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21-02-08苏海忠

医学前沿 2021年19期
关键词:肿瘤内科糖皮质激素安全性

苏海忠

摘要:目的:查看对我院肿瘤内科病人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研究样本均为院内2015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收录的76例肿瘤病人,利用计算机进行分组,用药剂量为低剂量的作为B组,A组则属于高剂量用药病人,对糖皮质激素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安全性汇总。结果:B组、A组在临床有效率上对比无差异,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使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改善肿瘤内科病人抗肿瘤治疗期间的不良症状,提升病人的放化疗效果,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上升,高剂量用药不良反应较多,需以低剂量用药为主,在保证用药效果的情况下需给予病人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肿瘤内科;临床效果;安全性

肿瘤内科多采取药物作为临床对症治疗措施之一,尤其是针对部分难以采取手术干预的肿瘤病人,但受到病人机体素质、药物刺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肿瘤治疗期间极易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常见的抑制抗肿瘤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的药物。有报告指出,受到药物剂量差异的影响,病人进服糖皮质激素后易出现昏迷、酸中毒等不良症状,影响了临床用药效果。文章研究样本均为院内2015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收录的76例肿瘤病人,总结病人进服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数据

抽取2015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录入的肿瘤病人76例进行回顾性观察,采取计算机分组,A组中男、女比例为20:18,共38例病人,统计年龄在30岁及以上,74岁及以内,均值计算为(52.17±1.39)岁;B组女、男比例为17:21,共38例病人,统计年龄在31岁及以上,73岁及以下,均值计算为(52.09±1.44)岁。对录入的76例样本信息进行汇总,年龄、病情等基础内容对比无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

选入标准:病人及家属签署实验同意书、研究表;认知评估完好;具备良好的器官功能;临床信息较完善;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批。

排除标准:依从性较低;不符合临床评估指标;对实验药物过敏。

1.2方法

糖皮质激素药物为甲泼尼龙(产自: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批准字号:H20020224 规格:4mg*24s*1板 )或是地塞米松(产自:三才石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批准字号:H44024276 规格:0.75mg*100s )药物,用药周期为3到5日,药物用药剂量换算方式如下:可的松二十毫克和甲泼尼龙四克和泼尼松五毫克和地塞米松0.75克一致。A组在用药期间给予40毫克以上,60毫克以下,每日;B组在用药期间给予40毫克以内,30毫克以上,每日。

1.3观察指标

①用药效果:显效:病人抗肿瘤期间的不良反应消失,放化疗舒适度上升;有效:抗肿瘤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有所缓解,偶有轻微胃肠道不适感;无效:不良反应症状加重。

②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全身反应、皮疹等。

1.4统计学意义

收录的计量指标以X2分析,计数指标采取t值分析,例数、百分比以n表示,客观指标显示为( ),均采取SPSS21.0软件核验,对P值进行汇总,小于0.05代表实验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效果

数据汇总见表1,B组、A组在临床有效率上对比无差异,P>0.05。

2.2不良反应

指標总结如下,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

3.讨论

肿瘤内科病人多采取放化疗措施对症治疗,但受到药物刺激、病人身体素质、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抗肿瘤期间极易出现不良反应情况,降低了放化疗期间病人的生存质量,致使疾病的治疗难度上升[1]。有报告指出,临床对于肿瘤内科病人多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干预,以改善放化疗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临床应用后可改善病人的免疫力,具有较强的抗过敏、抗免疫抑制剂的功效,对于放化疗治疗的病人具有显著作用,改善了放化疗药物干预的效果,提升疾病的预后质量[2]。尤其是针对恶性肿瘤病人,其在抗肿瘤治疗期间易出现脊髓抑制剂、局部水肿、过敏、食欲减退、胃肠道反应等不良症状,应用糖皮质激素后不仅能增加药物的抗肿瘤作用,也缓解了病人的治疗痛苦,促使病人的生存质量上升。文章试验结果显示,B组、A组在临床有效率上对比无差异,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此外,糖皮质激素药物一旦达到剂量也会对病人产生一定刺激,使其出现胃肠道反应、皮疹、全身反应等不良反应情况。所以,临床在用药期间需重视给予病人低剂量药物,在临床干预效果上剂量多少无显著意义,但低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更具备安全性[3]。

有数据显示,糖皮质激素不同剂量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对比无意义,且不同剂量间药物的应用均能改善病人的不适症状,提升放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但低剂量药物的安全性更高,数据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一致[4]。

综上所述,对于肿瘤内科病人可给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改善病人抗肿瘤治疗期间的不适感,和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比,低剂量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较少,且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临床推广存在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可雯. 晚期肺癌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4):4313-4315.

[2] 齐艳姝,齐艳春,吴丹,等. 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9, 22(9):25-26.

[3] 张德辉. 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8):148-150.

[4] 刘飞燕. 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4):75-76.

猜你喜欢

肿瘤内科糖皮质激素安全性
基于启停控制系统的整车安全性策略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含能材料热安全性研究进展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阿托伐他汀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内科中应用及护理效果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肿瘤内科治疗并发症处理的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