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战略目标缘何未能实现
2021-02-07赵映林
赵映林
公元207年,27岁的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以为“兴汉”战略,可事与愿违,27年后,诸葛亮赍志而殁,原因何在?
《隆中对》是诸葛亮
战略思考的结晶
诸葛亮作为杰出的政治家,突出表现在他以弱小的蜀国雄视天下,北伐曹魏、东联孙吴,三足鼎立。刘备携关羽、张飞三顾茅庐迎请他,他侃侃而谈,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对天下大势做了精辟分析,表现出对东汉末宏观局势的整体把握与远见卓识。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计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其核心内容:一是曹操强大,暂时不可与之争锋,应与孙权联合建立同盟,共同对付曹操;二是荆州、益州是天府之国,可利用“帝室之胄”的声望,网罗天下英雄,攻取后作为“复兴汉室”的根据地;三是对内修明政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除北伐中原时的后顾之忧;四是待“天下有变”,兵分两路北伐,一路从襄阳出南阳攻打宛城、洛阳,一路直取关中,如此,“霸业可成”,且“汉室可兴”。
之后的事态演变,证明了诸葛亮的预见性。然而,诸葛亮的兴汉策略并未能自始至终得到贯彻,终致功败垂成。分析起来,原因有四。蜀汉三分天下能有一分,是执行了《隆中对》中的既定方针。公元208年,曹操大举南下,刘备败于长坂。诸葛亮临危受命出使江东,发挥自己的外交才干,终于说服孙权结成孙刘联盟,于赤壁大败曹操,刘备得到了荆州的“居住权”和“使用权”。这样说,是因为在孙权集团看来,荆州只是暂时借给刘备栖身,早晚是要收回的。何况荆州首府江陵所在的南郡,确实是刘备向孙权借的。鲁肃说:东吴将土地借给刘备,是鉴于他“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敌也”。周瑜则愤愤不已:“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对刘备来说,得到荆州就有了立足之地,不再被曹操追得如丧家之犬,东窜西逃,三足鼎立,局面有望。赤壁大战曹操元气大伤,一时无力南下,六年后的214年,刘备得到益州。之后又击败曹操取得了汉中地区,鼎足之势形成。在这一历史演变过程中,诸葛亮的人谋因素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隆中对》提出的第一步计划顺利实现。然而,就在此关键时刻出问题了。《隆中对》提出兵分两路北伐则“汉室可兴”,但前面有很重要也很关键的一句话:“天下有变。”所谓“天下有变”,当然是说敌人方面发生的重大变故。这变故或是敌国内乱;或是外寇入侵,两败俱伤;或是其他什么因素使敌国力量大损,因这种变化使得形势有利于自己。分析起来,这应是诸葛亮《隆中对》中所说的“天下有变”。否则,诸葛亮就不会专门指出“天下有变”才能出兵北伐,才会“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可人算不如天算。没等到敌人起变化,自己却变了起来,终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孙刘联盟破裂,
《隆中对》兴汉目标首先遭挫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也就是刘备进位汉中王不到一个月,关羽就发动了对襄樊的军事进攻。孙权对刘备在荆州问题上的食言,对刘备不肯归还该地,一直耿耿于怀,从未忘记拿回荆州。关羽又曾高傲地拒绝了孙权为儿子求婚的要求,孙权自然憋了一口气,一见关羽对曹魏用兵,立即行动起来,派吕蒙乘虚袭取了荆州,关羽兵败身亡。这预示着孙刘共同对付曹魏的同盟势将破裂,诸葛亮两路出兵北伐的复兴汉室计划也将成为泡影。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三国”一节中对刘备、关羽行事多有批评。平心而论,孙刘联盟破裂的首要原因是刘备不讲诚信。荆州是刘备向孙权“借”的,你占有了益州,理所当然要信守当初的承诺,归还荆州。治理国家、对外交往不能违约,不讲诚信,否则,后果是很严重的。诸葛亮《隆中对》未能全都实现,从逻辑分析,不能不说这件事或多或少是有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讲诚信。孔门弟子问孔子:治理国家,“足食、足兵、民信之”这三者中,不得已要去掉一项时,当去何者?孔子回答“去兵”;又问若还要去掉一项时,当去何者?答“去食”,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把为人做事讲诚信重承诺放在第一位。政治学有个定律,叫“塔西佗陷阱”。塔西佗是古罗马的执政官(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也是一位著名历史学家,他谈到在位时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为政做事必须讲诚信,也就是中国人所遵循的“言必行,行必果”。民间老百姓最通俗的说法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失信于人,就埋下了潜在的矛盾,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撕破脸斗起来。
关羽兵败身亡,已是不幸,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权势者有了业绩,尤其是握有了很大的权力后,往往利令智昏,固执专断,这是人性中的“恶的因子”在适宜条件下的定然反映。刘备在占有荆、益二州后也未能逃出这一窠臼,表现在为关羽报仇。发兵讨吴,诸葛亮反对。赵云认为这会破坏《隆中对》提出的联吴策略,从此多树一敌,谏诤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赵云还指出:现在曹操虽死,曹丕篡汉自立,这正是我们激励人心、伸张正义的时候。应该早日北上伐魏,占据河、渭上流险要之地,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义士,一定起来响应,若“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不得卒解”是指与吴一旦开战,不能马上打败东吴,那时得利的只是曹丕,希望不要背离《隆中对》提出的外交策略。赵云的这番分析,明白犀利,可刘备哪听得进?刘备的固执终于受到教训,与东吴一战,陆逊火烧连营,猇亭(今湖北宜都北长江北岸)之战,刘备几乎全军覆灭,蜀国精锐尽失,不得不白帝城托孤。如果劉备听从了赵云的劝说,不伐吴,这反是北伐践行“兴汉”的好机会,因为曹丕刚刚篡汉称帝,人心不稳,蜀国以“复兴汉室”为号召,政治上主动,师出有名,可收揽人心。《隆中对》之终极目标庶几可以实现,可叹时机就这样被刘备断送了。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蜀汉君臣少有不主张讨伐的,诸葛亮力排众议,遣使庆贺,以后不断遣使修好,终与孙权订立中分天下的条约,破裂了的蜀吴关系得以修复,这就重新为蜀汉赢得了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之后五伐中原,继续《隆中对》的既定战略。然而,因关羽的败亡,荆州丢失,北伐中原就只剩从益州攻关中一路,失去了由荆州向南阳进攻洛阳的一路。从汉中向关中北伐,路途险要;而曹魏得以集中力量防守;后来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均劳而无功,这是原因之一。关羽既死,刘备拒谏专断造成一连串的失误,终至夭折了隆中路线,失去了的是永远也找不回来了。可谓“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这是诸葛亮未能实现《隆中对》“复兴汉室”的一个原因。
诸葛亮拒绝北伐奇策,
《隆中对》兴汉目标再失良机
后主建兴六年(228年)初,诸葛亮首次北伐。
魏延献计于诸葛亮,提出镇守长安关中的夏侯楙胆怯无谋:请丞相准许自己率五千精兵,带足粮草,从褒中(今陕西褒城)出兵,循秦岭而东,经子午谷(子午谷道南口曰午谷,在今洋县东约80公里之子午河口;北口曰子谷,在长安南百里处。子午谷共长约660里)向北,不过十天就可到长安,夏侯楙听到大军杀到,一定弃城而逃。这一带又有足够的粮食可供我军,而公率主力从斜谷(属今陕西眉县)出,会师长安。魏军从东边调兵来救需要20多天,待援兵来到,我们已控制了咸阳以西的地方,如此,一举可定矣。可诸葛亮用兵一贯谨慎,认为魏延之策乃是孤军深入的“危计”,太冒险了,不如走坦道,稳扎稳打出祁山(今甘肃西和县东北),收取陇西(约为今甘肃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一带)来得安全,拒绝了魏延的建议。
关中与陇西接壤,出陇西向东即到关中。按魏延的计划先攻取关中,形成与汉中一东一南夹击陇西之势,陇西成孤地,必定叛魏归蜀,从而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同样解除了北伐的西顾之忧。如先取陇西,因陇西与关中地区联系便利,蜀汉要守住这一地区是很难的。诸葛亮五次北伐,占据陇西,都因交通不便,粮草接济不上不得不退军。从战略上看蜀汉北伐,应是先夺取关中地区而非陇西。由此可见,魏延领精兵出子午谷攻占长安的计划,是奇策。诸葛亮过于谨慎不用魏延之计,丧失了唯一的一次大好时机。说是唯一,是此后魏明帝迅速撤换了无能的夏侯楙,改由大将曹真镇守关陇,加强了对关陇地区的防御。曹真之后是司马懿,司马懿拒蜀策略之一就是紧守关陇地区。从此蜀汉再也没有了夺取关中地区的良机,更不用说形成对长安的威胁了。诸葛亮北伐终未能实现《隆中对》中的所定目标,这不能不是一大憾事。诸葛亮首次北伐不用魏延奇谋,却信了夸夸其谈的马谡而失街亭。从后来的历史进程看,实在令人惋惜。诸葛亮先取陇西的战略形成了弱蜀与强魏打消耗战的局势,这几无胜算的可能。倘若采用魏延的奇策,胜算的概率较大。难怪陈寿在《三国志》中批评诸葛亮“奇谋为短”。诸葛亮用兵有谋略,但他一生小心谨慎,有时不免失之过度。这大概是造成他“奇谋为短”的原因。他的对手司马懿在敬佩他是“天下奇才”时,也说他“虑多决少”。诸葛亮是杰出的军事家,但不是第一流的军事家。他过于小心谨慎,不敢大胆用奇,终至失掉良机。毛泽东说“诸葛一生唯谨慎”,不无惋惜之意。
诸葛亮错用马谡,
《隆中对》兴汉目标夭折
诸葛亮不用魏延奇策,也就罢了,却用了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式人物——马谡。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但在识拔人才方面,他显然不如刘备。不过,这并不奇怪。任何集团的“一把手”,尤其是“开国君主”最基本的一项能力是识拔人才,前有刘邦,后有朱元璋,这二人的最大本领就是识人用人,缺失这一本领一切免谈。对马谡,刘备认为此人不可用,诸葛亮却赏识他。《三国志》中的马谡传记载说: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刘备)临薨谓亮曰:‘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白昼达夜。”结果首次北伐不用魏延之计,用了马谡,街亭失败,不得不退兵。街亭之战蜀国失败,是魏、蜀以后局势逆转的一大关键。倘若这次北伐用了魏延奇策突袭长安,先锋不用马谡而用赵云(马谡街亭大败,蜀军主力被迫后退,损失巨大,唯赵云全师而还,没有损失一兵一将。赵云的勇敢镇定,是他人所难及的),也许整个形势都会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在斩杀马谡后,诸葛亮自觉惭愧,说有伤“先帝”知人之明。诸葛亮识拔人才方面还可从他选定的接班人身上反映出来。诸葛亮弥留之际,后主刘禅派尚书仆射李福到五丈原军中探问病情,还向诸葛亮问了诸多军国大事,李福走到半路又折回,诸葛亮对他说,我知道你返回的意思,蒋琬可接替我。李福又问,蒋琬之后?诸葛亮答曰:费祎可以继之。再问,诸葛亮闭目不答,原来已经溘然逝去。“长星不为英雄住,叶落秋风五丈原!”而接班人蒋琬、费祎都是小心谨慎之人,能够守成,却难以进取。这从费祎对姜维所说的一段话中可以体会:“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原,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幸而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这段话足以反映费祎的内心真实。故而在他主政时,姜维北伐,他给予的士卒,从未超过1万人。可见在识人用人方面诸葛亮的确不如刘备。
随着诸葛亮去世,魏延被冤杀,蜀国将星凋零,“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除姜维外,已无人还想着或有能力统兵北伐中原“复兴汉室”。纵观诸葛亮一生,用兵作战,过于谨慎,不敢用奇,失掉良机;而识拔人才以小心谨慎为圭臬,造成人才埋没,后继乏人。
魏强蜀弱制约了《隆中对》
兴汉目标的实现
《隆中对》“复兴汉室”目标最终未能实现的又一个原因,则是魏强蜀弱这一客观存在。当时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中原,其次是江东(长江下游),蜀国所据益州最次。限于篇幅,只能简言之。在中国古代,评判国力有个指标,就是人口多寡。当时魏国有人口443万多,蜀国有人口94万,吴国有人口230万。魏是蜀的4倍半还多,吴约是蜀的2倍半。蜀国以94万人要养兵近10万,支撑北伐,其国力如何可想而知。这个人口数据不一定很精确,但三国之间人口差别巨大,实力悬殊,当不是问题。东汉末的乱世为诸葛亮提供了纵横驰骋的舞台,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谁也无法“胜天”,谁也无法超越客观。
(作者系江苏省工运研究所研究员、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彭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