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河内塔游戏推广的教学研究
2021-02-06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李溪小学张升添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李溪小学 张升添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11 页游戏——河内塔游戏(又名汉诺塔游戏):(如图1 所示)你能借助②号杆把①号杆上的珠子移到③号杆而不改变珠子的上下顺序吗?最少移动多少次?移动规则是:每次只能移动1 个珠子,且大珠子不能放在小珠子上面。如果①号杆上有4 颗珠子呢?
图1
这个游戏问题,①号杆上有3、4 颗珠子时,学生通过真实的游戏容易明白、理解。为了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这个问题深化,在课堂数学教学中,把这个数学游戏问题推广到①号杆上有5、6、7、…、n颗珠子的情况。这样就将游戏变为数学问题,真正体现数学游戏问题,借此问题对学生渗透“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
设①号杆上珠子颗数为n,为了下文表述方便,记游戏的最少移动次数为f(n)。四年级学生初涉的抽象知识不易理解,教师要多举例说明,本文着重研究这一游戏问题的规律的课堂数学教学方法,在课堂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数学游戏问题的一般规律:f(n)=2×f(n-1)+1。
首先,当①号杆上珠子颗数n=1、2 时,学生尝试操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珠子移动的最少次数f(1)、f(2),容易理解f(1)=1、f(2)=3。
其次,当①号杆上珠子颗数n=3、4 时,学生探索珠子的移动最少次数f(3)、f(4)。一部分学生理解f(3)=7、f(4)=15,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这时教师要实际操作移动珠子,让学生明白怎样操作移动珠子,从而理解f(3)=7、f(4)=15。
(1)当n=3 时,一定要经过如图2 所示的移动操作,上一步的移动操作如图3 所示。
图2
图3
而由图1 的①号杆上面的两个较小珠子经过f(2)步移动操作得到图3,再经过一步移动操作得到图2,再把图2 的②号杆的两个珠子经过f(2)步移动操作得到图4。
图4
由此得到当n=3 时,最少移动次数f(3)=f(2)+1 +f(2) =2×f(2)+1=2×3+1=7。
数学教学中,有些学生不明白图1 的①号杆上面的两个较小珠子经过f(2)步移动操作得到图3,教师要动画演示或实操演示:
图5
由此可见,由图1 经过f(2)=3 次移动操作得到图3,实际是把图1 的①号杆上面的两个较小珠子移动到②号杆,故移动操作次数为f(2)=3。移动过程如图5。
同理,由图2 经过f(2)=3 次移动操作得到图4,实际是把图2 的②号杆上的两个较小珠子移动到③号杆,故移动操作次数为f(2)=3。移动过程如图6。
图6
(2)当n=4 时,由图7 经过f(3)=7 次移动操作得到图8,实际是把图7 的①号杆上面的3 个较小珠子移动到②号杆,再把图8 的①号杆上的大珠子经过1 次移动操作移动到③号杆,得到图9,再由图9 经过f(3)=7 次移动操作得到图10,实际是把图9 的②号杆上的3 个珠子移动到③号杆。
图7
图8
图9
图10
由此得到当n=4 时,最少移动次数f(4)=f(3)+1 +f(3) =2×f(3)+1=2×7+1=15。
最后,一般地,①号杆上有n颗珠子,至少经过f(n-1)次操作移动,把①号杆上较小的(n-1)颗珠子移动到②号杆;再把①号杆上最大的珠子经过1 次操作移动到③号杆;再经过f(n-1)次操作移动,把②号杆上较小的(n-1)颗珠子移动到③号杆上。由此得到:f(n)=f(n-1)+1 +f(n-1)=2×f(n-1)+1。
这样,借此问题对学生渗透“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