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对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
2021-02-05
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昭通 657000
胸腰段脊柱骨折属于常见的脊柱创伤,是因为间接或直接外力导致脊柱受损所致。胸腰段脊柱骨折主要患病群体为青壮年男性,然而老年人因为骨质疏松,发生骨折风险较大,致使老年群体中有不少人发生胸腰段脊柱骨折。本文分析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0 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入选标准:经过X 线与CT 检查确诊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知情。排除标准:伴身心障碍、精神异常者;有手术禁忌者。此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观察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62-82 岁,平均(72.3±3.2)岁。对照组男20 例,女10 例,年龄63-78 岁,平均(70.5±3.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选择全身麻醉,在受损椎体正中部位行纵向切口,尺寸10cm,进针位置选择在横突中线与关节突外侧相汇部位,借助C 型臂,把椎弓根螺钉置入,让受损椎体恢复到正常高度,运用合适椎板降低压力,于椎弓根部位打孔,把终板复位并置入,固定异体骨小块,把横连安装好,恰当留置负压引流管,缝合伤口。
对照组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于全身麻醉下实施气管插管,选择患者受伤椎体后正中部位行纵向切口,大小为10cm,明确椎弓根的钉入位置,利用C 型臂的透视,把椎弓根螺钉拧入其中,撑开椎弓根,让受损椎体恢复到正常高度。
两组术后都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半个月。术后2~3 天拔掉引流管,术后大约13d 拆线。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脊柱指标变化情况,包括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Cobb’s 角。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脊柱指标变化情况
对比两组治疗前脊柱指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相较对照组,观察组的脊柱指标水平更优(P<0.05)。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脊柱指标变化情况(±s)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更低于对照组(P <0.05)。表2。
表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n(%)]
3 讨论
对于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其生理功能衰退,免疫功能降低,同时许多患者伴有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率大大增加,严重降低其生活品质。如果使用保守治疗,极易导致压疮、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产生,影响预后。就合并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来说,因为骨痂生长迟缓,患者又丧失大量骨量,加重骨质疏松症,严重影响治受伤椎体治疗。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此术式可以较好压缩卧床时间,尽早开展功能训练,减少术后不良反应风险。此术式还可以防止老年患者出现肌肉萎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然而此术式存在不足:无法较好修复骨小梁,术后发生椎体内空隙机率大,破坏脊柱早期稳定性,进而影响后期骨折愈合,并有出现骨折再次塌陷的可能。所以,在此手术治疗前提下,再行椎体成形术治疗。
椎体成形术是微创手术,它的特点是创伤小,不会太过疼痛,在依靠前柱支撑,增强受伤脊柱的强度。此术式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可以有效弥补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的缺陷,在发现受损脊柱产生内空腔时,将骨水泥注入其中,防止施压,置入异体骨小块可以较好填充椎体内空隙,增强受伤脊柱的支撑力度,提高疗效。
本研究,相较对照组,观察组的脊柱指标水平更优,且不良反应率更低(P <0.05)。
总结,运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可以较好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