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的语言特色

2021-02-09月尧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1期
关键词:喻体交代论语

月尧

一、广用对话,传情达意

《论语》中的对话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种是独立自语型对话,不交代对话的背景和对话主体,无对话轮次,其标志语词是“子曰”或“某某曰”等。第二种是简单问答型对话,会重点摘录且较为完整地保留孔子的话语,同时加入孔子与弟子及时人对话的主要内容,简要交代对话的背景和对话对象。第三种是复杂问答型对话,会交代对话背景、对话主体等基本情况,对话轮次通常在两轮及以上,基本贴近较为原始和真实的对话实录。第四种主要为其他陈述性的章句,以叙述为主,不出现对话的主体和对话轮次,要对其进行理解,需要结合孔子的生平经历、思想主张、《论语》的编纂过程等参考资料。

可以说,《论语》是我国散文史上比较集中地以对话形式入文的作品。以问答型对话为例,这些对话多围绕孔子展开,通过孔子与弟子或时人的问答构建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场景,既富有生活气息,又予人以启发。如《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样的对话既日常,使人倍感亲切,也体现出孔子的鬼神观、生死观。如果说独语式(包括独立自语型对话和陈述性章句)的思想录述可以让我们感知一位睿智的圣人形象,那么对话则让我们看到孔子有血有肉的一面,他会冲动,会伤心,会开玩笑,也会坚定地维护自己的理想,严格要求学生。情感往往借助语言传达,《论语》中的对话构筑起一位立体的、有温度的孔子。

二、多种修辞,富有文采

孔子曾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是,语言没有文采,就不能传得很远。《论语》的写作承袭了这一原则,开创性地使用了不少修辞手法,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以比喻为例,《论语·为政》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把以德治国比喻为被众星围绕的北极星,是为明喻(常用“像”“好像”等喻词);“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以“升堂”“入室”(喻体)比喻学习的两个阶段(本体),是为借喻(只出现喻体,而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意思是他人的贤能,好比丘陵,还可以逾越,仲尼,就好比日月,是无法逾越的,用的是隐喻(喻词多由“是”“成了”“成为”等表判断的词充当)。

要说孔子对“道”的渴求,《论语·里仁》便以“朝闻道,夕死可矣”来加以夸饰;要大力称赞颜回的贤明,《论语·雍也》第十一章便采用重叠的手法,以“贤哉,回也”开头,以“贤哉,回也”结尾,反复咏叹,强调了孔子的赞赏之意。此外,对偶、排比等修辞在《论语》中也很常见。这些修辞的交替使用,增强了文章的对称美、节奏美,吸引读者反复吟诵和回味。

三、语言凝练,雅俗共赏

《论语》中的语言是以周朝官方流行的“雅言”和群众的口头语为基础,同时汲取其他书面语的洗练、典雅,加工锤炼而成,因而达到了词约意丰、雅俗共赏的境地。如《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在这句话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学与教应该达到的标准,而“何有于我哉”在当时属于口语,意思是:这些事情我又做到了哪一样呢?以反问的形式发人深省,使句子言有尽而意无穷。《论语》中的语言也极其凝练,虽用语不多,却耐人寻味,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这些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句子,至今仍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予我们无尽的启迪。

猜你喜欢

喻体交代论语
怎样辨析比喻和拟人
给我个交代
试析杭州方言词中的喻体
交代
交代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喜马拉雅
点点读《论语》
盗墓者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