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区域游戏中幼儿自主性的培养

2021-02-04董雪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自主性规则区域

董雪

自主性是一个人对自身行为意识与自我调控的能力,幼儿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主动去做该做的事情,通过自发的活动获得发展,如何培养幼儿自主性,心理学和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心理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来源于活动,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在活动中与外界产生影响,因此,自主性的培养与游戏活动息息相关。

幼儿园区域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幼儿年龄特征和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用游戏的方式创设情境,幼儿可以个人或与同伴合作,按意愿自主选择材料、通过操作实践、自主学习,获得游戏般体验的同时,从而培养幼儿的兴趣和自主能力,获得情感、认知、及社会交往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区域游戏能够使幼儿学习形式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动脑、大胆操作。不仅很好的促进和发展了幼儿的自主性,也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 “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自主性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会有所提高,对幼儿一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现状分析

区域活动能提供给孩子们更多的个体活动空间,在活动中幼儿能按照自己的兴趣与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或玩法,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操作、体验、感知、学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游戏规则的制定,还是教师预设的比较多,幼儿参与的较少。只有使幼儿完全参与到创设环境、投放材料、制定规则等多方面,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主游戏,从而提高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合作性、创造性。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既让孩子有了充分自由游戏的空间,又给幼儿创设了自主性探索发展的舞台。

二、区域游戏中,幼儿自主游戏存在的问题

(一)在区域游戏中教师预设太多,幼儿参与太少

很多幼儿园,在开学前期教师就已创设好区角,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幼儿来园后都是直接在教师创设好的区角进行游戏,幼儿失去了创设区角的机会和主动性。一些材料幼儿感兴趣,参与性强。但一些材料会在区角放置很长时间,却没有人来玩,因为没有幼儿的参与创设,所以幼儿对材料不感兴趣,更谈不上自主游戏了。

区域活动的时间往往会规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幼儿不能主动去选择,有时幼儿的游戏正在兴头上,可是时间原因不得不中止游戏,破坏了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致,生成活动也就无法深入进行。

(二)缺少自主生成游戏的有效引导

区域游戏中幼儿自主性生成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教师如果在这时不能敏感的察觉幼儿的需求,或者游戏中材料的缺失,幼儿可能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教师也就无法判定其是否蕴含着内在的教育价值,无法促进于幼儿的发展。

(三)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规则和幼儿自主性无法兼顾

为了保障区域活动有秩序的开展,教师常常会制定许多规则限定幼儿的行为。尤其是为了防止游戏中产生各类纠纷,教师往往制定出材料的多种玩法,在教师指定的规则中,一切都是“有条不紊”,幼儿之间也不需要协商和解决问题,幼儿在游戏中缺少了创新和自主性,幼儿是在被动的接受安排,一旦离开 “高控”,幼儿就会违反规则。

三、实施策略

(一)鼓励幼儿成为区域创设的参与者

1.幼儿参与创设自己喜欢的区域

结合区域活动的开展,让幼儿自主装饰各个区域的背景墙。如,在阅读区的活动中,很多幼儿反应图书被丢的到处都是,很多书都混在了一起,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原因,幼儿说应该给图书分类,找一些小盒子分类摆放。在阅读区看书的彤彤走过来对老师说:“老师,我觉得益智区的小朋友总是在说话,”教师鼓励与全班幼儿思考对策,一位幼儿说:可以在美工区和阅读区之间建一面墙,另一为幼儿说:“可以在墙上画上请勿打扰、小声说话等标志”。幼儿积极地表达出建议。孩子们一起创设了阅读区的背景墙,阅读区变得温馨而有创意。

美工区材料的收集也是遵循幼儿主动参与创设的原则,幼儿将废旧纸盒、卷纸芯、纸盘、瓶盖收集起来,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加工、装饰,即增添了幼儿参与的兴趣又培养了环保意识,可谓一举两得。

2.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游戏的时间和场地

在区域活动结束后,有的幼儿会说:“老师,我还没有画完”,还有的幼儿游戏正玩的兴起,在活动点评中,我将这些问题抛给幼儿,孩子们纷纷想办法,在讨论中我们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和规则。

除了每天固定的区域游戏时间,还可以自自主选择时间及场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如,来园时间比较早就可以先进行选区计划,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游戏,先吃完饭的幼儿,入厕、饮水过渡的环节中,幼儿都可以选择适宜的角落继续进行游戏。幼儿自己制定了餐后自选区域游戏的规则:游戏时要说悄悄话,不能影响到没有吃完饭的同伴,收材料时要放回原处。为了自己游戏的需要,幼儿制定了规则,当幼儿能够自觉执行游戏的规则时,也说明幼儿的游戏行为从自发性走向了自主性。

(二)在游戏中鼓励幼儿自主生成新游戏

幼儿在游戏中应有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的权力与可能,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更多的作用应该是观察幼儿,观察幼儿对什么感兴趣,观察幼儿对材料的使用情况,与同伴的交往及存在的问题,考虑应在哪些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发展自主探索的能力。

(三)在规则性与自主性之间寻求平衡点

幼儿作为游戏者可以自己选择决定玩什么材料”“怎么操作”“与谁合作玩”,在游戏中发挥自主性,这种自主让幼儿感到愉悦并产生自信。但是,游戏也是有规则的,幼儿在规则的允许中自由创造。

1.幼儿积极参与区域规则的制定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规则的指定,为了满足游戏的需要,提前与幼儿商讨每个区的进区规则,或者在幼兒游戏时,教师将观察到的问题在点评时拿出来与全班幼儿讨论,通过集体协商,建立了大家都能认同的共同约定。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发现新的玩法,指定新的规则。

2.教师观察幼儿,适时介入

教师应该让幼儿去自主的选择,自主的参与游戏,在发展幼儿的自主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的有效引导,当幼儿确实因本身经验能力局限,探索活动难以继续时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当幼儿的活动影响到其他幼儿时教师应以游戏形式介入正面积极地引导,当幼儿有了创造性的行为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发现,并给与鼓励。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幼儿能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大胆创新,在游戏中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活动中扮演好游戏的观察者、支持者,将机会还给幼儿,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在游戏中协调好规则性与自主性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自然介入、积极引导,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自主性规则区域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分割区域
擦桌子
让规则不规则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不如吃茶去
区域发展篇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