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彰显高质量发展法治“底色”

2021-02-07蔡骏

唯实 2021年1期
关键词:底色高质量法治

蔡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全会坚持新发展理念,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全会闭幕后不久,党中央首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推动高质量发展,既靠政策更靠法治,依法办事胜过任何优惠。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法治为引领。常州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主动对标“十四五”规划蓝图和2035年远景目标,始终坚持法治思维,持续加强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法治的示范、引領和保障作用,依靠法治规范主体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化解社会冲突、保障公平正义,努力让法治成为常州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推进法治化市场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化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常州以民营经济见长,市场主体众多,2020年制定出台《关于实施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十大工程的意见》《政法机关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十项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法治支撑,构建稳定预期,助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更加注重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公平竞争,而公平竞争的前提是主体平等。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法律地位平等、法律适用平等、权利保护平等,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是本土企业、还是外来企业,是大中企业、还是小微企业,都要按照法律规定,平等保护其合法权益。坚持严格规范文明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平等享受国家支持政策,努力营造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加强对新型市场主体的保护,推动形成有利于创新和发展的现代法人制度。

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司法保护。有恒产者有恒心,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体制基础。必须严格执行民法典相关规定,严格落实产权保护司法政策,全面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推动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健全涉产权冤错案件有效防范机制,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依法慎用刑事强制措施,进一步规范涉案财产查封、扣押、冻结等保全处置措施。严厉惩治各类侵犯产权行为,依法制裁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加大对链条式、产业化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的预防打击力度。依法支持行政机关为保护产权实施的行政执法行为,及时纠正侵犯产权的违法行政行为。

更加注重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能够激活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提高市场主体效率,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必须严厉打击合同诈骗、金融诈骗、非法经营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依法惩处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敲诈勒索等侵害经营主体人身财产权利的违法犯罪,坚决保护企业及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间公平公正公开的合法经济活动,激励全社会创新创业积极性。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做到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无缝对接,有效凝聚违法犯罪的打击合力。

运用法治化难题破解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尤其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审视发展问题、谋划发展路径、破解发展难题。

服务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法治引领既能确保改革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又能为改革突破利益藩篱提供法治利剑,让改革更有方向、更有底气。必须主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等,加强兄弟城市之间全方位、深层次司法合作,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的区域法治环境。妥善办理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案件,促进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严厉惩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违法犯罪,推进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有效预防化解涉及突出环境问题的矛盾纠纷,助力绿色发展。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这就要求我们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这个大局。统筹境内境外、网上网下等战场,加强情报信息收集核查、分析研判,严密防范、坚决打击渗透颠覆破坏、暴力恐怖、宗教极端和邪教等活动,筑牢维护政治安全的“铜墙铁壁”。完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依法严打各类违法犯罪,加强重点地区整治、重点对象管控,深化智慧技防和“雪亮工程”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整体效能。严整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交通运输、危化品、群租房、寄递物流等行业领域安全隐患,加强重点物品、重点场所、新业态新技术等安全监管,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治理中的顽症矛盾问题,确保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创新实施“五城五化”社会治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运行机制,健全“智慧脑”,优化“智能针”,全力争创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坚持问题导向,深化网格化集成改革,推动“三官一律”进网入格工作常态化开展,构建“网格+”融合发展体系,总结推广“百姓议事堂”“群言堂”等基层法治治理品牌,运用法治方式推动社会治理提质增效、创新发展。以“发案少、诉讼少、信访少”为目标,持续推行社会治理重点项目绩效管理模式,开展项目攻坚,努力补齐治理短板、回应群众期盼。推行“一网统管”“互联网+”模式,打造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紧扣江苏省委“民生保障水平走在前列”要求,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法治惠民工作,提供优质的法治服务产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切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等问题。聚焦“八个更”,集中排查政法领域涉民生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心头急”“眼前难”的事情,让人民群众在法治进步中感受更多温暖、收获更多红利。持续深化政法机关“放管服”改革,在户籍、身份证、出入境、交通管理等领域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建立健全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贴心的服务。

完善法治化社会保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必须坚持统筹谋划、总体布局,将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及队伍建设等工作融合推进,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基石。

以科学立法促进善治。推动高质量发展,应当坚持立法先行,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加快市场经济等领域有关法规“立改废释”工作,激发社会活力,使立法进程与经济发展改革进程相适应。围绕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本地实际,聚焦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和歷史文化保护等,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推动《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常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常州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进一步贯彻落实,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立法红利。健全完善立法智库,拓宽公众参与立法渠道,落实科学立法、开门立法,形成由人大主导、政府支持、社群广泛参与、政民有效互动的地方立法工作体制机制。

以严格执法营造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执法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提升政府服务发展的质量与效率。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进一步完善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做到执法为公、执法为民。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全面推进部门领域综合执法改革,推动编制资源和人员配备向基层和一线倾斜。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社会满意度。

以公正司法提升公信。推动高质量发展,务必坚持公正司法,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知识产权、环境资源等领域审判、检察工作体系现代化升级重塑,推动惠民生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协调并进、相得益彰。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和综合配套改革,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健全完善权责一致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提高司法公信力。完善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健全执行工作长效制度,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司法的速度、温度、力度。

以全民守法夯实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精细普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夯实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健全普法责任机制,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进一步明确法治宣传教育职责任务,完善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格局。明确普法重点对象,紧紧抓住“关键少数”,以领导干部、青少年等为重点,分层指导、分类推进,实现普法宣传的“精准滴灌”。拓展普法宣传形式,深化“千人以案释法”、史良法治文化馆及主题法治公园创建等成熟做法,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和大数据资源推动智慧普法,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以队伍建设保障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保障是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高素质法治队伍。政法队伍作为法治队伍“排头兵”,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补足精神之“钙”,打造金刚不坏之身;强化纪律作风建设,扎实开展教育整顿活动,严厉查处执法司法腐败和涉黑涉恶“保护伞”,加强纪律作风督查巡查,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强化履职尽责能力,健全教学练战一体化教育培训机制,引导干警特别是年轻干警多到复杂环境、艰苦条件下经受锻炼,在办大案、处急事、破难题中提升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作者系中共常州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

责任编辑:高 莉

猜你喜欢

底色高质量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底 色
底 色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