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双创”项目成功者的决策偏好探索

2021-02-07沈丝楚许明星张迅捷郁林瀚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获奖者胜任双创

沈丝楚 许明星 张迅捷郁林瀚 郑 蕊 陈 熹 李 纾*

(1.福建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中国科学院 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3.中国科学院大学 心理学系,北京 100049;4.福建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8;5.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健康食品系,福建 福州 350108;6.苏州大学 心理学系,江苏 苏州 215123;7.福建省福州监狱教育中心,福建 福州 350011)

一、引言

2020年6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关系千万家庭幸福,关系财富创造、高质量发展。”要加大“双创”支持力度,多措并举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旨在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意图通过实践项目的开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然而,高校学生创业活动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2016》,2016年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仅占毕业生总数的3%左右,在这些大学生创业企业中,创业成功率只有2%左右。[1]这一比例远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同时也低于欧美国家大学生20%~30%的创业成功率。

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脱节。目前聚焦于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的理论研究尚不充分,更缺乏实证研究。探索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解决的重要课题。[2]而如何从大学生创业的心理特征出发,选拔并培养有创业意向、创业潜能的大学生更是各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目前创业研究的热点领域。尤其是当前创业实践中存在的“高失败率、低创新潜力”的现象[3],使全国各大高校迫切需要一剂良方以解决如何选拔具备创业潜能的学生、如何开展针对性的创业教育与训练等瓶颈问题。

因此,求解“表现出什么样的决策偏好可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创业项目的成功者?”的这一问题的答案既有理论意义又可满足实践的迫切需求。基于此,本文拟通过生态版测量游戏和情境问卷,从候选的决策偏好中筛选并检验能预测大学生创业成功者的指标;在筛选出有预测作用的关键决策偏好的基础上,聚焦于对“双创”项目成功者有预测作用的关键决策偏好做进一步的再检验。从理论上,本文或可为验证现有创业胜任力理论模型提供过硬的预测效度证据,可增进对于大学生创业成功者关键决策偏好的了解。从应用上,本文或可为各高校选拔、评估和训练具备创业潜能的人才提供简洁有效的测评工具,并为创业教育培养方案的设计和课程构建提供参考。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创业胜任力预测创业绩效

创业企业的成功和创业者的个人能力显著相关。Chandler和Hanks将创业胜任力定义为“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是预测创业绩效的核心指标。[4]

Lans等的研究基于前人对创业胜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通过创业教育领域的专家焦点访谈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可持续创业(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hip)所必备的7种胜任力,分别是系统思考胜任力(systems-thinking competence)、采纳多样性和跨学科胜任力(embracing diversity and interdisciplinarity)、远见思考胜任力(foresighted thinking competence)、规范性胜任力(normative competence)、行动胜任力(action competence)、人际胜任力(interpersonal competence)和策略管理能力(strategic management competence)。[5]而Ploum等人的研究再度检验了这一创业胜任力理论模型的有效性,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大学生中潜在创业者(would-be entrepreneurs)的问卷数据,支持了Lans等人所提出的胜任力模型。[6]一些中国学者也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对中国样本的创业胜任力维度进行了探索,比如杨道建等人认为机会发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战略决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六维度能预测大学生的创业能力。[7]

以上研究主要通过概念构建、因素分析等方式系统性地提出创业胜任力的模型,也有部分研究尝试探索单一心理特征和创业绩效、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

(二)决策偏好影响创业成功

Lans等研究者所提出的创业胜任力模型引发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和验证[5],其中的核心胜任力可以反映在决策偏好上。

系统思考的胜任力指的是分析不同领域的相关系统变量及其变量的能力,需要人们对流入量和流出量进行权衡,可反映于“可持续偏好”。可持续最早且最广为人知的定义来源于1987年的世界第二次环境保护大会上的报告: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前的需求,又不能以牺牲未来世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为代价。[8]另一对可持续在公司和组织架构层面的定义则认为,可持续涉及三条基线(Triple-P-Baseline),即人类福祉、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福利。[9]结合前人研究对于可持续的定义来看,可持续决策应涉及两个变量的权衡。具体而言,可持续需要动态权衡经济发展(资源消耗速度)和环境保护(资源修复速度)。类似的概念也可用系统思考的理论来予以解释,系统思考关注的是系统内不同亚系统变量之间的权衡,以此对可持续进行定义,就犹如为了确保一个水池有满意的储水量,既要保证持续的水量流入,也要控制好水量流出。创业行动处于持续动态变化的环境中,需要决策者动态权衡不同时间点上的混合得失结果,赚取最大利润,因此我们推断,偏好可持续的个体更可能在创业中获得成就。

采纳多样性和多学科指的是构建决策过程中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关系,并能够将社会热点和政策导向纳入考虑,可反映于“环保偏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越发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建立发展生态经济体系,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一政策导向和市场环境下,在创业中具备并且践行环保意识的人,例如制作环保产品、宣传中融入环保导向等,或更容易取得创业成就。

远见思考能力指描绘未来、权衡长期和短期决策的能力,涉及对于短期和长期利益的思考,要能够描绘未来的画面,并能够识别出发展中的风险和机会,可反映于“跨期偏好”和“风险偏好”。由于创业活动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偏好风险的内在特质可能会首先对创业意向产生积极影响,更偏好风险的个体,往往具有更高程度的创业意向。[10][11]无独有偶,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也从侧面反映了闽商敢冒险创业精神的现实价值。有研究表明,“即时决策(improvisation)”的倾向能有效预测创业意向与创业绩效。[12][13]即长计远虑的人更可能取得创业成功。

人际胜任力涉及与团队沟通、合作的能力,可反映于“社会偏好”。社会偏好(social preference)包括合作和公平偏好。尤瓦尔·赫拉利在《智人:人类的简史》中提出,“虚构故事能力”,即传达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信息的能力,是人类有效进行大规模合作的关键,亦是通向食物链顶端的关键。合作促进人类的生存与发展。[14]这提示我们,除了考虑个体自身的决策偏好外,个体在社会层面的人际决策偏好也可能影响其创业成功。组织管理能力被视作创业胜任力的重要维度之一,而公平信息的传递对于组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团队合作的关键。[15]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已有一系列探究创业者取得成功应具备的能力的研究,但主要集中于因素分析的方法建构模型,鲜见过硬的预测效度的研究。而实证研究中大多采用的方法是问卷研究,也不可避免存在社会称许性、共同方法偏差等信、效度问题。考虑到“双创”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互联网+”“创青春”等创业赛事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现象级赛事”,并切实带来了经济效应,达成投资意向等。鉴于此,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本研究将通过生态版的测量游戏和情境问卷,测量风险偏好、跨期偏好、社会偏好、可持续偏好与环境关心等潜在的决策偏好,并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创业项目获奖作为“双创成功者”的客观绩效指标,以各候选决策偏好为预测变量检验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创业项目获奖者的预测效果。

根据上述分析,本研究的假设为:

风险偏好、跨期偏好、合作(公平偏好)、可持续偏好和环境关心能正向预测和区分大学生创业比赛获奖者。

三、实验1:探索各候选决策偏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奖者的预测作用

1.研究样本

招募来自福建工程学院的学生共计140名(平均年龄21.09岁,女性49.3%)参与实验。他们分别来自2个不同的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有75人,物流管理专业有65人。在参与实验的学生中,有9人在该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上通过创业项目(如,当年的“互联网+”创业比赛)获得校级奖项;其他131人未参与该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参与了该项目但未获奖。

2.实验流程和变量测量

被试需要在平板电脑上完成生态版可持续测量游戏(仿真牧场可持续游戏)、生态版跨期测量游戏(仿真继承著作权跨期游戏)和仿真气球冒险任务,并通过电子问卷填答跨期滴定(titration)、跨期匹配、最后通牒博弈问卷以及新环境范式问卷。被试根据其在生态版跨期测量游戏(仿真继承著作权跨期游戏)、生态版可持续测量游戏(仿真牧场可持续游戏)和仿真气球冒险任务中的表现获得对应的奖励被试费,并获得15元作为填写问卷的报酬。

(1)跨期滴定任务。选择任务(choice task)是最常用于测量折扣率的实验范式。[16]为了更加精准地测量折扣率,滴定的范式往往用于提供一系列二择一跨期选择供被试做出决策。本研究所使用的滴定问卷中,被试需要在今天的100元和一系列1年后的X元中做出选择。被试的折扣率将根据其在跨期滴定问卷中的无差异点,基于双曲线模型进行计算。[17]

(2)跨期匹配任务(matching task)。匹配任务也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折扣率的实验任务。[16]在匹配任务中,被试需要在空格上填写数值来让两个跨期选项等价。即被试需要填写“一年后获得的现金数额至少为元时,您认为‘今天获得100元现金’和‘一年后获得现金’有没有差别?”这一问题。被试的折扣率将根据其在空格中填入的数值,基于双曲线模型进行计算。[17]

(3)最后通牒博弈任务(ultimatum game)。最后通牒博弈任务被广泛用于测量人们的合作(公平)偏好,该任务中由提议者(proposer)提出分配方案,而接受者(responder)决定是否接受这一方案,如果接受者选择接受,则双方按分配方案获得对应金额;若接受者选择拒绝这一方案,则双方均得不到钱。[18]本研究中被试作为接受者,面对已经给定的四种分配1 000元钱的方案,来评价愿意接受每种分配方案的程度。

(4)新环境范式量表(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 Scale,NEP)。在测量人们环境关心的量表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是新环境范式量表。[19]该量表用于一般性地测量人们对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看法与评价。[20]环境随着人类的发展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NEP量表被修订为新的NEP(New Ecological Paradigm)量表,其信度的α系数为0.81。[21]该量表包括测量环境关心的5个层面,分别是增长极限、自然平衡、人类例外主义,反人类中心说以及生态危机。洪大用对该量表进行了中国化的修订,共计15个题项,量表信度的α系数为0.708,具有良好的建构效度与区分预测效度。本研究使用的是洪大用修订后的版本。[20]

(5)仿真气球冒险任务(Balloon Analogue Risk Task,BART)。该任务模拟现实中的吹气球场景,测量个体的风险决策行为。[22]在该任务中,被试需要选择吹气球的次数,充气次数越多,被试可获得的奖励数额也越多,但气球越有可能爆炸。被试在该任务中扣掉吹爆气球的轮次之后,其他轮次吹气球的平均次数表征了个体的风险偏好水平,次数越多,则表明个体越偏好冒险。该任务范式已经在多项研究中予以应用,可以生态有效地测量人们真实的风险偏好行为。[23]该任务中校正后的平均吹气球次数指标的重测信度为0.77。[24]本研究中使用的BART任务共计30轮次,每轮次最大可吹气球次数为128次。

(6)仿真著作权跨期游戏。[25]生态版跨期偏好测量工具。在该游戏中,被试需要选择一个作家继承其版税收入。被试每按键一次,则呈现一位更年轻的作家,其选择的作家越年轻,等待的时间越久,获得的版税收入也越高。被试在该任务中扣掉等待时间过久以致超过预期寿命的轮次之后,其他轮次中按键选择下一位更年轻作家的平均次数表征了个体的跨期偏好,即按键次数越多,则表明个体越偏好将来。该游戏校正后的平均按键次数指标的重测信度为0.60,高于传统二择一跨期选择偏好任务的重测信度(0.28~0.38),且具有较为良好的结构效度,和构念相关的长时程跨期偏好的相关为0.23。[25]

(7)仿真牧场可持续游戏。[25]生态版可持续偏好测量工具。在该游戏中,被试需要饲养肉禽肉畜以获取利润。在每轮次游戏中,被试需要权衡禽畜肉重和禽畜消耗饲料之间的关系,即在收入和支出之间进行权衡,从而赚取利润。被试在游戏中获取的标准化利润越高,则表明个体越偏好可持续。该游戏平均标准化利润指标的重测信度为0.45,具有较为良好的结构效度,和构念相关的系统思考问题相关为0.15。[25]

3.实验结果

首先,为了检验各候选决策偏好能否区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创业项目的获奖者,比较了获奖组与非获奖组在各决策偏好测量指标上的得分。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1)在风险偏好上,获奖组(M=37.95)在仿真气球冒险任务中的校正后平均按键次数低于非获奖组(M=41.15),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2)在跨期偏好上,获奖组(M滴定=0.63,M匹配=2.41)在跨期滴定任务中、跨期匹配任务中的折扣率均低于非获奖组(M滴定=0.68,M匹配=3.13),且获奖组(M=8.56)在仿真著作权跨期游戏中的平均按键次数也低于非获奖组(M=9.78),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s>0.05);(3)在合作(公平偏好)上,获奖组(M=12.89)在最后通牒博弈任务上的得分高于非获奖组(M=10.44),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4)在可持续偏好上,获奖组(M=0.78)在仿真牧场可持续游戏中的平均标准化利润显著高于非获奖组(M=0.65),t=-1.95,p=0.053;(5)在环境关心上,获奖组(M=57.56)在新环境范式问卷上的得分低于非获奖组(M=58.58),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以上结果提示我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创业项目的获奖者,相比于对照组而言,或更加偏好长远收益、更加偏好公平合作,但与预期相反的是,并没有表现出更加偏好冒险和更加偏好环保的倾向。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候选决策偏好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创业项目的获奖者只有在可持续偏好上表现出与对照组的显著差异。

其次,我们对测量的不同候选决策偏好的指标得分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跨期选择任务与跨期匹配任务的折扣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27,p<0.01)。其余决策偏好指标得分之间均未探测到显著相关关系(ps>0.05)。而这一结果也为我们进行进一步回归分析厘清了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基于不同的决策偏好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联系,因此为了进一步检验可持续决策偏好能否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成功者,我们进行了二元逻辑回归。具体而言,我们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是否获得校级奖项作为因变量,以生态版可持续测量游戏(仿真牧场可持续游戏)中的平均标准化利润得分作为自变量,生态版跨期测量游戏(仿真继承著作权跨期游戏)中的校正后平均按键次数、仿真气球冒险任务中的校正后平均按键次数、跨期滴定问卷得分、跨期匹配问卷得分、最后通牒博弈问卷得分以及新环境范式问卷得分作为控制变量,并控制性别、年龄、专业等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分析,其中专业变量在进入回归方程前转化为虚拟变量。在控制了以上所有变量后,生态版可持续测量游戏(仿真牧场可持续游戏)中的平均标准化利润得分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校级获奖者(β=5.32,Wald=3.87,p<0.05)(表1)。这一结果表明,在预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校级获奖者上,可持续决策偏好具有良好的增值贡献。

表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获奖学生的二元逻辑回归结果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偏好可持续,而非偏好冒险、偏好将来、偏好合作/公平、关心环保等决策偏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创业项目获奖者的有效预测变量。即在生态版可持续偏好测量游戏(仿真牧场可持续游戏)中的得分表现(平均标准化利润)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创业项目的获奖者。该结果提示我们,越偏好可持续,越可能取得创业成就,成为创业比赛的成功者。

四、实验2:“双创”项目中不同级别获奖者的关键决策偏好实证效度检验

实验1的结果提示我们,可持续偏好可以有效预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奖者,而其他候选的决策偏好并不是创业项目获奖者的有效预测变量。基于以上结果,实验2聚焦于筛选出的、有预测作用的关键决策偏好——可持续偏好,通过收集不同高校的创业比赛参赛者数据,采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奖级别作为创业成功者的绩效衡量指标,进一步对可持续偏好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不同获奖级别的获奖者上存在的差异进行检验,以验证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和生态效度。

1.研究样本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本科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这三种分类,我们分别在每个分类对应的一所高校招募被试。即招募来自苏州大学(本科教育)、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和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的学生共计134人参与实验(平均年龄19.94岁,女性占比35.1%)。在该样本中,有30人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以创业项目获奖,其中获得所在学校校级奖项者15人,获得所在省份省级比赛奖项或国家级比赛奖项者15人;其他104人为未参与该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参与了创业比赛项目但已淘汰者。所有参赛获奖者均有该校公示名单或获奖证书作为创业比赛获奖证明。

2.实验材料和流程

被试需要在电脑上完成生态版可持续测量游戏(仿真牧场可持续游戏),并根据其在游戏中的表现获得对应的奖励被试费。其后被试需要填写问卷,收集其人口统计学变量信息和获奖信息。

3.实验结果

为了检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不同获奖级别者是否存在可持续偏好上的差异,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仿真牧场可持续游戏的平均标准化利润指标上,趋势检验(polynomial contrasts analysis)指出存在显著的线性趋势,F(1,130)=4.04,p=0.047。具体而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赛/省赛获奖者的平均标准化利润(M国赛/省赛获奖者=0.59)高于校赛获奖者(M校赛获奖=0.53),且校赛获奖者的平均标准化利润也高于未参赛/已淘汰者(M未参赛/已淘汰者=0.48)(图1)。对比(Contrast)检验结果表明,获奖组(国赛/省赛获奖者+校赛获奖者)的平均标准化利润边缘显著高于未参赛/已淘汰组,t(131)=1.94,p=0.055,d=0.40。

图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不同获奖级别者在生态版可持续测量游戏(仿真牧场可持续游戏)上得分的差异比较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创业项目上获奖级别越高,在可持续测量游戏(仿真牧场可持续游戏)中的得分越高,即赚取的平均标准化利润越多。

为进一步检验关键决策偏好——可持续偏好能否预测创业项目成就,我们进一步以被试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创业项目上的获奖级别因变量,以可持续偏好为自变量,并控制性别、年龄进行了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生态版可持续测量游戏(仿真牧场可持续游戏)中的平均标准化利润得分可以显著预测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的获奖级别(表2)。该结果提示我们,个体越具有偏好可持续性,越可能在“双创”项目上获得更高的成就。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采用生态版测量游戏和情境问卷的方式,尝试为回答表现出什么样的决策偏好可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成功者这一问题提供实证证据。研究结果表明:(1)可持续偏好,而不是风险偏好、跨期偏好、社会偏好、环保偏好,可以有效预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获奖者;(2)不同获奖级别的创业比赛获奖者在生态版可持续测量游戏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获奖级别越高,在生态版可持续测量游戏的平均标准化利润得分越高,即越偏好可持续。以上结果提示我们,或许越冒险、越偏好将来、越公平或者越倾向于保护环境者并不是能够将蛋糕做大、赚到钱的人,而偏好可持续的人或许才能在创业中拔得头筹,取得成功。

表2 对三校“双创”项目不同获奖级别学生的回归分析结果

(二)理论意义与实际启示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设立旨在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各高校纷纷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并开展创业比赛,但尚未有明确的标准和精确可靠的工具来鉴别与培养创业人才。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使得很多创业训练与竞赛流于形式,不利于创业人才的针对性培养。而在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越来越强调创新与创业的趋势下,我国高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解决的重要课题。[7]为了提高中国高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应关注影响高校创业成功的心理因素,从而进行筛选和培养。

以往研究大多采用因素分析等方式描述创业成功者具备的特征或胜任力,例如偏好冒险、合作等。本研究发现可持续偏好能有效地鉴别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成功,并能够正向预测大学生创业比赛的获奖成果。即在生态版可持续测量游戏上表现更佳,赚取更多利润的个体,更可能是在创业比赛中获奖且获奖级别更高的个体。该结果启示我们,可持续决策偏好,相比于其他决策偏好而言,在判别和区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成功者上具有较强和较为稳定的效力。在未来研究中,可通过追踪研究的研究方式,或引入和控制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来进一步为可持续决策偏好预测“双创”成功提供支持性证据。

在Lans等研究者的研究提出的可持续创业必备的7种胜任力理论模型中,系统思考胜任力是首先提出的一种胜任力。[5]系统思考的胜任力需要人们对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关系进行权衡并维持存量的最大化,其概念契合于本研究中所使用可持续偏好是两个速度之间的权衡这一构念,而本研究所使用的仿真牧场可持续游戏操作理念也是需要对收入(流入)和支出(流出)两个变量的关系进行权衡,以保有利润(存量)的最大化。因此,本研究的结果,即可持续偏好可以有效区分和预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创业项目成功者,为Lans等人的理论模型提供了支持性的实证证据。这也提示研究者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将研究注意从现有的冒险偏好等转向系统性思考,并进一步关注可持续决策偏好对创业绩效、创业意向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根据理论推导,风险偏好、跨期偏好、合作(公平)偏好、可持续偏好和环境关心都可能预测和区分大学生创业比赛的获奖者,但本研究的结果却只支持可持续偏好是“双创”成功者的显著预测变量。其原因可能在于,前人研究大多以创业意向为研究的因变量,例如说探测到风险偏好能预测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但创业意向和实际的创业结果并不等同。而我们的实证研究用的是真实的创业绩效(即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获奖作为绩效指标)。此外,系统思考胜任力,或者说,我们用的可持续偏好,是Lans等人提出的创业胜任力模型中的核心成分,又涉及动态的不同时间点上的权衡,或具有较强的预测性。相比之下,静态的时间偏好衡量(跨期偏好)其能否预测创业绩效,或许要在未来研究中通过进一步增大样本量来予以检验。而有调查研究指出,大学生对于“绿色创业”的理念只停留在较为狭义的概念层面上,尽管大多数受调查学生支持绿色创业,却缺乏绿色创业的实践活动机会,存在知行脱节等现象[26],这或许能为本研究未能探测到环境关心和“双创”成功的相关关系提供解释。由于现有大学生创业项目大多以团队形式参赛,而本研究并没有进一步细分被试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例如是领导者(负责人)、团队成员还是独立申请人,这可能会影响合作偏好的预测作用。此外,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可持续偏好对于“双创”项目获奖者的预测作用效应量较小,因此,对于该结果的理解也需要在未来研究中通过扩大样本量重复实验,控制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等进一步予以验证。

此外,本研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各类生态版的测量游戏,包括用于测量可持续偏好的仿真牧场可持续游戏、测量跨期偏好的仿真著作权跨期游戏、测量风险偏好的仿真气球冒险任务。相比于现有常用的问卷调查研究,生态版测量游戏可以规避自我报告问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简洁稳定的测量指标。本研究的发现或能为识别潜在的高校创业成功者提供可靠的指导,为高校筛选参与创新创业比赛的候选人以及后续创业孵化器/创业园人才选拔提供简洁可靠的生态测量工具,从而有助于改进高校创业创新工作的人才发掘与培养工作,为丰富我国创业教育学的理论成果提供辅助。具体而言,可以在创业项目准备阶段、人才遴选阶段和重点人才强化培训阶段和评估阶段引入可持续测量游戏,从中识别具有高创新潜能的候选人来重点培养和关注,以期深化大学生“双创”项目的活动效果,并推动具有创业意图的学生真正进行创业实践活动。

而本文研究结果或对于缓解当前创业实践中存在的“高失败率、低创新潜力”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3]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不如预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更多地关注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而当前主要的教育形式还偏向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有研究者指出,创业教育作为创业支撑的因素之一,会增强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创业能力认知,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创业动机。[27]此外,在培养创业精神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创业技巧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而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偏好可持续或是影响创业成就的关键决策偏好。由此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创业教育中,一方面在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体系中可以融入可持续相关课程,教授系统思考等动态平衡的知识理论,以增强大学生对于创业这一活动的长远眼光和平衡意识;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创业教育中,也存在学生兴趣度不高的情况,而生态版游戏在测量和评估上都更加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可以作为传统创业课程教学之外的辅助性工具,或能有效提升创业大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在参与教学的模式中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研究所使用的这类生态版的测量游戏规避了自我报告问卷可能存在的社会赞许性、个人理解偏差等问题,具有生态性和简洁性的特点,然而,目前这些生态测量工具还仅仅是单机版,只能在平板电脑上施测,限制了收集样本的规模。同时,基于每年一所高校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奖的人数不多,因此导致了招募目标样本的困难。未来研究可考虑将生态版测量游戏制作成网络版,进而方便在不同高校进行大规模施测与应用,从而为重复验证、进一步探索创业成功者所表现出的决策偏好提供基础。

有研究者指出,创业行动的目的不仅仅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责任的部分,例如当前的关怀组织、亲社会动机和创业者的幸福感等。本研究所选取的创业成功的客观衡量指标是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通过创业项目获奖,在未来研究中可考虑将“创业经济回报、创业者心理成功、社会影响力”[28]等作为创业成功的标准。此外,本研究是一个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仅仅提供了相关性的证据,未来研究可考虑进行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探究创业起始阶段创业者表现出的决策偏好能否预测后期的创业成功,从而为关键决策偏好预测创业绩效提供关系性的证据。

猜你喜欢

获奖者胜任双创
诺贝尔奖垂青气候科学,不仅是获奖者的成功,还是更多人的成功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第二届“刘征青年诗人奖”获奖者巡展
第二届刘征青年诗人奖获奖者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第二届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奖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