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平均数的统计味
2021-02-08朱孟迪
朱孟迪
【摘 要】平均数作为一个统计量,是学生易学会用,但对其统计意义却难以理解的一个数学概念。就统计的意义而言,学习平均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代表性”;就学生数感的发展而言,学习平均数意味着学生开始涉及虚拟数的理解。围绕“代表”与“虚拟”展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平均数,进而积累数据分析的相关经验。
【关键词】平均数;代表;虚拟;统计
一、现象篇——学生之现状
学生虽然没有学习过平均数,但经常与“平均分”打交道,不少学生已经能用“求和平均”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但当问及平均数是不是平均分时,许多学生果断地认为“是”。可见,学生头脑中的平均数与统计视角下的平均数是有偏差的。
(一)误把“平均数”等同于“平均分”
为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上课之前,笔者对两个班65位学生进行了前测,结果分析如表1。
史宁中教授指出,平均数的概念有两个要点:第一,它代表一组数的整体水平。第二,它具有虚拟的特征。前测表明,学生简单地将“平均数”等同于“平均分”,这是对平均数的一种片面的理解。学生对平均数具有的“代表性”和“虚拟性”一无所知。
(二)误把“虚拟数”理解成“具体数”
为了解学生是否理解生活中的平均数,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金湾小区有80户家庭,共有私家车120辆,平均每户家庭拥有1.5辆汽车。”看学生能否从以下两个维度来回答问题:(1)代表性——能不能说出1.5辆代表金湾小区汽车拥有的整体水平;(2)虚拟性——能不能说出1.5辆不是一个真实的数据,是因为计算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访谈中,许多学生不理解1.5辆的真正含义,最多只能这样解释:1.5辆表示“1辆半”汽车。
通过前测、访谈与分析,笔者认为平均数是学生易学会用,但对其统计意义却难以理解的一个数学概念——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是一个虚拟的数。
二、思考篇——学生之困因
(一)纵向——历史原因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平均数概念,常以典型应用题的形式呈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均数作为统计概念进入小学课程。表2是笔者查阅的我国中小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有关“平均数”的阐述。
由此可见,在小学对平均数的教学,经历了纵横两个方向对算术平均数的深入。横的方向是指平均数思想的发展,从利用平均数估计总数,到重复测量取平均数减少误差,发展为平均数作为总体的代表值,实现了代数概念到统计概念的飞跃。因此,人们对平均数的认识,受着历史的影响。
(二)横向——教材原因
现行教材的编排是否基于“统计视角”呢?笔者查找了四套教材对“平均数的定义”,进行了整理对比(见表3)。
小学教材对平均数的定义以“描述性”居多,人教版、北师大版则关注“用哪个数字代表这组数据”的“找代表”的过程,有些教材还只停留在“算法理解”的层面上,没有上升到“统计理解”的层次。这给学生真正领会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带来不利影响。
三、实践篇——学生之体验
平均数的教学应该包含以下内容:平均数的概念及蕴含的方法与应用;平均数的计算:总数除以总份数或者移多补少;平均数可以代表整体水平,可以用来比较两组数的水平,具有统计价值。
(一)自主探索,“交流质疑”论虚拟
学生常以“超常发挥、正常发挥、失常发挥”来描述比赛。那么,如何判定是正常发挥呢?这就需要用一个数来代表一组数据,平均数的“代表性”就体现出来了;如果这个数没有出来呢?平均数的“虚拟性”就呈现出来了。
【教学片段1】感知代表,初识虚拟
师:同学们请看,小红在踢毽子,这时体育老师走过来问她:“小红,你踢毽子的水平怎样?”小红看了看自己五次的成绩,想:我该用哪个数来代表这五次踢毽子的水平?又该怎么回答老师呢?如果你是小红,会怎么说?为什么?
生:5个,因为5出现了两次。
生:6个,因为6是平均数。
师:可是6个没踢出来,那不是骗人吗?
生:她有这个水平,这是她的正常水平。
生:虽然这5次没有踢出来,但这不代表她下一次踢不出来。
师:是呀!小红的水平摆在那里,下一次很有可能踢出的个数就是6个。
学生围绕“小红该用哪个数代表这五次踢毽子的水平”展开讨论与辨析,可以突出平均數的代表性。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能想到用“最大数或最小数”来代表不合适,于是就会从5,6,7中选一个代表。选择代表的过程,就是不断辨析的过程。很多学生能借助“计算经验”得到6个最合适。但“6”没有踢出来,却要用它来代表这一组数据的水平,显然需要有更“合理的解释”。此时,平均数“推断分析”的功能就显现出来了——下一次很有可能踢出的个数就是6个。
(二)借助起点,“自主探究”展虚拟
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所以平均数的获得需要总数除以总份数或者移多补少。笔者通过前测与访谈知道多数学生能运用这两种方法。因此,可借助学生的自主探究,展示这个虚拟数的“获得”过程。
【教学片段2】基于起点,探究虚拟
教师把小红五次踢毽子的结果制作成统计图。请学生在图上圈一圈,画一画,也可以写一写,算一算,表示自己的想法。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先完成的学生可与其他同学交流,接着全班进行交流。
生:(移多补少)把比6多的那些移给比6少的,不多不少,刚刚好。
生:(求和平均)(5+4+7+5+9)÷5=6。
实践表明,学生能借助“移多补少”与“求和平均”来得到平均数这个“虚拟数”,通过同伴互助与讲解,一些不会的学生也能很快领会这两种方法。该过程很好地建立了平均数与平均分之间的联系。
(三)数形结合,“变与不变”议虚拟
在教学中,应把抽象、静态的数学问题设计成有形的活动。统计图表的灵活使用能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教学片段3】在“对比”中理解平均数的虚拟性
师:同学们请看(如右图),这儿有7,这儿也有7,你认为这两个7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生:一个是李雷真实的踢毽个数,一个是平均数。
师:看来,平均数与真实的数会有差别,所以,它常常借助这样一条虚线。
将平均数与某个真实数据相对比,学生可以更客观地认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它是“移多补少”或是“求和平均”的结果。因此,它跟组内每一个数据都有密切的关系,它能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教学片段4】在“数据变化”中理解平均数的虚拟性
师:(课件出示如下图组)请看男生队的成绩。如果谢明明的成绩变成了10个,你认为平均数会变吗?怎么变?
生:(10+4+7+8+11)÷5=8。
生:10-5=5,5÷5=1,7+1=8。
师:看来,求平均数的方法还不止一种呀。如果刘东的成绩变成6个,你又想到了什么?
……
小结:经过这两次变化,你对平均数想说什么吗?
生:只要一个数发生变化,平均数也会变化。
师:是呀,平均数非常敏感,会随着某个数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再加一个同学陈明,相信平均数也会发生变化吧(出示7个)。平均数变了吗?为什么又不变了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生:如果增加的數量与平均数同样多,总的平均数还是不变的。
师:哦,原来如此。看来,变与不变还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数据呀。
平均数是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推断时最常用、最主要的集中量数。实践表明,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虚拟性并非易事。平均数的敏感性导致它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教学中,直观图的呈现让数据的变化更形象,透过平均数线的上下波动,学生在变与不变中再一次感悟平均数的虚拟性。
【教学片段5】借助小数,深化对平均数虚拟性的感悟
师:要是孙奇从4个变为5个,你觉得平均数会变吗?
生:会变,变成7.2。
师:难道踢毽子的个数会是小数?有这么稀奇的事情吗?
师:7.2个是他、是他(指名字)的吗?那平均数代表的是什么?(整体水平)是呀,正因为这个平均数是我们算出来、想出来的,它代表这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并不代表某个同学的踢毽个数,所以出现小数是正常的。
师:这让我想到了一条曾让我感到稀奇的信息。读一读这条信息:金湾小区住着80户家庭,共有私家车120辆,平均每户家庭拥有1.5辆汽车。现在,你会怎样理解它?
生:1.5辆是金湾小区每户家庭私家车拥有量的代表。
生:这个1.5辆不是真实的车辆,是算出来的,想出来的……
创设平均数是小数的情境,划清虚拟数与真实数的界线,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平均数虚拟性的理解。从实践效果来看,学生对平均数的代表性与虚拟性的理解比较到位,能站在统计的视角分析数据、处理数据,进而更准确地描述生活现象。
教学“平均数”,应该引导学生站在统计的视角认识与理解平均数,帮助他们积累数据分析的相关经验,不应该囿于怎样计算平均数。透视“代表”与“虚拟”,可发现学生之“难”;诠释“代表”与“虚拟”,可解学生之“难”。只有透析平均数的代表性与虚拟性,才能彰显平均数的统计味。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数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陈希孺.数理统计学简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3]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浙江省慈溪市崇寿镇中心小学 3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