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讨
2021-02-04沈源勇
沈源勇
[摘 要]基于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显著的问题:学生不知道写什么,也不明白如何写,这种情况导致了学生作文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教学模式及如何有效教学”一直困扰着一线语文教师,于是不少教师开展针对作文教学方面的研究。经研究发现,“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作文思维的引导与思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4-0076-02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纵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学科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對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语文教学需要,尤其是作文教学。核心素养教育是语文新课标的进一步发展与延伸,对于作文教学有方向性的指引,它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善于总结和创新,以适应作文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分析
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分析来看,要有效地利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首先要对此种模式有深入地了解。从概念分析来看,所谓的“作文先导式”具体指的是在作文之前,先进行引导,让学生了解写作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安排写作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对此种教学模式做总结可将其称之为“体验式”教学。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在于体验与分析。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作文讲解主要是进行结构的解释,行文的规律阐述,至于具体的内容,则由学生自行安排,这种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不知道写什么,不懂得如何安排材料,所以很多学生的作文就像是流水账,没有具体的思考,也不存在艺术加工。利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写作教学的时候,教师会通过引导带学生进行生活场景的体验,并将生活场景和作文进行关系构建,基于关系基础,教师进一步地讲解作文的写作技巧和素材安排原则,这样学生知道了写什么,也明白了如何写,其具体的写作水平会有效地提升。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讨论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目前的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中进行利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具体讨论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案例,了解其应用规律和方法,这于教学模式的应用推广和价值发挥有积极的意义。
(一)在写景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写景作文是小学作文教学中涉及的重要类型,也是比较好写的一类作文,但是很多学生会面临无景可写的情况。一般来讲,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学生没有发现可以写的景色;2.学生没有对具体的景色投入关注,所以在写的时候无从下笔。针对这样的情况,利用“先导式作文”教学模式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以“美丽的校园”写作为例,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会讲写景作文的具体写作方法以及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在讲完之后,教师会以“美丽的校园”为题让学生进行写作。很多学生拿到题目后会犯难,不知道如何写作。基于“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教师会利用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比如教师会问“学校里面有哪些景物”,学生基于自身的活动实践会回答“有漂亮的教室,有松树、柏树以及其他的花草等等”。基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会再发问:“这些事物的景色是相同的吗?”学生在思考后会发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学校的各类景观事物是有显著差异的,比如学校花坛的花,春天的时候百花齐放,十分美丽,秋天的时候虽然叶子凋落,但是一层金色铺满花坛也很美丽,至于冬天,花坛被积雪覆盖又是另外一种颜色。基于教师的指导学生会发现,原来学校当中有许多未曾注意到的风景,而且这些景物在不同的时间段会表现出不同的样貌。如此一来,学生作文中可写的内容便会增多。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讲解一些作文的具体方法,比如移步换景法,时间罗列法等,让学生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安排写作素材。这样,学生作文时感觉无内容可写的问题便可以有效地解决。
(二)在叙事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叙事作文也是小学作文教学中涉及的重要作文类型。就此类作文的具体写作来看,很多学生会将此类型的作文写成流水账,即突出不了重点,所以作文的可读性比较的差。学生之所以会记流水账,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原因:1.学生不知道叙事类作文该突出什么。2.学生不了解叙事类作文应该表达什么。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长期存在,所以学生的叙事类作文无法实现有效的提升。
利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进行叙事类作文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变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一件难忘的小事”教学为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是讲述叙事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便会留下具体的题目,让学生自行思考和写作,结果可想而知。基于“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不会让学生直接写作,一般会带领学生做回忆,具体的方法采用的是问题引导法。例如,教师问:“有没有一件事情让你难以忘怀?”此时的学生会思考自己生活中发生过什么事情。但凡是可以详细记忆的,对于学生而言都是比较难忘的。当学生们进行一番思考后,教师继续抛出问题:“这件事情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此时的学生会进一步的思考。“经过这件事情之后,自己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教师继续提问,“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了?”基于教师环环相扣的提问,学生加深了对事情的情感体验回顾,便会更加详细地回忆事情的经过。在学生思考得差不多时,教师再给出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由此可见,让学生对教师先导式问题的一步步地深入思考,他们对事件的感知会更加深刻,很显然,学生的叙事作文写作思路便十分清晰,写作内容便丰富起来,其写作水平也会显著提升。
(三)在写人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中,还有一类比较普遍的作文类型即写人作文。很多学生写人的时候,主要的侧重点就两个:1.样貌描写,比如身高、五官等;2.外在描写,比如穿着打扮等。从作文写作的角度来看,这两方面内容不存在问题,但是这样的写人作文,深度不够,思想性和可读性也严重不足。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本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如何突出人物的特点。
利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的缺陷会得到有效的改善,学生的人物写作会有显著的改变。以“我的母亲”教学为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基于“我的妈妈”作相关的写作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多写点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人物的特点突出非常不利。利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教师基于具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比如在教学中,教师问学生A:“你的母亲好不好?”学生A回答“好”,教师又问:“你的母亲好在哪里?”学生A在思考了许久之后说“她照顾我和我爸爸的生活起居从不喊累,她给予了我关怀也从不求回报”。此时教师接着问:“你妈妈对你给予爱与关怀时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学生A在思考后回答:“我饿的时候妈妈会给我做饭;生病的时候妈妈会照顾我;下雨的时候妈妈会来学校接我,我俩打一把伞的时候,为了不让我淋雨,她的半个身子会在伞外。”此时教师继续问:“现在让你写你的妈妈,你知道怎么写了吗?”学生思考后说会了。从教师和学生的问答中可以看出,教师的问题不是漫无目的的,相反,其目的性特别强,基于教师的问题,学生会想起更多有关人物的细节,而在写人的作文中,最能体现情感的便是细节。
基于“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更深刻,作文写作的水平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中,真正的有效教学不是直接教会学生写什么,怎么写,而是通过一步步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应该写什么,应该怎么写。当学生的思考有了明显的深入之后,教师再对学生的思考进行总结,并就具体的作文写作方式等进行分析。这样学生不但弄清了作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方法,而且掌握了作文写作中内容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对写作的方法会更加深刻,在写作的时候也会有更深的思考,其作文的具体思路和文章结构层次会更加清晰,学生的作文水平会有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地推进核心素养教育,而核心素养教育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因此需要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证明,“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体验生活、联系学习实践有重要的意义,对“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做具体的分析,并就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利用做讨论和研究,这可以为“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推广和应用提供帮助和指导,推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整体进步。
[ 参 考 文 献 ]
[1] 钟文.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3).
[2] 耿俊霞.小學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8(2).
[3] 程丹.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
[4] 张玉波.简议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
[5] 朱萍. 浅析“微写作”对中学写作教学的影响[J]. 语文教学之友, 2015(5).
[6] 吴萧萧. 用“微写作”沟通作文与生活[J]. 语文教学之友, 2017 (2).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