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乡村教育 绽放最美初心
2021-02-09朱小丽
朱小丽
重回乡村母校坚守为师之道
我生在太原市小店区的大村,也长在这里。从太原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又回到这里成为一名教师,一干就是20年。一路走来,平淡坚守的背后留下的是一串坚实的足迹,每一步都写满了艰辛与奋进,而多方给予我的肯定又让我觉得满是幸福。我致力于让孩子们爱上读书,爱上语文课,也在语文个性化阅读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教育之路。我的特色课堂曾获山西省优质课竞赛二等奖,多篇论文发表,指导的学生也获国家级奖项。我被授予“市教学标兵”“市教学能手”“区先进个人”等称号。
然而,在农村,这些荣誉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农村小学基础条件差,我早就知道,也都在努力克服,可有一道“难题”我却至今没有攻克。还记得刚入职的那年冬天,教室里要生火炉取暖,初为人师担任班主任的我围着炉子试了很久,一次次把煤块放进去,身上和手上都沾满了煤灰,眼巴巴地盯着它,火却怎么也点不着。真的无法忘记,烟熏火燎的教室里,6岁的孩子们看着我几乎急哭的模样。我想到了求助家中的父亲。就这样,每年冬天校园里就多了父亲的身影,披着晨星到学校帮我把教室里的火炉提前点着,一直持续到学校搬进新教学楼。我的乡村教育之路也是家人的共同陪伴之路。
奏响爱生和弦静待乡间花开
教育是有温度的工作,更是一份有责任的事业。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角度来看,让孩子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20年前的农村,农民外出务工,孩子留守在家是常事。留守儿童我接触过不少,但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个男孩。还记得初次见他,瘦弱的身体,蓬乱的头发几乎粘到一起,五指间的污垢清晰可见。开学一周他就天天迟到甚至逃学,这哪是一个阳光孩童应有的状态?带着疑惑和责任,我决定走进他的家。当看到孤僻的他躲在床底下时,我心中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于是我开始积极调解他不和的父母,说服年迈的老人。打开孩子的心结,需要时间,需要用爱温暖他的心灵。放学后,我常把他领回家,辅导他写作业,让他跟我一起吃饭。一开始,他不敢多说话,总是怯生生的,更不敢动筷子。我告诉他:“把老师家当成自己家吧。”寒来暑往,他不再缺课,幼小的心终于被唤醒了,他整个人都变了。六年的相处中,他已把我当成自己的亲人。还记得我挺着大肚子批改作业时间久了,想靠着椅子休息一会儿时,他用那变得干净的小手给我捶背。他毕业以后的这些年,逢年过节,总会给我打来电话问候或是到家拜访。那一刻,我觉得老师不仅仅是一个称谓,更是融入灵魂、注入生命、有血有肉的责任。
做老师就要为学生推开一扇窗,让阳光照进来。当老师的这些年,我还练就了用一只手削苹果的绝活儿。那些年,我把周末时间都给了孩子们。每逢周六日我就会把几个成绩差的孩子带到家里义务帮辅,表现好的孩子的奖励就是能吃到老师亲手削的苹果。薄薄的苹果皮连续不断,孩子们就会非常高兴地围着我蹦蹦跳跳。当家长们感谢我时,我只会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大家都是街坊。”
教书育人,不仅要敬业,更要专业。2011年,我代表中心校参加了市优质课大赛。由于比赛成绩突出,我有幸被推荐为小店区语文学科唯一参加山西省优质课赛讲的教师。对于一名农村教师,要担此重任,我有些彷徨,但有压力就会有动力。赛前准备的那段时间,透过办公室窗户看到别人下班后其乐融融地回家时,自己也心生过羡慕,但转念一想,在工作中奉献,也会享受到工作的幸福。那次,我获得了山西省二等奖。而在这些赛事期间,我的语文教学、教导处工作一刻也没有耽误。
智对角色转变用心绘就新篇
我爱教书,最高兴的时候,就是讲课后孩子们有所思、有所悟。以我对教学倾注的热情,更想投身到教研工作中。可是学校需要我到哪个岗位,我就到哪个岗位。从大队辅导员到教导主任,我始终没有因为工作的繁杂而离开深爱着的讲台。我像炭火一样,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燃烧,恪尽职守。
2013年,我临危受命,从朱老师升格成为“朱校长”。我心中的教育“蓝图”也在一步步规划实现。短短几年,学校构建了“124教研模式”“生本课堂三步”教学模式。开设了“以书启智”的课程体系,开展了“以墨陶情”的校园活动,打响了“书香校园”品牌和“绳彩飞扬”特色教育活动。多彩社团让农村孩子充分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其中,绳毽社团获得太原市团体第二名好成绩,学生个人项目先后9次获得国家奖,这对于一所人才资源库有限、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来说,不仅是一份来之不易的荣誉,更是一种大胆的挑战,充分诠释了“教育贵在坚持”。
学校因地制宜拓展教育资源。孩子们在“艳阳天实践园”参加劳动实践活动,说出来会让城里孩子羡慕。每到春天,孩子们都会在实践园亲手种下红薯、草莓、番茄;炎热的夏季,孩子们要在农民伯伯的指导下给豆角、番茄搭好架子;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孩子们摘果子、挖红薯的好时候。随着四季更迭,我们在每个孩子心里种下热爱生命、尊重自然的种子。这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不管你的角色怎么转变,心中要常怀梦想,这也许就是不忘初心的内涵。
2017年9月,大村被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乡亲们用故土换来不菲的补偿款,家家户户忙着买房置业。整个村子村民庆祝搬家的鞭炮声连天,家长们忙得连接送孩子的时间都保证不了。短短两个月,千家灯火的大村变得一片漆黑。随着大面积房舍空置、拆除,供电部门也切断部分线路,学校供电受到了影响,电教设备频繁出故障;师生们上学的必经之路上瓦砾堆积,安全无法保障;老鼠與日俱增,也来添乱;眼看供暖季就要到了,而学校原有的一台锅炉也不能保证正常使用。
我不等不靠,开启了“白加黑”的工作模式。没有电就找指挥部、电力部;路不通就托人联系大型机械来清理,在校门口拉出一片警戒带,并安排专人守护;打听到别的学校有一台闲置的生物质燃料锅炉,我硬是“厚着脸皮”打下了借条。有时下班后累到腿像灌了铅似的。别人说我是工作狂,一次为赶制宣传片整夜没回家,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几乎没有接送过上下学。有人问我:你一直坚守农村不后悔吗?面对我的家人,我有过一丝后悔,但再看看我的学生,我不后悔!我生在大村,长在大村,故乡是赋予我生命的圣地,这里的每一条街巷、每一寸土地,都和我有着血肉般的联系。此时的我在故土上守着孩子们,能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付出,越觉得是分内职责,故土深情化作心底的担当!
当鲜花在阳光之下娇艳地绽放,是绿叶最快乐的时刻。当果实在金秋时节丰硕成熟,是园丁最幸福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我愿意和千千万万的农村教师一样,在艰苦与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自己的承诺,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让生命长成我们期许的模样。我将深怀一颗初心,静守一片热土,用坚守点亮大村教育之光。
(作者系太原市小店区小店街道大村小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