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思维导图支持英语阅读教学,提升学科素养的探究

2021-02-04王凤清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学科素养思维导图

王凤清

摘要: 初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在发展学科素养的背景下, 英语阅读教学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阅读能力也是中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将思维导图和英语阅读教学有效地结合,以思维导图支持英语阅读教学,促进阅读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学科素养,思维导图,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即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它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但是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阅读的任务和阅读量都在不断增加,导致很多学生对阅读课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教师的阅读课上得很累.将思维导图依据阅读课程的需求逐步引入到英语阅读的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阅读材料,发展学生的思考辨析能力,激发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英语阅读课的学习效果.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Mind map)是国际著名脑力开发权威东尼·博赞在1974年出版的《启动大脑》一书中正式将这个脑力潜能开发的工具介绍给世人的。它被人们当作“终极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图表,一种整体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辅助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阅读材料,发展学生的思考辨析能力, 增强学生主动构建阅读文段的信息及知识体系的学习能力,激发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英语阅读课的学习效果,全面提升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质量。

二、导致初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效果不佳的主要问题

(一)课前缺少自主学习词汇的环节,导致学生课堂阅读的时间不充分

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所学文章的篇幅在加长,难度也在逐渐的加强。教师却不能根据学生学习的阶段性特点,还在单纯的使用传统的课文处理方式,在课上占用大量的时间讲授新单词,从读音到拼写,从词性到组词造句。这就导致了学生真正阅读文本的时间在随之缩短,学生不能够在课上充分的理解课文。

(二)阅读课上,多语言知识的讲解,少阅读能力的培养

英语阅读课上教师还是停留在讲解重点的单词,翻译长难句,以及个别段落的大意理解上,整堂课下来老师说得多,但大部分是语言知识的讲解和灌输。下课后给学生留在脑海中的依然是某个单词如何使用;文章中某句话的翻译,这句话中所用到的重点短语,某段课文用到的语法知识等等,一些比较零散的语言知识的印象。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不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更没有起到培养学生通过对语篇的理解整体把握文章的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考工具可以辅助英语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果.帮助教师解决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思维导图使思维可视化,知识结构化,大脑的记忆会特别深刻.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记住要点.同时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勾勒出整篇文章的结构,使学生对文章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三、以思维导图支持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方面

以下以北师大版《英语》八年级下Unit6 The Mystery Writer为例谈谈在英语阅读课上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支持教学。

(一)如何在课前预习词汇环节运用思维导图

英语阅读课前词汇的学习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的必备基础之一。在阅读课前的预习任务单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预习课文中的新词汇.更可以依据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异,布置学生完成不同难易程度的思维导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这个预习单词的任务更有针对性。

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的学生,利用思维导图(1)的新词汇预习方式:将本课的词汇按照它们的不同词性进行分类,了解词义,同时到课文中尽可能的找到和它搭配的短语,并在思维导图上进行标注。不能找到短语的单词不用标注。这一思维导图的完成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不同的词性把单词分类,初步知道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2)的形式预习新词汇:将本课的词汇按照课文中的人物,事件或活动进行整理。因这一思维导图所涉及的内容和新课文的内容联系的更紧密,所以可以在思维导图上给出一些分支来帮助学生在课文中快速定位到这些词汇。

(二)如何在阅读课的读后输出环节运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工具。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的输出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前面阅读任务和相关活动,在清晰的了解了文章的大意和细节信息之后,绘制出整篇文章的思维导图。将文本内容转化为可视的图片。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转述课文内容,在教师所创设的新的任务中进行语言的输出活动。

英语阅读课的内容不仅包含文本信息,同时还包含文本所传达的情感,文化,包括文本自身的结构和发展逻辑。借助思维导图整理文章结构,从整体语篇分析入手,帮助学生最大量的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培养学生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表明思维导图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起着非常直接的作用。

四 结束语

总之,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本文主要分析了思维导图针对英语阅读课的辅助作用.结合教师的课堂实践展开研究,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一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一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法。思维导图的运用增强了学生自主构建文本信息及知识体系的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基于思维导图自主理解分析、概括整理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希望通过思维导图的设计与运用来提升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实效性,推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薔.《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EB/OL].http://www.doc88.com/p-2952800646769.html (2017-3-10)

[2]巴利×博赞 , 东尼×博赞 《思维导图》[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3]王笃勤. 《英语阅读教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教学学科素养思维导图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抛锚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