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体育课与劳动教育实践的路径

2021-02-04谢福船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创造性体育课劳动

谢福船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提倡“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丰富了我国劳动文化内涵,马克思的绿色劳动主义教育体系理论也因此得到了丰富。“创造”已经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在新时代的一声强音了。关于对从事劳动的人之教育必须是在实际具体的活动中给予相关教育。劳动实践是一种自然面向真实的自然探索实践活动,是通过人类亲自努力的一种自然实践劳动过程。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课 劳动教育实践

劳动平等教育目的是什么?记得马克思曾经说过:“未来的教育对于所有儿童来说,把智育、体育跟劳动互相结合起来,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唯一为全面发展之人提供了机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互的结合”这既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教学原则,也是党和国家一直坚持的重要教书育人基本原则之一。加强学生劳动道德教育既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一、构建劳动课程序列

这一系列的建立,应遵守分层推进的基本原理,在学生的最近地方有计划、有规律地设置劳动实践系列。具体地说,在小学一二年级,劳动实践主要是“为己”,就是解决一些基本生活所需的劳动能力,培养独立自主的行为习惯和自我意识形态;在小学三四年级,劳动实践主要是“为他”,引导学生参加家里、学校的一些劳动,从而培养他们为别人服务的合作观念;在小学五六年级,劳动实践则主要是“为社会”,重点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上,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公德心;初中阶段,劳动实践就应该从服务性劳动到创造性劳动,在巩固家务劳动和公益性劳动的基础上,一步步引导他们开展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其创新的意识;到了高中阶段,劳动实践就应该在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提高到科技水平和科学思想了。

二、构建劳动实践序列

这一系列建立,应遵循分层推进的基本原则,有规划地安排劳动实践项目。在小学一二年级,劳动实践主要是以“为自己”,重点解决基本生活所需的各种劳动能力;培养独立自主的行为习惯和意识形态;在小学三四年级,劳动实践主要是以“为他人”,引导学生既要参加家里的劳动,也要参加学校的劳动,从而培养学生对他人服务的合作意识;在小学五六年级,劳动实践主要则是以“为社会”,侧重于公益工作实践、培养社会的公德和民心;在初中阶段,劳动实践从服务性的劳动向创造性的劳动发展,在巩固家庭劳动、公益劳动等基础上,一步步诱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其创新的意识;到了高中,劳动实践就应该在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提高到技术水平和科学思想为主。

三、坚持教育和勞动相结合的基本方针

以课程化实践为主,加强教学意识,建立班程序列,形成教学理念,在与德育、智育、运动和美教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全面育人,培养新型“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人才。合理的劳动教育不会抹杀其他各种教育形式的活力,而是将其他各种教育形式结合在一起。劳动是以“真”为基础,以“真的、善的、美的”为目标,引导他们在劳动过程中得到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从而开拓和创造生命,美化来之不易的生活。

四、“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是体育学科课程设计须的坚持

其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创造一种美好的环境来陶冶他们情操,发展各种能力,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使他们保持健康正常的心理素质。例如,在一个游戏中创设情景,让学生既体验到森林的美丽,也给他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先来“草地”环节,然后让他们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嬉戏,从而调整身心,最后让他们来河边玩“捕鱼游戏”,不但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也取得了极好的成绩。

结论:

通过实践,充分利用劳动创造来创设体育场景,激发学生爱好运动, 从而促进他们在身体和健康上的发展。从而逐步循序渐进地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从劳动中发觉创新思想、潜力,最终达到改善体育课所能达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位论文库

陕西省农村小学生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基于陕西省扶风县的调查学位论文库

创建体育自主课堂的策略学术期刊库

猜你喜欢

创造性体育课劳动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体育课上的“意外”
热爱劳动
讨厌的理由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