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协调发展研究

2021-02-08

现代交际 2021年1期
关键词:城市群城镇化水平

胡 月 胡 娟

(1.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2.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想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及农业快速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城镇格局,不仅需要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及城镇化的共同发展,更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2019年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不仅要实施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更要着重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1]。新型城镇化立足于人民,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手段,协调推进城市的现代化发展、集群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城乡一体化[2],全面提升城镇发展质量。然而,在国家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分析民族地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协调度问题,对加快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积极的影响。

城镇化是在工业革命期间随着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人口迁移现象,同时也是评价中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今,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注重的是全方面地协调发展,所以在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时,引入协调度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3]。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各区域发展水平较不平衡,其中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要明显落后于其他区域,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需要对城镇化水平与协调度状况展开较为深入的探索。因此,本文从经济、社会、人口、土地等4个方面共选取11个指标构建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分法、协调度模型、变异系数法等方法,对2006年以来民族区域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及发展协调度进行分析。

一、测定的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综合评分法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法来构建城镇化发展协调度,首先使用极差变换法对数据做标准化的处理,然后用熵值法将各项指标数值做加权求和,进而得到城镇化的综合水平值。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二)子系统协调系数测算

本文通过采用协调系数函数的方法来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人口、土地城镇化发展协调系数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三)协调发展度测算

本文通过采用对协调发展度函数的方法来对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进行测算。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四)变异系数测算

利用变异系数来对民族地区省份间的差异进行计算,其公式如下所示:

(五)数据来源与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省份统计年鉴(2011—2017年)及各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所提供的数据,来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计算,研究对象为宁夏、内蒙古、青海、广西、贵州、新疆、云南7个省份。

二、民族地区城镇化评价与动态格局

(一)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根据新型城镇化的自身内涵,同时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数据,从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4个方面共选取11个因子来建立城镇化发展协调度指标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二)城镇化综合水平时空变化

通过公式(1)测算出2011年和2017年民族地区各省份城镇化综合水平值,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2011、2017 年民族地区城镇化综合值水平值

由表1可知,2011年,民族地区各省份城镇化综合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高城镇化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古、云南、广西4个省份,综合城镇化水平均达40%以上,新型城镇化整体发展质量较好;城镇化综合水平较低区域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的青海和宁夏,与其他民族省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与2011年相比较,2017年民族省区城镇化综合水平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增加或减少,但整体的变化幅度偏小,其中广西地区的城镇化综合水平上升,内蒙古地区的城镇化综合水平有所下降。利用公式(4),对2011年和2017年民族省区城镇化变异系数进行测算发现:2011年和2017年民族省区城镇化综合水平变异系数分别为0.51和0.43,说明民族省区城镇化综合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综合水平差异总体呈减小趋势。

(三)城镇化发展协调度时空变化

通过公式(2)和公式(3)测算出2011年和2017年民族地区各省份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2011、2017 年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协调度

由表3可知,2011年民族地区内各省份协调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高协调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古、云南,协调度值位于区间(0.81,1.04);城镇化发展协调度与综合水平相似均集中在西部地区的青海和宁夏。2017年民族省区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较2011年有所变化,其中宁夏、新疆、青海、广西、云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协调度呈现上升的态势,内蒙古、云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协调度呈现下降态势。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与发展协调度的测算,发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存在较不平衡的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民族省区域与发达地区之间、民族地区内部各省区之间、民族省区各内部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三个方面。因而,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对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民族地区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短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和手段来提高城镇化率。

1.要重点改善基本公共服务

不仅要提高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与加大对住房制度的改革力度,也要加大住房供应保障性,争取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的保障体系中,大力发展城市的公共交通,增强对人口聚集服务的支撑能力。

2.要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对内部区位优势和整体发展水平的科学评估,认清产业优势,从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4]。

3.实施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制度

提升区域内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5],着重提高第二、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同时要加大对现代工业体系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力度,在强化了支撑城镇产业的同时,也推动了新型城镇与新型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二)优化区域城镇化空间布局

民族地区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加快对区域性城市群的培育力度,以实现城市群内部中心城市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以便优化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与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

1.要培育和发展国家级重点城市群

其中有贵州黔中城市群、青海兰西城市群、内蒙古呼包鄂榆城市群、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云南滇中城市群、新疆天山北坡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在国家级城市群的建设中,一方面要具有国际分工和竞争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具有引领区域的发展来提高城市群在城镇化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大局观。

2.要充分发挥城市群内部中心城市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因地制宜地引导区域人口的均衡布局。中心城市要积极采取以优化和控制为主,合理调控人口规模和落户情况,重点引入高净值群体与高技术人才,增强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引导中心城市的人口向着周边城镇流动[6]。

3.要建立健全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区域级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建立跨区域的协调发展合作机制[7];同时要深入探索城市群的协调管理模式,来进一步推动区域资源的集约利用率,从而提高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三)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民族地区要积极推动城镇化绿色循环的低碳发展,切实实行最为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8]。

1.要制定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政策

通过设立专项的生态补偿资金来深入探索区域内生态保护建设的补偿办法。

2.要加强对环境的治理

既要通过建设农村与城镇生活污水管网来对企业污水的处理情况进行监控,也要加强对扬尘的治理,推进使用清洁能源取代传统能源的进程,来进一步提高空气的质量[9]。

3.要画出生态红线

一方面要加强对湿地保护来严格管控其用途,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及其石漠化的综合治理。

猜你喜欢

城市群城镇化水平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张水平作品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19城市群规划2017年将完成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中国将形成5个超级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