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作业生活化引入“适合纹样”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1-02-07王嘉乐
在讲授小学《美术》“适合纹样”一课时,笔者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元素,再通过对称等方法进行装饰,结果发现课堂中缺少设计思考过程,导致作品形式单一,再加上材料选择、时间有限等课堂教学条件的约束,学生作业多以“造型·表现”形式呈现。而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课堂上应有“设计”的思考过程以及最后作品真实的“应用”,但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和方法,最后作品就只能用纸做成一些假的杯垫、枕套等来应付一下。教学流程固定化、学生设计单一化、应用实践敷衍化……这些问题曾经让笔者一筹莫展。
如何解决呢?笔者认为应该首先来解决课堂的核心问题,即怎样让学生设计出有思想、有创意的纹样作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倡让学生经历“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也是根据艺术家的工作(主题性创作、设计、工艺制作和美术鉴赏等)和思维特点提炼出来的。受此启发,笔者尝试分两步走:第一步,带领学生从艺术家的作品中寻找设计方法;第二步,寻找合适的替代材料进行实践应用。
宁波慈溪有一位研究图案的艺术家——陈之佛。在解读陈之佛的纹样作品时,我们发现他对纹样研究主要分四种方法:研究线、形、色调等美的原则,以实际经验来观察研究装饰,遵循美术品的实用原则,研究古代作品与自然的关系。他的设计灵感多来源于自然。这贴近学生喜欢自然、亲近自然的天性,符合孩子兴趣的培养规律。于是,笔者尝试从陈之佛纹样入手,让学生学习其设计方法。
1.基础纹样多变化
让学生设计好一种基础纹样是学习适合纹样的第一步。笔者借鉴陈之佛的便化法:在某种自然事物形象的基础上,根据审美需要和图案构成需要,对原事物形象进行人为取舍,改变其形象的局部,保留形象的主体部分,创造出新的形象,这种方法即便化法。
花卉植物随处可见,赏心悦目,将其设计成纹样必受欢迎。因此,笔者以自然植物为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将其拍照并打印,带到课堂中进行观察与变化。
图1是水仙,翻阅陈之佛纹样设计的资料发现,变换方式可以有多种:既可以将普通写生的花卉用曲线、直线概括成单独的纹样图案(图2),也可以设计成不注重水仙实际、以线和形的节奏相称为主的纹样图案(图3),但是两者多少都保留了原有水仙花的特征。利用这种方法,笔者让学生观察自带的植物照片,总结其特征,然后通过概括、夸张、变形的方法来表现。为了让学生设计的纹样具有多样性,笔者让学生多次采用不同方法多次便化,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锻炼点、线、面的应用能力,并且起到较好的效果。
2.经营位置有规律
将学生便化后的纹样进行位置布局,是设计的第二步。在课堂中,先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的游戏方式感受如何让纹样更适合外形轮廓及其所带来的美感,再通过绘画软件协助教师示范,快速设计纹样。
在课堂中,笔者拿出便化后的单独纹样提问:“谁能将这个纹样通过一定的规律摆放装饰到圆形、正方形或三角形中去?”(图4)这种摆一摆的小游戏非常适合解决经营位置的问题。学生很快在黑板上摆出了许多不同的排列方法(图5、图6)。笔者指着其中一个纹样问:“摆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鉴于学生反馈画面单薄、不饱满的特点,笔者顺势给予应对方法,即通过添加点、线、面的方法,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
补充花纹细节,丰富画面内容,需要教师通过示范来讲解,但如何快速示范?笔者通过电脑绘画软件中的绘画协助,利用轴对称、四项对称等功能,只要示范一个局部的纹样,电脑软件便自动生成其他区域的纹样,从而达到快速呈现整体图案的效果,如此便可以解决“画一成多”的难题,缩短了示范的时间(图7)。旋轉、对称纹样也可以通过此方法快速示范(图8)。
3.图案配色传经典
配色是设计的最后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笔者带领学生通过欣赏大师作品来研究其配色方法。通过欣赏陈之佛纹样图集,提问:“作品中的颜色运用丰富吗?”“不丰富,好像只用了1至2种颜色。”确实,陈之佛的纹样图案多数运用了同色配色法,同色的配合是取某种色彩只分其浓淡而配色的方法(图9)。在这节课中,学生可通过同色系或者相邻色搭配,将纹样填色完整。课堂上涌现出一批色调统一的纹样作品,不乏美感(图10、图11)。
有了合适的设计后,就要解决课堂中第二个难点——“应用”。在“适合纹样”这课中,材料的选择成为应用的钥匙。有些老师的课堂上,采用鱼盘、布艺等作为制作材料,形式新颖,也有不错的效果。但在常态课中,教师不能经常准备40多个鱼盘奔波在各个教室,每节课都准备布和颜料也不方便。是否有跟纸一样既方便、又能巧妙应用的材料呢?答案是肯定的,笔者选择了热缩片。
1.认识特殊材料
热缩片是近些年市场上兴起的一种高分子手工材料。这种神奇的胶片看着像塑料片,用烤箱、热风枪等机器加热后会发生收缩,但厚度和硬度会增加。它的色彩丰富,其中半透明的效果最接近白纸,所以笔者选择用半透明的热缩片来作为本课材料。
2.选择绘画工具
市场上的绘画工具非常多,但不是每一种工具都适合在热缩片上使用。笔者以目前学生常带在身边的绘画材料马克笔、水彩笔、蜡笔、彩色铅笔为例,实验不同绘画工具在热缩片上的效果,从而选择一款最适合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绘画工具。下组图片为未加热缩小之前的绘画效果(图12-1至图12-4)。
实验得出:水彩笔在绘画的过程中,由于是水性的,颜色容易脏,且不容易附着在上面,所以颜色比较淡。而蜡笔在绘画过程中由于画纸太小,所以不容易刻画细节造型。相比较而言,马克笔和彩色铅笔的效果最佳。以下是各种材料缩小后的效果对比(图13-1至图13-4)。
热缩片通过热风枪加热后缩小至原来的五分之一,厚度增加2至3倍左右。但是缩小后的热缩片颜色效果与之前大有不同:马克笔缩小后颜色会有点儿暗淡,但如果不加热,只在热缩片上绘画,可以选择马克笔。彩色笔缩小后颜色会泛白。蜡笔在加热的过程中会熔化,破坏图案形象。而彩色铅笔缩小后,纹样清晰可见,颜色鲜艳透亮,因此,它在本课中使用是最合适的。
3.熟悉制作步骤
热缩片缩小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根据实验得出热缩片缩小比例是44%左右。例如想做个加热后宽高10毫米的作品,计算得出10毫米除以44%约等于23毫米,需要在绘画前准备一块长宽各高23毫米的底料。这对作品最后的应用非常重要,因为最终要将作品放入合适的首饰模具中,因此在制作前必须准确算好尺寸。
材料准备:半透明的热缩片、彩色铅笔、剪刀、热风枪,如果想让作品闪光透亮,还可以准备AB胶。
热缩片非常普遍,在书店或者淘宝上均可买到,而且价格便宜,一张就可以制作很多作品。未加热的热缩片由于硬度适中,适合制作成书签、耳坠等;加热缩小后的热缩片,硬度上更胜一筹,滴入AB胶后的作品更是晶莹透亮,搭配首饰模具,就成了挂坠、戒指(图14、图15)。
笔者将热缩片这种新型材料融入“适合纹样”一课后,学生们尝试运用陈之佛的纹样设计方法,配合热缩片这种新材料,制作出了许多好看且实用的作品,个个爱不释手。有些同学还将制作完成的毛衣链、戒指送给了妈妈、老师,使美术和生活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笔者还将这些作品在校园里展出,让美在校园中传递。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陈之佛.陈之佛全集:第1卷[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王嘉乐,浙江省宁波慈溪市横河镇中心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