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能力培养,彰显学生主体
2021-02-04戴悦
戴悦
【摘 要】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计算应是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与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逐步形成数感。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计算与应用割裂开来,由此可见,计算教学实乃小学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基于“能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这个教学目标,笔者在这方面做了几点初浅的尝试。
【关键词】 计算情境;算理算法;灵活;习惯培养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个人计算能力的高低,是其思维敏捷度和灵活性在计算方面的体现,反映了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高低。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同时,为后续更好地学习数学及相关学科奠定基础。基于此,赫尔巴特认为:计算是一切确定知识的开始。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就成为广大教师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创设计算情境,转“外驱”为“内需”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实际生活着手,创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从现实生活中去抽象出数学模型,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生成、完善的整个流程,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自然也不例外。
例如,在学习公倍数这课时内容时,教师安排了这样一个趣味问题导入新课:有一箱蜜蜂,每天辛勤地采蜜。但是,它们归巢时蜂拥而来,就会拥挤碰伤。为此,蜂王伤透了脑筋:“我得想个好办法呀!”终于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妙招:它把所有的蜜蜂分成三群,第一群50分钟归巢一次,第二群60分钟归巢一次,第三群70分钟归巢一次,这样真的避免了踩踏事故的发生。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别着急,答案就在今天的这节课里(兴奋起来)。在课的最后,探讨发现50、60、70的最小公倍数是2100,2100分钟=35小时,所以这三群蜜蜂在一天24小时内根本没机會碰面。首尾呼应的问题情境模式,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计算知识找到了用武之地。
二、注重过程引导,转“思路”为“思维”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必然需要学生尽可能掌握丰富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计算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计算方法的传授,鼓励一题多解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去不断探索全新的计算方法,并根据教学实际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例如,选择题的计算,并非需要完全计算问题的标准答案,而是可以综合利用代入法、排除法以及数形结合法等,提升解题的针对性,上述方法则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掌握、巩固。对于类型较为特殊的计算题而言,教学过程中需要鼓励学生去进行创新,尽可能防止解题思路固定的制约。当然,估算作为计算的前奏,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在执教《估算》一课时,安排了故事“曹冲称象”。课堂中,学生在“估大象的体重”问题时出现了多种估算的方法:“大估” “小估” “中估” “调凑估”“四舍五入估”。面对着多种估算方法,吴老师并没有及时评价,而是引导学生在与“准确值”的比较中反思自己的估算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从而推动思维的发展,提升思维的活跃度。
三、潜心挖掘方法,转“习惯”为“技能”
从小学生学习情况来看,发生计算错误的大部分原因均在于计算过程中存在疏忽,究其主要根源在于小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是否能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对提升计算能力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教师来说,每堂课新知探究完成之后,应当尽可能尝试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尝试使用多媒体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去回顾计算的方法,掌握正确的计算流程。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引导学生将自己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记录下来,并针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还要定期收集学生的错题集,然后选择其中的典型错题,通过多媒体进行重点展示,引导学生共同去分析错误、避免错误。长期坚持,定能将其转化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从而不断完善、不断优化,有效促进学生计算技能的不断提升。
总而言之,数学计算能力不仅仅是学好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一项终身受用的重要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重大。这就要求教师以教材为依托,有效地运用策略及方法,帮助学生建构算法,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计算速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练习,最终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春仙.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助推计算教学[J].亚太教育,2019(08):125.
[2]王陇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学周刊,2019(2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