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概念引领总复习的教学探索
2021-02-08郑志霞
郑志霞
【摘 要】人教版教材将同一知识点分散编排在各册教材的各个内容领域中,六年级的总复习也基本上围绕“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依次展开。教师具体可从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引发思考,尝试以核心概念引领总复习,从而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促进思维发展。这一做法为六年级总复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路径,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核心概念;总复习;角
一、提出问题——用核心概念引领总复习教学
总复习教学一般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再呈现、再归纳、再整理和再应用,帮助学生在回忆旧知的同时,实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灵活应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数学素养。六年级下册的总复习与平时的单元复习和期末复习相比,具有知识面更广、综合性更强的特点。
现行教材编排都是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逐个展开的,每个领域的知识内容分板块分散在各册教材中。这样的教材编排结构清晰,有助于教学有序开展,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总复习,符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认知模式,是可行的。
同时,教师也发现有些知识在教材中的分布是零散的,学生的学习也是呈片段式的。本文以“角”这一核心概念为例,从知识的关联性考虑,介绍打破内容边界,用核心概念重组、串联相关知识内容来展开总复习的实证研究和课堂实践。
二、教材分析——用核心概念“角”串联知识
角的内容在各册教材中分布较广,涉及的知识内容较多,除了角的本体性知识外,各个年级的教材中都有部分内容和角相关联。“角”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编排情况如表1所示。
可见,“角”的知识分散于图形领域的各个内容板块中,并且关系紧密。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角这一知识内容,还要学会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复习课的教学,不能只着眼于某个年级、某一册、某个单元的知识巩固,而应从知识的整体性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其本质内涵,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角”的认知结构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基础,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内需,笔者从4个毕业班中随机抽取100位学生进行前测,发现学生的认知具有以下特点。
(一)知识梳理单个呈现,不成系统
学生的知识梳理基本停留在简单罗列层面,多数学生按年级、册、单元的顺序再现各个知识内容,或摘录各个例题,或摘抄课本单元末尾的“整理与复习”中的内容,没有体现知识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可见,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也是零散的,尚未形成将知识连成链或网的意识。
(二)知识理解停于表面,不够深刻
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初步接触“角”,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四年级学习了“角”的描述性定义,即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学生的认知依然停留于浅显化的知识层面,没有将旋转与角建立联系,从动态的角度理解“角”的本质属性。
(三)知识应用比较狭隘,不够综合
前测中,学生对于指向单个知识点的基础题,答题正确率很高,错误主要集中在知识遗忘层面;对于多个知识点融合的综合题,答题正确率明显降低,可见学生分析问题、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这与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不足有一定关系。因此,总复习阶段为学生创设更多应用知识的机会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教学策略——以核心概念“角”重组总复习
基于上述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定位,笔者用核心概念“角”重组知识,开展总复习课的课堂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复习课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一)纵向梳理,重建知识结构
打破以往分模块横向梳理的复习方式,以某个核心概念为主线,将相关联的知识进行纵向梳理,体现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在用“角”串联知识总复习时,以前测任务单的形式先组织学生自主梳理,然后在复习的第一课时进行交流、反馈和答疑,进一步总结、提炼知识结构(如图1)。
(注:①对于角的定义,可从静态定义和动态定义两个维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本质。其中动态定义主要从“旋转”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随着边的旋转,角的大小不断地发生变化;②角的大小则是以角的度量为前提,通过度量知道角的大小,可对角进行分类和计算。当然角的分类也可从角的动态定义展开,从而丰富学生对角的认知;③角的应用主要指的是除了角的本体性知识外,角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例如角的分类知识在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认识、分类、作图和作高等知识中的应用,角的计算在三角形内角和、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中的应用等,这些知识都类属于“图形的认识”板块。)
实践过程中,学生从核心概念出发纵向梳理核心知识和基本概念,在前期思考和课堂交流基础上逐渐修改、完善,建立新的认知系统,进而形成整体性认知。与新授课期间的横向梳理教材相比,这一过程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关联性和深刻性。
(二)聚焦疑难,加深知识理解
从知识属性来看,角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把角看成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旋转”从本质上诠释了角的定义。从学生认知来看,虽然他们对角的认识尚停留在描述性定义上,但是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立足于对“旋转”的理解,从更高的思维视角再次认识角的本质定义,是有必要的。因此在知识整理课后,笔者尝试增加一节拓展课,旨在通过反馈交流,引导学生将思维视野从原来的“静态的角”转向“动态的角”,弥补学生原有的认知缺陷,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的深刻性和关联性。设计思路如表2所示。
(三)综合应用,体会知识关联
系统梳理知识并加深理解,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在练习设计与习题选择时,教师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也要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扩大覆盖面,凸显关联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下面的任务1(如图2)将圆周长的计算、位置与方向、旋转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任务2则给予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当然,知识的综合应用是一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综合应用的效果离不开知识结构的系统化和知识理解的深刻性。
任务1:已知乙绕圆形操场一圈,共走了628米。(1)乙在甲的什么位置?(2)乙绕甲所在的位置,逆时针走90°,遇到丙,请你标出丙的位置。
任务2:利用现有资源,继续编题,要求至少考查2个不同的知识点。
以核心概念重組总复习的教学思路与现行的分领域、分板块式总复习形成良性互补,也为六年级的总复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路径。围绕核心概念,纵向梳理教材,有助于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基于核心概念,突破学生认知的困惑点,有助于学生感受知识的关联性;立足核心概念,开展综合练习,有助于学生在温故知新的过程中提升数学素养,促进思维发展。小学阶段,除了“角”,也可继续探索其他核心概念下的复习课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正宪,韩玉娟.图形与几何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析之七[J].小学数学教育,2012(7/8).
[2]张奠宙.小学数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邢佳立,吴玉兰,张麟,等.角的认识与度量教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4]刘业生.如何让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更有效[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9).
(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3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