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教学之听力中获取关键信息能力的培养探析

2021-02-04吴雨辰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

吴雨辰

摘要:近几年来,听力理解作为一种语言技能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培养学生听力也是初中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听力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听力考试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又是听力评测中不可或缺的考点之一,每一大题都有所涉及。本文从对学生考试中获取关键信息能力的试题为出发点,结合日常牛津英语教学,讨论如何利用牛津英语教材中的听力文本提升学生在听力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听力;获取关键信息能力;牛津教材

一、听力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对听力这种语言技能有明确的规定,如五级听的技能要求为: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听懂接近自然语速的故事和叙述,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1]。Christine C.M.Goh(2010)在《语言课堂中的听力教学》中把听力技能主要分为五种,包括听细节(Listening for details)、听主旨大意(Listening for gist)、推断(Drawing inferences)、选听(Listening selectively)和预测(Making predictions)。本文主要探讨听力技能中听细节中的一部分——获取关键信息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培养。

二、何为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听力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在听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些同学常常疑惑,很认真地听了一段材料,愣是没听明白在说什么;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要抓住关键信息。不论是在对话中,还是长篇的听力文本中,抓住关键信息即关键词,有助于学生听出大意,突出文本重点,了解说话者的主要意图,为接下来的分析或者推断文本打下基础。

听是一个输入的过程,每段听力由于受众,用途的不同,它的关键信息也不同。例如:我们在机场听广播,几乎会过滤掉许多不相关的信息,而只关注于自己要乘坐的那班航班信息。由此可见,在实际情况下听,听力内容中的关键词往往是跟随情境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的。而在听力中如何找出这些关键词的能力,即为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落实到中考考试中的评测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关键信息能力的的题目在每一大题都有所体现,主要类型如下:

1.根据听到的内容,了解文本大意

学生通过捕捉关键词,可以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或含义。

如:听力测试的第一大题,听句子选图片。

We should let children know that toys must be put back after they play with them.(2019普陀初三一模)

Sam always runs in the morning when the sun still rising.(2019寶山初三一模)

Toms bike broke down suddenly on the way to school this morning. (2019长宁初三一模)

在此些听力文本中,只需要能捕捉到重点的名词或者动词就可以了解句子大意并选择出相对应的图片。

第三大题,听短文判断对错中,即听更长的文本时,捕捉关键词有利于考生有目的地集中注意力,并在脑海中搜索相关背景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理解。捕捉听力材料中的关于地点或场合(即语言环境)的关键词,也有助于他们判断听力材料的主题、说话人之间关系等等。如果文本中出现 on sale,那么故事很可能发生在商店;treatment,therapy等词可以透露出医患关系; check in入住登记luggage行李book a room预定房间,等词又与机场或酒店相关。长文本的听力理解无法脱离获取关键词。

2.根据听到的内容,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

学生通过已掌握的部分信息,有目的地选择关键信息着重听,如:听力的第二大题。初中听力测试在这一大题的设计常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①对话发生的时间地点;②谈话人的职业和身份; ③谈话的主题及谈话人的行为状态;④简单的数字计算; ⑤推断题。听力文本是一段短对话,通过题干的选项,可以了解到短对话中所需要获取的关键信息是时间,地点,人物,身份,数字,日期等。

除此之外,听力中还考察对于话语标记的熟识度。话语标记语是通过它们所表达的推理性连接来限制话语理解的一系列词或词组。国外研究者Phillips(1995)将话语标记进行了分类,共分为5类:附加性标记语and, also, still; 对比性标记语 however, but, although;因果性标记语because, so等还有强调性和选择性两类[2]。初中主要是考察前三类标记语作为关键词。在此,用一道题作为例子。

( )A. By plane. B. By train. C. By car. D. By bus.

W: You are going to visit your hometown this Sunday, arent you?

M: Yes. I thought I would go there by train or plane, but the tickets were sold out, so Ill have to drive my car there.

根据题干,对话中的关键词即为交通方式,但仅抓住交通方式这几个词还是不够的,需要根据说话者利用的话语标记but, so为关键词来判断说话人最终所选择的交通方式。

通过了解听力测试中考察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的题目,有利于教师在日常听力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力寻找关键词的能力。

三、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1.利用教材中的表格,图式帮助学生预判关键信息,并在听的过程中有选择性地听和过滤

在《英语(牛津上海版)》的教材中,有很多表格型的材料作为学生在听力中的可视化材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表格,带领学生通过读表,或者读图来判断在听中所需要筛选的关键信息。通过有策略的读表与读图,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预判关键信息的技巧,能够在听中胸有成竹。例如在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Listening: An order form中,给出的可视化材料是一张办公室购物清单。通过阅读表格,了解到我们所需要的关键信息包括:产品,颜色/尺寸,数量,价格;在听文本时,什么是关键信息也就显而易见了。

读表或读图能够十分有效地减轻听所有信息的负担,突出关键信息。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好学生的读图读表能力也是对听的能力提升的一种辅助。

2.根据文本体裁,培养学生通過文本体裁特征进行关键信息的推断,帮助他们抓关键信息理解文章大意

“文章体裁是文本的一个重要特征”[3],文章作为听力的材料时,了解该材料的体裁并熟悉该体裁的基本要素对于快速提取文章的重点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考听力文本中,以记叙文,说明文,或者对话访谈为主。在听一篇记叙文时,仅需从听力文章中找出记叙文的6个基本要素,即人物(who), 时间(when),地点(where),起因(why),经过(what),结果(result)即可了解文章的大意。“说明文是一种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用来说明事物的形态、特征、种类、成因、功能等,若在听中找出要说明的话题(what)、原因 (why)、效果(how)、解决方案(solutions)、结论(conclusion)[4]这几个要素也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获取文章大意。

在《英语(上海牛津版)》教材中,就有许多文本供教师作为日常的训练。例如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的Listening: The Eiffel Tower, 标题中:Rosemary is visiting Paris. She is on a tour of the Eiffel Tower. While she is waiting for the lift. She is listening to a recording about the tower. 配套练习是填空。教师可先不急着让学生做填空,而是先带领学生分析即将听到的听力文本是什么体裁的文本,随即让学生根据这篇说明文,推测大致的关键信息,比如埃菲尔铁塔形态,特征等等,在和书上的填空题题干做比对来作为验证。

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地创造机会,让学生依照体裁这样的指标可以有策略地而非随心所欲地找出文本基本的关键信息,有的放矢,从而提高他们对于较长文本的听力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熟悉听力中的常见关键信息(数字,时间,地点,日期)

不仅在考试中,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时间,日期和数字等是经常在听力材料或者语境中出现的信息。通过训练,听者能够增加对这些信息的敏感度,从而能够快而精准地抓住这些信息。在《英语(上海牛津版)》中,不乏能够用来提高听者这一能力的听力文本。例如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listening: Dr Sun Yat-sens Mausoleum 中涉及到各种数字,年份,万位数,带小数的百位数等,难度较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听前给学生简单地做一个关于数字的复习(数字的读法,位数的表达等),然后再完成练习。在六七年级的听力中,涉及购物,约会等话题时也经常会出现数字和日期的相关文本。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基本关键信息的敏锐度,对学生在抓取关键信息能力的提高上一定是有帮助的。

4.利用话语标记找出关键信息

话语标记语的功能有很多,在学生听力理解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刘慧、蒋忆童(2012)两位学者提到,话语标记语具有制约、预测和语义明示这三个功能[5];这里我主要针对它的制约功能做示例。制约功能指的是话语标记语在会话过程中限制了话语的理解范围,这使得听者能更快速地理解说话者,因为在小范围内找关联更容易,也能快速有效地进行推断,以此来理解和处理自己所听到的信息,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but, and这样的话语标记。往往通过利用话语标记,我们能够更迅速地找出关键信息[2]。在《英语(上海牛津版)》中,我们可以利用听力文本中的话语标记作为标的,帮助学生找到关键词。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Listening and speaking: Model students 中的片断:

Mr. Hu: Who do you think is a model student? What can we learn from him or her?

Alice: Kitty is a model student. Although math is difficult for her, she never gives it up.

Joe: Jill is a model student. Although Jill lives far away from school, she is never late for class.

Jill: Peter is a model student. Although Peter is busy, he always helps his classmates.

通过教授对比性标记语although,学生可以明确在回答“What can we learn from him or her?”这个问题时,although引导的从句与主句关联形成反差衬托,而体现一个人优点的关键的信息是主句中的一些动词 never gives up, never be late for class以及always helps others上。除了对比性标记语but, although之外,还有顺序性的标记语(first, second…)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事物的发展顺序;因果标记语(because, so…)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事情的起因结果等等。往往话语标记在会话或者文本中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提醒我们这些标记后面的内容往往是重要的关键信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话语标记的来找寻关键信息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四、结语

要培养学生在听力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并不是靠学生听力的训练量来取胜的。它需要教师善于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可以用来教授找寻关键信息的技能的听力素材,并加以总结与训练,授学生以渔。听力整体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当把听力技能渗透在每一节听力课中,以日常教学为基础,推动学生一步一步地提升。

参考文献:

[1]赵萍(导师:冯康州). 教材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2]杨飞(导师:杨捷). 基于话语标记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实践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03):18

[3] 李久亮. 不同文章体裁概括写做任务的Rasch模型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05):30

[4] 张丽. 体裁要素分析在英语专八概要写作中关键信息提取的运用,《吉林广播大学学报》,2019

[5]刘慧、蒋忆童,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4):40~42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
趣味英语听力:China’s Big Push Towards Wildlife Conservation
疫情期间提升高中英语听力核心素养的策略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
趣味英语听力 China's Shenzhou- 12 MissionContributes Further to HumanSpace Exploration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A guide to camping in America趣味英语听力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