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畏勇士书写青年担当

2021-02-07王冬陈拓

雷锋 2021年1期
关键词:王亮英雄

王冬 陈拓

【人物小传】

王亮,男,汉族,江西景德镇人,1999年1月生,2016年9月入伍,2018年9月入党,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班长,下士军衔。他牢记初心使命,矢志备战打赢,砥砺血性胆气,争做精武尖兵,熟练操作步兵班6种主战武器、掌握20余个课目组训方法,荣获陆军第三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称号。2020年7月,他在休假期间路遇地方群众驾车落水被困,紧急关头跳下5米路崖,三入急流、两破车窗,奋不顾身挽救4人生命,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汇聚了“不追网红不追星、只赞人民子弟兵”的强大正能量,被中央文明办表彰为“中国好人”,被浙江省团委授予浙江青年五四奖章,被江西省委、政法委授予“全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荣立一等功1次。

危急时刻,他不顾个人安危,跃下5米路崖,三度穿行急流,以超乎常人的勇气,挑战生理极限,展开“教科书式”救援挽救4条生命……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下士王亮,舍生忘死的壮举感动着全国网友,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引领社会风尚、激励强军打赢的闪亮名片和时代标杆。

连日来,陆军部队广泛开展向王亮同志学习活动,举行王亮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上,下士班长王亮奋不顾身勇救4名群众的英雄事迹,再现了那一“生死时刻”——

生死一刻,神兵天降!

2020年7月12日上午,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206国道某路段,一辆轿车与货车相撞后侧翻落入河中。正在休假的王亮恰好路过此地,听到呼救声后立刻赶到河边。此时,那辆轿车正倒扣在河里,缓慢下沉。

情况危急,王亮一边请周围群众打电话报警,一边从近5米高的河堤上一跃而下,并向轿车游去。

由于河水灌入车内产生压差,王亮费尽力气才将后车门打开,随后把后排的2名成人和1名儿童救出送到岸边。

时间飞逝,眼看河水就要没过车体,体力渐渐不支的王亮咬了咬牙,再次游向轿车。发现前部车门变形无法打开,王亮赶忙砸破车窗玻璃,将前排乘客从车中拖出救回岸边。

由于溺水时间较长,这名乘客已陷入昏迷。王亮当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很快,这名乘客恢复了意识……

事后经过勘察,事发河段洪水刚退、水体浑浊、水流湍急,跳水处的河底全是乱石和玻璃碎片,正好是河道急转弯处,有不少漩涡,救援中稍有闪失,都极有可能发生意外。

“当时,一心只想着救人。”报告会上,王亮坦言,“如果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还将义无反顾救人,这是军人的本能!”

“这是一种怎样的勇气,让一名年轻战士在危急时刻纵身一跃?”王亮的英雄事迹在社会上引发热烈反响,也引起许多人的思考。

纵身一跃的力量从何而来?

“这力量来自使命的召唤,来自基因的传承,来自血性的迸发,来自能力的积淀。”采访中,王亮所在旅领导说,“王亮于2016年9月入伍, 是在军队改革大潮中成长起来的‘强军一代,他的挺身而出绝非偶然,是部队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必然结果。”

短短几分钟,王亮临危不乱取出铁锤、跃下5米路崖、三进三出湍急水流、冷静高效展开心肺复苏。有记者谈到,“救人牺牲的情况不少见,但像王亮这样,1个人、3次往返、救出4条性命,自己还能安然无恙,实在难得、堪称完美。”

临危不惧的从容,源于实战实训的摔打磨练。军队调整改革后,王亮所在单位由传统步兵向合成化精兵转型,战斗体能、海上操舟、战场救护等课目训练,强度难度不断加强。近年来,他跟随部队转战5省11个地区,在各项重大演习中担任机降、掠海等突击任务,接受近似实战的检验。

前不久,防护性突击步战车、通信指挥车等新装备大量列装,信息化、自动化程度都很高,王亮和15名干部骨干主动担负合成营新装备先学试训任务,规范了射击、通信、驾驶三大专业操作流程。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一身武艺给了他底气,过硬技能给了他勇气。手上厚厚的老茧、身上的道道伤疤、磨破的作战靴,见证了王亮的成长——当兵第3年,就成为全旅最年轻的步兵战斗班班长;营连体能训练的“首席教练员”;熟练掌握武装泅渡等10余项战斗技能。

“英雄壮举需要非凡的勇气来支撑。”指导员何骆告诉笔者,近年来,旅里通过教育引导、典型感召、任务牵引等方式,常态化培育官兵战斗精神。王亮勇往直前地生死冲锋,正是一次次血性淬炼的集中体现,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斗精神的生动演绎。

2020年9月,王亮被选送到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学习,两个月要完成23项军事体育技能课目考核,有1项不及格就无法毕业。在定向越野结业考核中,他不慎右脚崴伤,强忍着剧痛,硬是一瘸一拐地跑完剩下1公里,顺利通过考核。

“这就是王亮,在关键时候总能站得出来、豁得出去。”正如该集团军领导所说,王亮这个英雄是苦出来的、练出来的、任务摔打出来的。在他的身上,有一股坚持到底的韧劲、永不服输的倔劲、一往无前的拼劲。

一场联合对抗演习中,他带领“尖刀班”抢滩登陆。突然,海风骤起、波涛翻涌。王亮凭借平时训练积累的经验,临时调整泅渡路线,不仅避开了浪区,还巧妙地利用潮汐,使编队提前抵达登陆场。

走下演训场,连长黄伟峰对笔者说,战斗精神与战斗技能互促共生,所谓“艺高人胆大”就是这个道理。

人民有难时,人人皆可为“王亮”

英雄的部队,培养英雄的士兵。在该旅旅史广场,一面特殊的荣誉墙,记录着近年来该旅官兵见义勇为的事迹:2015年,士官崔成雨跳入河中救出1名落水群众;2018年,士官胡俊辉休假期间在街头救助1名患病老人;2019年,13名官兵在执勤期间,齐心协力从发生车祸的汽车中救出受伤乘客……连队荣誉室里,一件件文物诉说着部队南征北战的光荣战史,诉说着“爆破英雄”王树祥四進四出炸碉堡、“孤胆英雄”于吉祥独自1人击退敌人4次进攻等英雄壮举。

“我们这支部队历史厚重,英雄辈出。”该旅领导介绍,为进一步发扬部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近年来,他们结合“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将旅队战史和英雄事迹搬进课堂,组织标兵典型登“龙虎榜”、进连史册、种功臣林。旅里每年还评选“十大尖峰劲旅传人”,引导官兵争当英雄传人。在一个个身边典型感召下,“人民军队为人民”的理想信念,在王亮心底深深扎根。

2017年,该旅部分官兵赴浙江兰溪执行抗洪抢险任务。从新闻报道中看到战友鏖战洪魔的事迹后,王亮写下请战书:“我也要到抗洪一线,去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王亮所在连队时任指导员毋梦阳回忆道:“虽然王亮没能赶赴抗洪一线,但我明显感到他在随后的训练中劲头更足了!”

第二故乡驻地金华,是一座温暖之城。2007年,孟祥斌用英雄壮举铸就了一座军民鱼水情深的道德丰碑。如今,孟祥斌精神早已融入了金华这座城市,成了它的一个符号。王亮坦言,来到金华后,能强烈感受到这座城市浓厚的拥军氛围,军民同呼吸、共命运,群众有危险时,军人挺身而出义不容辞。

王亮的英勇事迹在旅里传开后,该旅还曾专就此事组织官兵们大讨论:如果换成自己碰到这样的情况,你是否会跳入河中救人?官兵们的回答出奇地一致:挺身而出,是军人的本能。

“王亮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激励着更多官兵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就在王亮救人后不到半个月,该旅3名战士在执行任务时路遇一次交通事故,从燃起大火的事故车辆中,奋力救出1名被困司机。消息传来,该旅领导感慨地说:“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人民有难时,人人皆可为‘王亮。”

猜你喜欢

王亮英雄
王亮作品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嘎子真是个小英雄
英雄
我心中的英雄
请你吃饭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乡情
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