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情感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
2021-02-08胡雨田汪妙可儿王润杰
胡雨田 汪妙可儿 王润杰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以浙江省某高校的大学生为例,深入研究和总结了困扰当代大学生的一些情绪情感问题,通过聚类分析和交叉分析法研究解决途径,了解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为项目的后续开展提供研究基础,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推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了力量。
关键词:情绪情感问题;解决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5-0151-03
一、调查概况
(一)调查目的
我国2020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18.5%有抑郁倾向;4.2%有抑郁高风险倾向;8.4%有焦虑倾向;睡眠不足的问题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43.8%的大学生表示一周中有几天睡眠不足,7.9%的大学生表示超过半数时间睡眠不足,4.4%的大学生表示几乎每天都睡眠不足。大学阶段被称为学生的“心理断奶期”,几乎每个学生都面临着环境适应、情感困惑、学业就业压力等挑战。大学阶段作为步入社会的转折关键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情绪情感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调查对象
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当下大学生面临的情绪情感问题及解决途径,本研究通过线上随机分发调查问卷的形式,以浙江杭州钱塘区的大學生为例,分析大学生的情绪情感问题和需求,了解不同群体情绪情感问题成因、应对方式的差异性和解决效果。本次调查共有1570份有效问卷,涵盖大一至研究生群体,由于受客观因素以及大学男女比例不均的影响,调查对象的女生人数有1100人,男生人数有470人。通过数据结果的交叉性分析发现,大学生的感情经历(恋爱次数)大致与年龄成正比,原因之一是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交圈的拓展和人生阅历的丰富,感情经历呈上升趋势。
(三)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问卷的一道矩阵量表题中,对于目前比较困扰的情绪情感问题,将受困扰程度量化成1-5分,得出八个高于均分水平的问题,其中焦虑、压力大和虚拟情感与现实情感脱离得分最高,分别达4.08和4.07分;其次比较困扰大学生的是与恋人、朋友的情感矛盾多和社交恐惧,分别达3.83和3.77分;另外让人惊讶的是,喜欢同性成为了第五大困扰大学生的问题;其他得分较高的还有认为自己防备心过强,自卑、敏感,以及抑郁。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虚拟情感与现实情感脱离
近些年来,一批专门面向女性玩家设计的恋爱养成类游戏又名乙女类游戏纷纷上市,女性玩家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这些游戏往往画面精美,操作简单,剧情引人入胜,还有“直戳女性审美”的声优配音。女性玩家游玩游戏的频率越高,对游戏内NPC(Non-Player Character)角色的拟社会关系程度就越深,最终导致女性玩家对理想化的恋爱关系期待日益上升[1]。
和乙女游戏类似,近些年追星经济方兴未艾。相似的是,伴随着完整的娱乐圈产业链特别是选秀节目模式的形成,粉丝可以说近乎以一种现实版乙女类游戏的参与方式参与到喜欢的明星“生活”中去,从而和她们心目中的偶像形成上文所说的拟社会关系。这种拟社会关系越深,粉丝对于理想化的恋爱关系的期待也就越高。虚拟的毕竟只是虚拟的,当这部分在乙女类游戏和追星中对恋爱关系产生较高理想化期待的女性进入到真实的恋爱关系时,她们往往会大失所望进而产生一系列情感问题。
(二)焦虑、压力大或呈常态化
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活动中体验到的消极情绪体验,导致了个体一定的心理痛苦,并由此给社交活动造成功能受损或消极影响,具有明显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常常表现为社交活动减少,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具有极其不利的影响。而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发现这往往体现在“自我客体化”上。“自我客体化”,原指“女性内化第三人对自己身体自我的看法,将自己当作一个基于外表被观看和评价的物体来对待”,并“形成对身体外在形象的习惯性监控”[2]。主要体现在样貌监视和穿搭监视两个方面,例如近年来出现的“容貌焦虑”“身材焦虑”等。相关数据则显示“自我客体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社交焦虑。这种基于“自我客体化”的社交焦虑在一定程度会阻碍感情的建立。
(三)情感矛盾多样、复杂
相对于年龄更大的群体而言,当代大学生面对的社会风气更为开放与复杂,因此他们所面临的情感问题也更加独特与复杂。由于一些时代政策影响,当代大学生群体也拥有着一些独属于他们的情感问题。
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为情感问题的复杂化提供了“舞台”。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青年一代,在恋爱交往方面出现了诸如网恋、连麦和奔现等新型的恋爱形式,社交媒体的深度渗透大大缩短了恋爱交往的周期,快餐式爱情大行其道。传统恋爱受制于地域限制,往往只会发生在同一地域的熟人之间。社交媒体的出现与发展打破了这种地域限制,扩展了年轻一代的交往范围。但这种交往范围的扩展大大降低了产生恋爱联系的难度和建立恋爱关系的成本,使得整个恋爱呈现出一种随意性,而社交媒体的“可匿名性”也在一定程度为恋爱中一些道德败坏的行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四)近半数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
困扰大学生情感的主要社交问题除了社交焦虑还有社交恐惧,两者发生机制不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年轻一代的社交范围和情感体验。
飞速前进的社会在创造了无数物质精神财富的同时,也给身处时代浪潮之上的青年一代带去了无尽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抽象的时代浪潮,却落实在具象的柴米油盐之上,给青年一代的情感体验带去了枷锁和重担[3]。
三、结果结论分析及解决途径
在出现上述情绪情感问题时大学生都会选择怎样的方式疏解情绪,对项目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文章采用聚类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解决方式大致呈找朋友和网络求助两类
Q:遇到情绪情感问题的时候,您一般会怎么处理?
方法:先主成分分析降至2维,再进行聚类。
两个主成分保留80.3%的信息,保留了原始数据的大部分数据。接下来用silouette分析选取最优的簇数,silouette得分取值范围为[-1,1],受客观条件和问卷随机性的影响,结果未明显接近1。因此,选择将数据聚为2类。一类为倾向于找朋友倾诉自己的情感问题;另一类为自己通过网络、自媒体寻求解决方式[4]。(详见表1、表2)
(二)找父母老师和专业咨询师求助的倾向性不高
通过矩阵题量化和交叉分析可以看出,近80%的学生在倾向于找朋友倾诉这一选项给出了三分及以上的分数,均分达到了3.36分,说明大部分大学生会选择向同龄人特别是亲近的朋友倾诉情感心理问题上所遭遇的障碍,以寻求有效的解决方式,而寻求父母、老师与专业咨询师这两类方式则在大学生群体中倾向性明显偏低,分别为1.96和1.86分。
不主动,不愿意与父母等长辈阐述情绪情感问题是当代大学生一大显著特征,對此通过深入被调查群体,进行原因探索。影响因素一,思想代沟。影响因素二,不希望父母过多的插手。调查发现,通过咨询父母解决心理情感问题的最终效果并不差。可见大学生群体主动与父母进行情绪情感等心理问题方面的交流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而父母方面也不该故步自封,应多从孩子角度思考问题,表示理解并给予正面反馈。但随着大学生自主独立性的提升,找父母老师倾诉的倾向性会逐渐下降。
(三)低年级对抖音等新形式的接受程度更高
除上述典型问题解决手段外,在青年群体中衍生了许多新型的情绪情感问题解决方法,最为显著的是通过网络自媒体、社交软件等形式来解决问题。对于身边亲近的人难以启齿的部分情感问题,或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法和身边人说出心里话,大学生群体在这时就会转向网络寻求帮助。但选择该种手段(以抖音、微信公众号为例)解决问题的群体特征,也更为集中地表现在年龄更小的一代大学生人群中。根据探究发现,越年轻的群体对于新式解决方法的好奇感更强,也愿意去尝试这种新方法抒发内心苦闷;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于情绪情感问题解决措施的选择往往趋于稳定,不会过多尝试新媒介,对于新媒介的信赖感问题,在更为年长的大学生群体中,可靠性、可信度水平普遍较低。
(四)男生的倾诉意愿相对较低
一是性别认知差异。许多男生会因外界或日常习惯影响,扮演着更为强势的角色,而向他人吐露内心,倾诉情感困惑被认为是一种向外界示弱的行为,因此极力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二是思维差异。简单概括即人们常说的感性与理性的差异,男性群体普遍理性而女性群体普遍感性。许多男生对于情感上的问题并没有女性想得深入、复杂。三是途径缺失。调查发现,社交网站的主要用户为女性,她们平均比男性在上面多花费30%的时间。相应的互联网营销在某些板块上将目标客户主体设置为女性。因此,就算男性群体中有人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倾诉欲望,也因找不到合适的聆听者而放弃[5]。
(五)聚合大学生情绪情感特点拟建心理咨询平台
综合分析大学生情绪情感问题的解决方式和特点发现,调查对象中女学生倾向于一对一咨询,男学生倾向于选择的抒发方式,即通过类似于匿名树洞的方式去分享情绪情感问题。针对此类诉求,可建立面向大学生群体的情感心理咨询平台,以帮助大学生群体解决心理情感问题。且受访者中对于线上心理咨询平台的建设持肯定态度,但关于未来平台心理情感问题的解决效果,仍需进一步论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吴玥,孙源南,朱宁,等. 乙女类电子游戏对女性玩家理想恋爱观的影响[J]. 青年研究,2020(04):56-70.
[2] 文杨,黄明明. 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的潜类别与社交焦虑的关系[J]. 西部学刊,2019(22):36-39.
[3] 罗雅心,吴明霞. “我看起来怎么样”——自我客体化研究述评[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2(03):310-311.
[4] 小鹿乱撞. 中国情感与心理服务消费行业发展报告[EB/OL]. (2020-04-14). https://wenku.baidu.com/view/c7c90a2a572707 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8.html.
[5] 陈砚秋.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J]. 中国人民教师,2006(03):9-10.
(荐稿人:杨剑勇,浙江财经大学计划财务处处长,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秦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