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21-02-04高俊波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精神课堂教学教育

高俊波

一、破傳统观念,强化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就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教什么和怎样教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使学生的发展适应教什么和怎样学。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与创造性的发展。三是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尤其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的方法,启动创新思维,然而传统的教育思想把人们的大脑看成是一座知识宝库,思维限制在老师设定的框框内。另外,学校的有些规范,严重地束缚着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教育学家告诉我们,创造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密切相关,长期服从的人根本不会有创造性,只有“奴性。”正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我认为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生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学生真挚的感情和真诚的自信,它养成学生驯服的性格。”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新,锐意创新,以科学求实的态度,不断用新的思路,新的视角来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要创设新情况,让学生多一些探索

教师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的课堂教学情境,用现代教学理论统摄课堂教学。故而,应在教学实践中有力创设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营造和谐相长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好学生主体的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是“导”和“演”完美结合。我国长期以来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仅仅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万千处于被动的位置。“这种教师中心”的教学方式割裂了知识与经验的内资联系,不能很好地从学生经验出发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未来接班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再也不能固守原有的教师中心的做法,必须站在学生中间,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师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构建共同探讨真理的伙伴关系:解惑功疑的使用关系;指路导行的益友关系。要尊重每个学生,像教育家魏书生一样:“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一个宏大的世界,承认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智慧,大力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主人。”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这样学生才会信任教师,乐于表露内心思想感受,形成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健康发展。

(二)是设计精巧的教学结构和运用现代高效的教学手段

优化教学环节,在每个环节中都注入创新之水,环环紧扣,环环相接,珠联璧合,浑然一体。根据信息学的理论:“课堂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个信息的传输,反馈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时教师从教材检索信息后,单向灌输给学生。而今,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电视录像演示蹲距式跳远的慢动作,从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学生观看后,学生觉得跳运的动作好像是在空中飞跃,课堂激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全面领会了跳远的全过程。

(三)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营造创新氛围

人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但如果教育不当。其结果就会相反,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维感情、意志、情绪等熔化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是开发人的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学生个性不同,譬如上体育课脱衣服搁在别人的衣服上面,而大度的同学则不计较这些,诚实的孩子在游戏失败时,总自觉举手示意,责任心强的学生搬运体育器材时,从哪儿搬,放回哪儿去,而办事马虎的学生则胡搬乱堆,如此等等,教师一经发现,就应该抓住不放,坚持从正面入手,循循善诱,做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

(四)注意开发学生情感智力,培养创新品质

所谓情感,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在人的创造活动中,这些因素能起到启发、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偿等重要作用。

体育教学一般都是在操场上进行的,且以身体活动的形式出现,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来妥善处理偶发事件,而且要关于及时抓住偶发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

俗话说:解铃人还需系铃人。“体育课时,学生之间或小组之间出现纠纷,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解决矛盾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例如:有一次做游戏时,突然有两个小组争吵起来,相互指责对方犯规,几个激动的同学指手画脚几乎要扭到起来。其实,我发现双方都有犯规的。但我佯装不知,对大家说:“这件事是因老师疏忽造成的,我顾这一头,顾不上那一头,是不是请同学担任这一头的裁判。我对这位同学说”裁判要公正无私,你能做到这一点吗?”他点点头,我对大家说:“裁判是赛场上的法官,你们能听他的裁判吗?”同学们齐声回答“能!”游戏继续进行,气氛紧张热烈而又秩序。

三、最后广开渠道,培养能力

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我们要依据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力争做到:解放学生大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去做;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去说;解放学生的时间,让其自由发展,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诸方面的能力:

(一)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进行创新的教育

(二)是在校园内建立体育组织,开展体育活动

(三)是组织各项比赛,有设施,有场地,因此说创新教育在体育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

未来社会千变万花,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及时鼓励,要像珍惜玫瑰上的露珠一样,珍惜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增加创新意识,千锤百炼,内化为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精神课堂教学教育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拿出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