教育学家涂尔干指出,教育理论的任务,就是要推动这种新信念以及由此而来的一种新生活的滋长,因为一种教育的信念,正相当于使从事教学的身体充满活力的那个灵魂[3]。突出教师主体地位,为教师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机制,以实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
名师示范引领,校企共搭青年教师职业成长“双平台”,建立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构建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体系。通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微课制作等教学能力大赛、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比赛、运动竞赛和产学研实践平台,培养“教练型”和“双师型”教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网球服务实践能力。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实时关注学习者动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创新课堂形态,将传统的单一网球场技术技能教学课堂转向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和校内外结合的空间多维课堂,探索“分层递进”教学模式,以学生问题为导向的体验式、沉浸式教学方法,并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过程化和差异化,强调过程评价,基于能力发展,构建“线上+线下、过程+结果、自评+互评、能力+素质、校内+校外、定性+定量”的发展性多元考核评价方式[4]。
3 《网球专项》课程的教学创新模式
针对体育高职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网球专项课程教学目标、过程、方法和质量找准需求,对接网球行业标准,打造教师团队,深化网球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课堂形态与评价方式,逐渐形成“对接标准、分层递进、赛教融合”的教学创新模式。
3.1 对接标准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的课程内容、以岗位需求重构课程标准。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学习内容涵盖岗位需求。通过广泛调研,了解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对接行业标准,以岗位核心能力需求为主线,重构教学内容。以运动竞赛、技能大赛、教学与指导、竞赛组织策划与裁判工作、项目推广与销售以及创新创业共6个有趣、关联递进、难度适中的项目为载体,重构网球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挑战欲望。
在课程开发建设过程中,将行业标准、服务标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将职业规范融入课堂教学,将竞赛要素、创新创业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用视频、动画、VR等多种形式丰富课程体验度,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产业、行业和学习者的需求。
3.2 分层递进
针对体育高职生源基础薄弱、差异性较大的特点,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分别设计教学目标,在网球课程宏观和微观教学中均采用分层递进教学模式。教师依据不同基础学生知识水平、能力和行为习惯等的判断,把学生初步分为A、B、C几个目标组,实施分层次教学[5],通过分层施教、分层实践、分层辅导和分层评价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辅导,重视差生基础能力培养,尖子生精品打造,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育思想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探索适合体育高职生源特点的新型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3 赛教融合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课程教学的重点,将教学与比赛相融合,突出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实现赛教融合。通过参与运动竞赛、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项目比赛及岗位适应性锻炼与实习实训实现了从赛教课堂虚拟项目转到真实的项目校企合作。引入校企合作项目,针对不同的体育俱乐部或公司项目需求,学生运用课程学习的技能方法,灵活运用在实际的操作、比赛中,举一反三,巩固知识。学生能按照企业项目任务的要求,分析项目的定位和特点,掌握由简到繁的项目实践操作、技能指导、竞赛项目组织策划、项目推广与销售等,实现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4 结语
体育高职运动训练专业《网球专项》课程通过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技能竞赛的锤炼,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標,加快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升了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任永辉.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J].成才之路,2015(18):21.
[2] 朱楠,王楠.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演变及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9(22):55-56+59.
[3] 涂尔干. 教育思想的演进——法国中等教育的形成与发展讲稿[M].李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4+17+18.
[4] 张冉,孟祥海,吴丽学.中德合作办学背景下焊接专业高职课程改革策略研究与实践[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7(02):34-37.
[5] 周务农.高职体育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湖南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03):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