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科研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
2021-02-04梁甘冷杜妍张德成
梁甘冷 杜妍 张德成
摘要:在职业教育改革中,教师改革作为关键一环,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针对目前中职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缺乏整体规划、层次单一等问题,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构建了以教研为核心,以科研为方法,“迭代融通型”的教科研共同体建设模式 ——“西锋教科研共同体”,在机制保障和推广策略方面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师资队伍;中职学校;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1)01-0078-06
职业教育要发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提高,都需要牢牢抓住教师、教材、教法(以下简称“三教”)的建设。教师直接参与校本教材编写和教法改革,是连接学生与职业世界的关键,也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升入高职的学生逐年增多,如何保障学生的技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及快速适应高职学习,成为了中职学校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传授技能的教师能否实现懂教善研。为破解中职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种种困境,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打造了“西锋教科研共同体”模式,将问题解决方案与技术更新转化为科研成果,将科研成果植入教学,形成良性循环,以期服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笔者以西湖职业高级中学师资建设模式为例,分析梳理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教科研共同体的逻辑以及西锋教科研共同体的目标、内容及实践,对理性把握师资队伍发展现状有现实意义,为中职学校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一、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其发展质量关系到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平衡,教师的水平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因此,提升中职教师水平是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关键一步。目前中职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较少关注教师个人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中职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尽管国家大力提倡培育“双师型”教师,但“双师型”教师素养的界定尚无国家标准[1]。部分新入职的教师并未接受过职业师范教育培养,同时对职业教育缺乏了解。而在入职后,中职学校对于教师的培养多为在职培训[2],就目前情况而言,多数培训需求缺乏针对性、培训目标呈现模糊性[3]。泛泛的批量培训,效果不如人意,同时此类培训通常是针对某一区域的部分学校,参与者是校内自愿报名或推选的在职教师,即针对教师个人的培训,而非某一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的培训。这对学校内师资队伍整体建设的作用十分有限,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须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从校内培养层面来看,多以学科或专业为界限,划分为众多培养小组,不同专业学科之间交流甚少,缺乏跨界合作的大局意识,甚至有时因特色专业建设或专业热度提升,造成某些专业极强或极弱的两极分化现象。“合理的培训体系结构本质上是通过联系、渗透、交叉、协作等方式将系统内部及外部要素以科学的方式进行整合,形成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4]。西锋教科研共同体将校内相关的教师聚在一起,打破学科和专业的限制,旨在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较少关注教师的综合能力
教师的在职培训通常集中于寒暑假,为了突出与实践的联系,培训计划中也会包含现场考察、问题研讨等模块,但培训计划的主体是专家讲座[5]。这也意味着在职培训相对注重理论,对实践导向的专业课教师的作用有限。中职教师需要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一定的科研任务,如何将教研与科研平衡甚至融合,也是中职师资队伍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讲座式培训难以兼顾中职教师的实践需求,阻碍了中职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职业教育教师和普通教育教师的本质不同在于职业教育教师的跨界性[6]。这种跨界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的跨界,也是本学科本专业与其他学科专业的跨界融合。从课程导向而言,职业学校需变革单一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结构,探索满足学生多元生涯发展需求的课程结构[7]。而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则需要教师运用综合能力,在教研与科研之间找到适合学生多元发展的课程结构。因此,全面推进教师的教研和科研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势在必行。
(三)较少关注质量保障
教师的培训不能只在校本,更需要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的成长需求。校本课程、校本教材作为中职学校教师的科研项目在大量展开,但课程效果如何评价、教材的质量如何保障成为实践中的一系列难题。中职教师开发的校本教材,往往是教师联系出版商自行出版,使用主体以自己班级的学生为主,质量难以保障。中职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仅仅校本层面自我评价不利于教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师培养过程中,还需借助第三方评价机构及与学校合作的企业行业的评价。中职教师有一部分来自职教师资培养院校,而我国目前职教师资培养中出现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严重脱离现象[8],不但使得职教师资质量降低,还会在新教师成长中忽视企业行业参与,严重影响中职师资水平的提升。质量保障中教学诊改作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很容易被淡化或忽略。教学诊改承担着完善教学、查缺补漏的任务,是对教师的考察,不可或缺。因此,把质量保障作为师资建设的重要环节,将有效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的效率。
二、西锋教科研共同体的逻辑、目标与内容
针对以上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的不足,西湖职业高级中学开创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西锋教科研共同体”模式,教学、科研两手抓,相辅相成地促进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在培养教师综合能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方面起到良好作用,为提升中职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一)西锋教科研共同体的逻辑
“共同体”的德文原意是指共同生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及对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9]。李兴洲,王丽指出“共同体追求的是一种价值观的趋同和行为目标、组织目标的一致,也即“志同道合”的观念和行为团体”[10]。西湖职业高级中学的“西锋教科研共同体”是建立在教師对职业认同感、责任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提升目标上[11]。建立共同体解决了传统师资培养中单打独斗、难以持续推进的难题。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容易遇到两个难题:第一,缺少从合格教师向专家型教师成长的驱动力。在新教师逐渐成长为成熟教师后,不少教师止步于此,由于自身原因和缺乏环境的积极影响,很难继续成长为专家型教师,但职业教育更加需要能钻研的专家型教师。而共同体的建立帮助各阶段教师积极组成团队,有学者指出人际工作资源对教师工作的投入感影响最大[12],环境的积极作用助推教师完成能力与素质的大幅度提升。第二,缺少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路径和载体。不少教师成长止步不前,甚至因为长期脱离学习环境,导致观念落后,教学行为倒退。有调查表明学校工作资源,即硬件设备、学习机会、合理的规章制度等对教师活力的影响力最大[13]。因此,必需的路径和载体是保障教师发展的前提,而教科研共同体的建立能够为教师提供平台,为新老教师的成长提供丰富路径和载体。
(二)西锋教科研共同体的目标
教科研共同体是以教研为核心、以科研为方法、有共同愿景的教师组织。目前,中职学校的师资建设多将教研与科研分开进行,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建立教科研共同体将校内外资源进行整合,也解决了理论与实践错位的现象。为将教研和科研紧密联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匹配,西锋教科研共同体设定了点、线、面三个不同维度的目标。
首先,点级目标是要完成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为此建立了以教科研共同体为特征的工作室,得到一支“四能”教师团队。共同体成员由一个核心三个层级构成:一个核心是指工作室负责人;第一层级是指具有10年以上教龄,有较为丰富的教科研经验,且教学风格特色鲜明的教师;第二层级是指具有6~9年教龄,有科研成果,参与过课程开发,且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第三层级是指具有3~5年教龄,有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经验,获得过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项的教师。同时以工作室的形式培养出“四能”教师,即能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职业教育特征进行教学设计,形成教学风格;能根据学生学习差异性,进行有效指导;能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开发课程或产品,对教学进行科学研究;能不断突破,进行教学创新,完成自身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其次,线级目标即构建“研究项目+课程组”教科研共同体发展的有效载体,由多个“四能”教师以教学法的研究项目和课程开发为载体,立足课堂教学,将课程设计、教法研究、学法研究以项目的形式展开,培育有特色的教学法。同时,针对中职生职业发展需求,在文化课和专业课中开发学校课程、企业课程和融合课程,组建不同类型的课程组,将教学法研究、课程开发研究结合起来,有效推进教科研共同体的发展。
最后,面级目标则是要提升教科研共同体辐射效应,带动更多教师发展。以教科研共同体成员为核心,在校内形成教法研究和课程开发氛围,共同体成员可以成为研究项目组和课程组负责人,形成更多的组级共同体,推动学校教学科研的整体提升。学校借助公众号推广教科研共同体的运行模式,以杭州市中职教科研共同体之江片区为支点,通过课堂教学展示、课程设计交流、课题研究切磋等方式,发挥共同体的辐射效应。
(三)西锋教科研共同体的内容
教科研共同体集中地展现了教师成长的共同愿景,是在综合不同学科、不同层级教师的基础上,将教师成长的重要通道打通,开启多向性发展的师资建设模式。与传统的教师成长模式不同,积极、高效和流动是西锋教科研共同体的重要标签。西锋教科研共同体根据不同成员的特点制定了分层目标与发展方案,打造了以“迭代融通型”“双核四驱式”两种发展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教科研共同体,同时以开发学科校本课程、企业实践课程和专业融合课程为途径,夯实教师发展,成为共同体模式。
1.“迭代融通型”教科研共同体
“迭代”是指该共同体具有多层级的特征,教龄从3年至20年,共同体内部构成帮扶体系,同时,各共同体成员可以带着项目成立各自的研究組,形成以教科研共同体为核心的迭代教师研究团队。“融通”是指该共同体具有学科融通、动态角色的特征。来自不同学科的共同体成员形成碰撞,有利于站在学科融通的维度上进行学科、课程、专业的建设。尽管有三个层级的成员,但基于能者为师、新手成长的理念,成员的导、助、学角色在不同的研究项目中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除校内融通外,还与杭州市中职教科研共同体以及由西湖职高负责的之江片区教科研共同体构成市级、区级、校级三级教科研共同体,进行定期主题交流。
2.开创“双核四驱式”教科研共同体运作机制
“双核”指教学法研究项目和课程开发项目。这是共同体运作的载体,也是共同体成员实现“四能”的基点。“四驱”指四条推动共同体发展的路径:理念驱动、项目驱动、诊断驱动、考核驱动。即用先进的学习论、教学论和职业教育理念引领共同体发展;用教学研究项目作为实践载体,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法培育;用阶段性评议诊断聚焦问题,梳理思路,指导解决方案,提炼研究核心;用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保障愿景和目标的达成。
3.开发学科校本课程、企业实践课程、学科(专业)融合课程
针对职业学校文化课与专业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规律特征来开发三类课程。
一是学科校本课程。以文化课为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文化课融入学生职业发展、人生成长的过程中,开发以学习项目为主的文化课系列课程。如语文“新国学”课程、数学游戏课程、英语学习项目课程、合唱学习课程等。二是企业实践课程。以专业课为主,基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和产教融合工程,整合优势资源,以“潮汐式”课程理念为核心,将引进的企业课程进行教学化重构,或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践课程。如烹饪潮汐实训课程、酒店管理职业体验课程、建筑教学工厂实践课程、电子商务实训课程。三是学科(专业)融合课程。基于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培养,进行不同学科或者专业课程的融合开发。如木艺STEAM课程、建筑专业语文学习项目课程、旅游服务大类专业与电商跨界融合课程的开发。通过以上课程的开发实践,将教科研共同体发展为学校课程研发中心。
4.培育以“学本”为核心的特色教学法
西锋教科研共同体在梳理了共同体成员的教学特色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规律为主线,以“成长”为指向的思想共识的系列特色教学法。通过项目研究、课堂观察、专家诊断、反思优化等环节,对教学法进行培育,提升共同体成员的教学、科研能力。同时,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策略、文化课项目化教学、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学三个方向的研究,使教科研共同体成为学校教师发展的中心。通过搭建线上线下教科研共同体学习推广平台、建立教科研共同体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建设共同体学习资源库、教学研究资源库,并以“思想小品”的形式及时记录学习、研究心得,出版共同体教学法研究手册、课程开发案例集,向校内外推广,形成辐射作用。
三、西锋教科研共同体的保障机制与实践案例
西锋教科研共同体作为理论与实践结合下的中职师资培养新模式,不仅改善了传统师资队伍建设的层次单一、主体不明确等问题,更在教法与课程开发、科研培育、教学创新等方面提供了西锋模式的参考。西锋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充分保障。而目前中职师资队伍的建设普遍存在入职与激励机制不健全、质量保障困难,职称晋升制度不完善,培训目标不清晰,培训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缺少有效评价和管理,跟踪反馈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14]。针对此类问题,西锋教科研共同体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对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例举西锋教科研共同体的成功案例,可供其他院校学习借鉴。
(一)教师培养制度与资源保障
在制度保障方面,学校组织教师通过学校的培训机构参与培训、技能鉴定及考核等工作,获得相关行业技能等级证书,旨在提高本专业教师队伍中技师教师比重。学校积极开展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充分利用行业内的高精尖人才和资源,建立个人专项培养计划,建立一对一的专家指导机制,使专业带头人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保持理念领先、科研水平领先以及组织管理能力领先,从而带领专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绩效方面,以考核制度为依托,设计了针对教师绩效考核的专门制度,将教师的论文、公开课、课题研究等纳入考核评价,将辅导学生参加比赛和社会活动的结果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实施“以奖代训”的绩效考核方案,增强专业教师发展的内驱力。重视师资队伍发展规划,重视专业课、实习实训、职业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培训。针对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学校教师团队制定包含精神和物质在内的双重激励机制,如职称晋升优先考虑,荣誉表彰等,以期提高教师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进而提升现代学徒制实施质量。为保证教师时时能够接受到最好的理念熏陶,学校积极引进优质资源,充分挖掘杭州及周边地区的大师资源,通过外聘授课、实地交流等形式,将传统的工匠精神作为师德师风培养的重要内涵。在一系列的制度保障中,师资水平提升的制度保障最具特色,形成了名师平台、培训平台、实践平台、竞赛平台、科研平台和智慧平台六大师资培育提升平台。
(二)教师综合水平提升的质量保障
除了师资建设中必要的硬件保障,西湖职业高级中学也打造了一套软件保障,即健全的教师考评机制和教学诊改机制。在教师考评机制中,首先,针对整体的学校教师队伍搭建了联合企业学院和“导师库”的拜师平台,帮助教师与优秀技术人员进行结对。同时分层分类设置教师企业实践的内容,设置相应的职业能力测评、实践能力考核,并列入年终考核项目。专业课教师在企业技术骨干来校任课期间需全程跟随,并担任实习实训助手,以便取长补短,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其次,针对导师团队,根据其个人所长和学校现代学徒制推进工作的具体安排,有的作为专家委员会成员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整体规划及学徒出师评定,有的作为外聘专家参与校企合作中的各类科研工作,有的作为教师的“师傅”参与指导专业教学,有的作为兼职教师开展专业教学、实训指导,从而全方位发挥导师团队的引领指导作用。每学年针对各级导师组织一次考评,內容包括导师自评、学生评价和学校评价,并有计划的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逐步建立起相对公正科学的评价机制,从而确保导师团队的持续优良表现。
(三)学科融合项目课程的实践案例
以有三年践行经验的西湖职业高级中学建筑专业“3+2”高三毕业设计展为例,进行学科融合项目组的分析。
实行第一年,每个项目组由不同学科教师带领,各项目主题不同,易脱离学习内容。同时也只能接触到行业表层知识,如logo的特点,色彩的选择等,缺少整体的设计观。第一年的实践经验反映出项目组融合课程缺乏设计,指向性不明,知识整合效果不明显,同时随着职业范畴的扩大,导致了职业特征不明晰等问题。
实行第二年,学校在前一年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室内设计的设计方向,并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设计对象的周围环境,了解屋主的真实需求;加大模型的体积,帮助学生在更为真实的制作中理解设计的要点与原则。但在成果验收阶段发现了一些设计错误,如楼梯的设计不符合人体工程学,民宿设计主题杂糅等问题。这反映出专业课教师缺乏完整的设计师工作实践,容易受学科限制,在项目进行中很难发现自己学科以外的问题。尽管教师已有学科融合的意识,但仍缺少对融合方式的思考。因此,将在第三年加强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
实行第三年的毕业设计展吸取了前两年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试对南浔古镇民宿进行改造。由专业教师为项目组提供民宿平面图,每个项目组分到不同的区域,最后合成一幢民宿。首先,语文教师设计调研报告,教会学生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投放与分析问卷,如何析出要素。其次,由建筑专业的教师负责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把关,判断是否符合设计的需求,是否具有针对性,并和学生一起分析出设计要素。最后,由语文教师布置驱动任务,即云上南浔之旅,帮助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了解当地的文化特征、物产经济。在正式方案开始前,语文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设计出“六大诗人开民宿”的项目课程。要求六个项目组给李白、杜甫、柳永等六个耳熟能详的诗人设计出符合他们特点的民宿方案,学生通过提取不同诗人诗歌中的关键词,并将其具象化,完成了文化融入的关键一步。
西锋教科研共同体的成功经验在于了解了中职师资培养的难题之后,大胆开创新的建设模式,不仅为众多中职院校树立了典范,还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其他中职院校参考。第一,营造积极氛围,带动教师活力发展。积极的工作氛围不仅刺激教师工作积极性,更能帮助突破教师生涯瓶颈。第二,教研科研两手抓,改善理论实践不对称。因部分中职教师自身的素质结构性矛盾[15],其教学与科研任务有时难以兼顾,两者无论哪一方面稍弱,都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不对称,进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打破专业壁垒,多学科碰撞谋发展。社会发展迅速,单纯某一专业存在着一朝被取代的风险,也容易导致教师的思维固化,影响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跨界融合课程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专业人才无处可用的尴尬境地,整合不同专业的思维模式,开发跨学科或跨专业的课程,也将助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并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新思路。
西锋教科研共同体作为一种融合教研和科研,旨在持续培养高水平中职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现有师资建设不充分不完全的问题,提高了科研的实际效用。通过集中现有师资力量,多层次多角度打造阶梯式教师成长方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助力提高中职人才培养质量。教科研共同体模式对于职业教育教師质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师资队伍建设增添了新思路的同时,也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下的学校、行业及企业三方师资整合提供了有效方案,为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此种以成长愿景为前提的师资培养模式,实践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各级教育部门、研究者、学校管理者、一线教师、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合作,协同助推师资队伍建设,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赵丽.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3):93-96.
[2][5]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3]王文静.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实效性欠缺的成因分析及优化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2):18-20.
[4]申文缙,周志刚.协同视阈下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7(4):115-128.
[6]涂三广.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三条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15(2):99-106.
[7]姜大源,石伟平,邬宪伟,等.“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专家笔谈(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5):5-15.
[8]陆宇正,刘晓.建国七十年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J].职教发展研究,2019(3):44-52.
[9]叶海龙.“实践共同体”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1(16):24-26.
[10-11]李兴洲,王丽.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共同体建设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6(1):16-20,25.
[12-13]祝成林,张宝臣.中职教师工作投入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3):80-85,92.
[14-15]刘大军,陈琼珊,杨丽花,等.近5年中职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7):74-81.
(责任编辑:张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