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主题的初中数学线上线下教研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

2021-02-04郭喆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研修命题线下

郭喆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差异,把每堂课教学知识置于整体知识体系中,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等。为更好落实以上建议,结合我区当前数学教学现状,笔者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模式进行实践探索,意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提升我区中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一、基于问题,寻求线下教研新策略

为使研修工作落到实处,使教师真切感受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区大力推进研修方式转型,教师们从以往的听逐渐向体验、参与式研修转变,同时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其一,教师课标研读不够,对课标理念及每一知识要素的要求把握不准,缺乏对知识结构的思考,碎片式教学严重;其二,教师解题技能不足,存在不明确中考命题方向、综合题不会解、考虑问题不全面、计算不准确等现象;另外,课堂教学缺乏问题和活动设计,不利于学生自主实现知识的建构。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摸索出了一套“真题演练—反思问题—研读课标—研讨教法”的研修思路,以促使教师关注中考命题方向,把握重点,提高基础年级教师落实中考基本考点的大局观意识;同时提高教师解题技能,发现问题、反思教学,在任务驱动问题的引领下主动参与课标学习和教材使用,改进教学教法。

二、注重实效,实现教研方式新突破

在针对《函数》章节开展教研活动时,我借助《一次函数》的教学内容,聚焦“反比例函数小综合”的命题特点分析,引导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一次函数的教学教法进行探讨交流,活动过程如下:

(一)教师真题演练,体会命题特点

首先,出示某区初三“反比例函数”模拟试题,教师根据题目要求独立作答,罗列知识要素,提炼思路和方法,体会试题中“如何利用数形结合解决参数值或取值范围问题”的命题特点。

(二)教师研讨,展示分析解法

从教师展示以及后续统计来看,部分教师借助解析式确定C、D两点的横坐标,利用两点坐标差表示两点间距离,从而列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t的取值范围。但是这种解法无疑增加了计算量,且初中学生没有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反而加大了难度和做题时间。从教师的真题演练中可以发现,部分教师对中考命题意图把握不准,没有抓住此类问题的考查本质。

(三)发现本质,反思教学问题

针对教师解题中出现的问题,大家对题目的考查本质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操作发现,利用y=t的直线运动便可以确定t的取值范围,这明显比不等式要简单的多,使教师明确了数学中考对反比例函数小综合题型的命题特点。由此,教师通过反思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中“不会算、不会画、不敢动”的学习现状,发现教学问题,明确基础年级逐步落实图形运动观念的要求,力求让学生敢于动手操作,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四)变式训练,形成教学教法

为使教师更深刻地理解中考命题意图和数学知识本质,引导教师在“变”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在研修过程中,笔者根据上述函数问题出示了以下变式训练:

通过题目剖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界点和界值”的确定方法,使教师对利用图形运动解决函数综合问题的理解更加清晰。在研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明确将函数图象的画法贯穿整个章节教学始终,重视对学生画函数图象能力及综合题边界值确定方法的培养与落实,力求在基础年级提高学生对函数问题的分析能力及实践探究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网络延伸,构建线下线上一体化

网络研修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元性的特点,它可以有效弥补线下研修的局限性。为继续保持教研温度,促进教师课堂落实,继《一次函数》线下教研之后,我又持续跟进了一系列线上研修活动,以落实教研目标,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一)课程推进,确定内容

借助教育云平台,开设初中数学教师研训一体课程《思中考命题意图,促一次函数教学》。结合我区考试数据及学生存在问题分析,找准问题根源,改进教法。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共同探讨确定主题《与一次函数有关的点线运动问题》,希望借助这一教学内容的实施,提升教师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为落实中考函数考查要求奠定基础,确保后续研修的跟进和优化。

(二)针对选题,完成初备

基于《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分析及教学前测数据,围绕教学内容,以教师个人主动探索和设计为主,由骨干教师王某某作为主备和主讲教师完成《与一次函数有关的点线运动问题》一课的初稿设计。

(三)精心打磨,协同备课

结合《与一次函数有关的点线运动问题》一课的初稿设计,组成青年教师研讨小组,分别通过线上协同备课、线下团队研讨的形式开展研修活动,各位教师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在共同研讨、打磨、修改、反思的过程中得以快速提升,逐步形成教育教学与研究学习一体化的研修方式。

(四)网络议课,区域联动

根据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完成课堂实录,全区初中数学教师线上观摩视频课例,交流观课体会及建议。议课之后上传所有教学资源,供教师网上学习和资源共享。通过阶段性活动的开展,汇聚研修智慧,促进优质课堂和资源的生成,促进校间互动和内涵发展,真正达到了提升我区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虽然“线下与线上一体化教研”的方式还在摸索与改進,但更多的教师逐步体会到这一方式显现出的优势及效果。相信随着教师个人专业的发展,必定会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认知基础、积累活动经验,优化思维品质和拓宽数学视野,让数学的核心素养在我们的课堂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研修命题线下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重回线下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ONE⁃M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