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长课程体系导向下小学科学空中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21-02-04何妙玲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空中课堂课程体系生长

何妙玲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让我们度过了一个无比漫长的“寒假”,教育系统受其波及只能延迟开学,“停课不停学”的大背景下空中课堂教学也应运而生。西丽学校空中课堂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生长课程体系的指导和引领下,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校情、学情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西丽学校生长课程体系经萌芽、创建、实施到成果推广已经走过了五年的发展历程,且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生长课程体系注重课堂教学的生长性,提出了出生长课堂的“五生”标准和“五性”原则,“五生”标准即生活、生成、生机、生态、生命,“五性”原则即课堂教学的情境性、差异性、过程性、参与性与综合性,二者息息相关,真正做到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创建高效生长课堂的教育目标。

经过为期两个月的空中课堂科学课教学,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特对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探索及几点思考行文成书,以期對当前及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汇总和反思,继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一、小学科学空中课堂教学探索

(一)增强网课的仪式感

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授课过程中,学生从现场课堂能直接与老师确认眼神到面对虚拟的镜头想象着老师的动作、神态。在师生互不接触的状态下,上课的仪式感必然会受到影响,没有了仪式感,学生就没有上课的状态,甚至能在上课期间偷偷喝水、吃水果、溜达上个洗手间。为了增强学生的仪式感,空中课堂教学过程中特意强调了起立、师生互相问好的环节,让学生有一种我依然在教室里上课学习的感觉。同时,在学校的技术支持下,各种“网红设备”通过无接触快递的方式不断的送到老师家里:手机支架、麦克风、摄像头等,这样学生就能看到老师的每一个眼神、动作,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坐在教室上课的“仪式感”,保证了学习态度,同时了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课堂教学的情境性,让师生通过网络手拉手,通过学习成长。

(二)“捡破烂”的科学老师

实验课是科学课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实验室里有各种专业、齐备的模型设备,我们的科学仪器室被同学们誉为“西小百宝箱”,想啥有啥、要啥给啥,就算没有,科学老师也能给你做出来。在现场上课时,每次上课前只需要往“百宝箱”里一钻,出来的时候必是满满当当、各种神器。在教室里拿出各种神器,能把学生的好奇心撩得痒痒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成为每个孩子最期待的学习时光。

在线上课堂上,老师在家里上课,设备紧缺,怎么办?首先在内容选择上,尽量从比较简单,不需要太多设备、器材的章节开始。经过备课组的反复讨论研究,我们首先放弃了第一章《浮力》、第二章《热》的学习,这两章属于物理学范畴,对于实验器材的要求比较高,比较专业。最后我们选择了较为简单的《时间测量》。第一课,先给孩子们展示这章节的器材清单,让学生从家里的现有的,身边的物品开始“下手”。收集饮料瓶、纸箱,纸板,习惯,一次性筷子等等,用来制作水钟、太阳钟。为了增加学生学习、制作的兴趣与积极性,鼓励家长奖励他们一瓶饮料,喝完了之后再废物利用,让学生体会到课堂教学的过程参与参与性。

从此,科学老师也成为了小区里“捡破烂”的:回收各种饮料瓶、拆分废弃物做支架、蹲在快递小哥旁要纸板……两个多月的空中课堂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锻炼了老师的手工,从只能购买教具模型到能利用身边一切废弃物,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器材设备,从生活中要课堂。

(三)组建自己的“私密直播间”

从三尺讲台上的一线教师,到镜头前的网红主播,每位老师都是初体验,战战兢兢的走进直播间。从四十分钟的教学时间到二十分钟的直播空间,从如何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到反复检查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是否流畅自然、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这时,团队的力量发挥作用,备课组、科组之间对每一节课组建空中集体备课,制定教学计划。

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私密直播间”,在这里反复录课,提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形式,不断学习和成长。第一次录课,慷慨激昂,热火朝天地表演了二十分钟,检查的时候发现只有画面没有声音,原来是麦克风没有打开。第二,不满意于自己凌乱的发型,期间各种问题,背景的调整,回音等问题一一在录课中被发现。录课结束,依旧小心翼翼的,悄悄的在夜深人静的晚上登录账号进行现场测试,确认电脑的前置摄像头的左右是否相反的,还被没睡觉的同学发现了老师的独角戏。在一次次的测试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课堂直播。通过这种形式,老师也是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二、小学科学空中课堂教学思考

(一)硬件设备是保障

“空中课堂”网络教学的开展不像传统课堂教学那样师生面对面,实现知识的传递与接收,而是通过网络实现视频、音频、图片资料的传输,常常是全年级甚至全校几千人同时在线,信息传递量非常大。因此,对网络的硬件设备要求很高,电脑、麦克风、摄像头、网速等硬件设备必须跟得上。

(二)教师教学水平是保证

“空中课堂”对每一个普通一线教师都是一种新体验,压缩教学时间而非压缩教学质量,空间的距离不能阻碍师生的交流。每位老师都是在摸索着前进,不断修正,调整教学方法,增强师生间沟通交流。特别是来自科组,备课组的集体力量帮助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课件制作水平,网络实操水平。这次网课对教师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成长的机遇,提升自己的契机。在工作中迎接挑战,不断成长。

(三)学生自主学习是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有的科学都来源于生,应用于生活。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为了便利生活、工作。课前,给学生推送相关的小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这些现象,问题进行思考,埋下兴趣的种子,课堂上为这颗种子浇水施肥,让它发芽,生长。努力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

网课的时间较为固定且有限,要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现有的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关内容的微课,PPT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和订正,在根据不同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有区分的二次探究,以巩固学习的而效果。

猜你喜欢

空中课堂课程体系生长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美是不断生长的
快速生长剂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为空中课堂插上有效的翅膀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生长在春天》
高职院校“空中课堂”网络教学探索与实践
依附空中课堂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