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知识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021-02-04路羡玮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盒里皮球平均分

路羡玮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稿)》的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设计时,力求活跃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最大限度的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活泼、乐学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整个课堂活动中都能够处于适度紧张状态,认真动脑思考。因为“多想才能出智慧”,所以在备课时就要站在思维分析的高度来钻研教材,力求有效地结合教学内容,坚持运用“靶向意识”,注重展现知识形成过程和思维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一、让学生发现规律,注重知识形成过程

学生在课本上看到的大都是思维的结果,即定义、法则、公式等数学结论,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使结论活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探索、推断、尝试、验证这些结论是怎样得到的,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不断掌握思维的方法,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就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机会,穿针引线、正确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真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才能有所发现,而由学生自己发现的规律及获取的数学概念和结论才是深刻的、有价值的。

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帮助熊猫兄弟分竹笋,提出问题:“10个竹笋分两份有几种方法?”学生利用数的分成找到五种方法,1、9;2、8;3、7;4、6;5、5。哪种方法每份分得同样多?从而得出“平均分”的概念。“怎样才能平均分呢?大部分学生是利用数的分成(10可以分成5和5)得出平均每份是5。这时老师拿出一袋皮球请同学们平均放在两个盒子里。有的学生说倒出来数一数才能分,老师随即提出不倒出来能平均分成两份吗?这时同学们都兴高采烈、跃跃欲试,最后都同意每次从袋子中拿出2个,每盒各放一个直至分完。“为什么这样分能够平均分呢?”“因为按份分,每份才能分的同样多,所以能够平均分”。如果要放在3个盒里呢?“每次拿3个皮球分别放在3个盒里,直至分完”。4个盒呢?(略)怎样确定每次从书包中拿几个皮球呢?“看分几盒(也就是分几份)每次就拿几个”。最后每盒中的皮球数相等,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一份数。袋中有多少个皮球?(12个)我们就把它叫做要分的总数,分几盒叫份数,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12÷2=6(个) 请说一说每个数表示什么?

12÷3=4(个) “÷”表示什么?(略)

12÷4=3(个)

什么情况用除法计算呢?“平均分用除法”“分完每份同样多用除法”“求平均一份是多少用除法”教师点拨:平均分什么呀?“一个数”。谁能把大家的话连起来说一说?经过几个同学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学生能较顺利地总结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12个皮球每盒放3个,可以放( )盒。你打算怎样分?请几名同学到前面分。有的拿出3个按前面的方法一个一个分,可放3盒。有的拿3个放入一个盒里,再拿3个放一个盒里直至分完可以放4盒。两种分法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几经争论,学生最后自己认识到,因为题里要求每盒只准放3个,所以第二种方法对。怎样列算式呢?12÷3=4(盒)表示把12个皮球每3个放一盒,可以放4盒。

请同学们用学具来分:12个皮球每盒4个、每盒6个各可以放几盒?

12÷4=3(盒) 12里有3个4

12÷6=2(盒) 12里有2个6

为什么这几道也用除法?“因为也是平均分”。和前面的方法哪里不同?“这是把一个数按几个一份,一份一份的分,求可以分成几份,也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几,也用除法”。

除法的两种情况就是让学生自己在操作中分析、比较,把思维过程和方法全部展现出来,为以后有关除法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多角度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我力求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积极思考、畅所欲言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上,学生有时可以到讲台前边讲思路边画图,有时由一个同学自己编题再由他指名请另一位同学解答,有时可以分小组交头接耳议论,有时小组之间大声争论。尤其是遇到一题可以有多种解法时,我总是引导鼓励他们,给他们尽量创造交流想法、启迪思维的机会。对那些思路巧妙灵活、解法简捷独特的发言,同学们经常报以掌声和赞美,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地激发了同学们创造思维的热情。同学们的思路有时比老师还要深还要广。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也非常激动和幸福,一定会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赞美和鼓励,班级形成了积极探索、比学赶帮、创新创造的良好学习风气。练习课中我精心设计了這样一道拓展题:青兰高速公路聊城段原计划36个月修完,实际8个月就完成了它的25%,照这样计算,实际比原计划提前几个月修完?我备课时想到了三四种方法,然而到了课堂上,学生却想出了8种方法:

通过多角度思维,学生将整数、分数、百分数、方程、比和比例的知识通过互相融合产生联想,既激发了灵感,又充分体会到探究知识奥妙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良好思维习惯。

注重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既要在备课时精心准备,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开放性的题目,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又要在课堂中因势利导,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活跃的尝试、探究和研讨状态中,这样才会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持久的求知欲,让他们在自主快乐的成长环境中不断享受到获得新知识的乐趣。

猜你喜欢

盒里皮球平均分
动脑
拍皮球
平均分一半
拍皮球
我错了(二)
童年
两种分法
“平均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