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节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2021-02-04张蓉
张蓉
[摘 要]单元整体教学是充分发挥统编教材价值、有效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的单元教学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五环节单元教学设计是指单元教材教法分析、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单元教学过程规划、单元作业设计和单元评价设计这五个关键环节的教学设计。五环节单元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聚焦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它能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针对性和连续性。五环节教学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单元教学设计;关键环节;设计策略;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4-0001-05
一、五环节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意义
2018年,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組织专家编写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指南》正式出版。该指南是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指导手册,为一线教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与方法。但是,单元教学设计要真正走向课堂教学,还需要大量的、具体的设计实践才能得到有效落实。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忽视从单元角度在课时之间建立关联,整体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关注个别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建构、能力形成的过程;忽视在单元视角下,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迁移方法和策略解决相应问题的习得经历。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上海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和学科专家的指导下,我们于2019年初着手开展小学语文五环节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
二、单元教学设计的五环节
五环节单元教学设计是在分析单元教材教法的基础上,依据学情,明确单元教学目标,规划单元教学过程,设计单元作业、单元评价的过程。
单元教学设计的五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单元教材教法分析是制定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而单元教学目标则是单元教学过程规划、单元作业设计、单元评价设计的依据。
下面,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对五环节单元教学设计做较为完整的诠释。该单元由两篇精读课文《花钟》《蜜蜂》、一篇略读课文《小虾》、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和语文园地组成。
(一)单元教材教法分析
单元教材教法分析是指对单元教材要求及内容做整体把握、系统解读和结构化处理的过程。这一环节从明确单元教学任务出发,分析教材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最后制定相关的策略。
1.明确单元教学任务
明确单元教学任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解读单元人文主题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观察与发现”。“观察”即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发现”即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规律。单元导语中写道“自然界如此奇妙,留心观察,会有新的发现”,即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才能有所发现。
(2)解读单元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和阅读有关,即“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关键语句”是指能体现或提示一段话主要意思的句子。“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是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一段话的主要意思表述出来。
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和习作有关,即“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这里的“变化”是指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新的状况。“清楚”指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联系“实验过程”可知,这里的“清楚”是指所写的实验过程容易让人了解。
(3)勾连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单元学习后,既要让学生对人文主题有深入的认识,又要让学生习得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勾连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能使两者互相促进,更好地落实。如,本单元的《花钟》《蜜蜂》《小虾》三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留心观察获得的各种发现。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知道细致观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能帮助自己有所发现,又要引导学生将这样的认识运用到习作中,留心观察实验过程中事物发生的变化,把自己的发现、想法、心情等写下来。在习作的过程中,再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细致观察的好处。
(4)明确单元语文要素的结果表征
第一个语文要素的结果表征是学生在阅读一段话后,能借助关键语句正确地概括这段话的大意。第二个语文要素的结果表征是学生能把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使没有看过该实验的人,在读完这篇习作后能比较清楚地了解做这项实验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做实验时有哪些步骤、实验结果又是怎样的。
(5)定位单元教学任务价值
定位单元教学任务价值,即把握一册教材中各个单元教学任务之间的横向联系,各册教材中各个单元教学任务之间的纵向联系,明确本单元教学任务在教材体系和某册教材中的位置及价值。
从整个小学阶段来看,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是达成“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课程目标的重要一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的第四条。要最终达成这一课程目标,需要把这一课程目标分解、细化为年级教学目标。如,一二年级能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三年级能概括层意,概括自然段的大意;四五年级能概括段落大意,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概括自然段的大意”上承“能概括层意”,下启“能概括段落大意”。
围绕“能概括自然段的大意”这一年级教学目标,教材主要做了以下安排: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前者强调的是段意的理解,后者明确了概括段意的要求。很显然,后一个要素的落实必须建立在前一个要素落实的基础上,是前一个要素的发展和提升。这两个语文要素紧密联系,形成了循序渐进的训练梯度。
从中高年级的习作安排来看,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围绕“观察”这一要素,教材前后进行系统安排,形成了一条清晰的训练线索。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这三个单元从“仔细观察”到“观察事物的变化”,再到“进行连续观察”,观察要求逐步提高;从只需“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到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再到写“观察日记”,习作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2.分析单元教材内容
单元教材内容包括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是完成单元教学任务的载体。在明确单元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我们要对单元教材的内容结构和教学结构进行分析。在认真研读每篇课文的基础上,要分析单元内容结构,把握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与中心,了解每篇课文的结构及表达特点,如材料的安排、叙述的方式、遣词造句等。在分析教学结构时,要明晰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各板块之间的联系,理清单篇课文之间的联系,分析每篇课文课后练习之间的联系。
3.制定单元相关策略
明晰单元教学任务,分析单元教材内容后,要制定单元相关的策略,包括阅读策略、表达策略以及教学策略等。阅读策略是学生在学习本单元课文过程中所选用的阅读方法。表达策略是学生在完成本单元习作时所采用的方法。教学策略是为了完成本单元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手段、方法,包括阅读教学策略和习作教学策略。
本单元阅读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这是一条重要的阅读策略,是理解段落之间关系、读懂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写作意图的基础。这一阅读策略可细化为这样几步:一是读懂每句话的意思,二是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三是确定关键语句,四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意。教师可采用以下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让他们掌握阅读策略。精读课文的教学重指导,传授方法;略读课文的教学让学生自主练习,重在方法的迁移和运用。
本单元习作教学的任务是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表达策略是写实验时“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写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实验过程中的心情、想法等”。教师可采用的习作教学策略是先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选择实验内容,明确观察对象;再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记录,即借助图表,把实验的相关信息和主要步骤记录清楚,包括自己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事物的变化和自己的心情、想法等。进入习作阶段时,为达成“写清楚”这一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写清楚实验的目的、过程、结果,使不了解这项实验的人能比较清晰、完整地了解它。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应基于学年教学目标,在单元教材教法分析、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提炼、概括而成。学情分析是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起点,应着重分析学生的初始能力,即学生进入新学习内容前原来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单元教学目标既是对课程标准、学年教学目标的分解细化,又决定课时目标的制定。
以下是我们制定的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目标(表1):
单元教学目标一般由常规教学目标、重点教学目标和学年(学期)教学目标组成。以上目标中的第1、第3条是常规教学目标;第4、第6条是单元重点教学目标,是围绕单元教学重点,即单元语文要素制定的;第2、第5条目标分别根据三年级教学要求和本单元其他教学要求制定,为学年(学期)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应分解、细化为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课时教学目标的落实最终达成。单元重点教学目标应落实到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中,有较高的覆盖度。
(三)单元教学过程规划
单元教学过程规划包括单元教学模块设计和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1.单元教学模块设计
单元教学模块设计是指梳理单元内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整体规划,贯通设计,使单元教学资源使用更优化,更有助于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根据统编教材單元编排的体例,有的单元各部分教学内容共同指向单元语文要素的达成,整个单元可作为一个模块进行设计;有的单元各部分教学内容分别指向阅读或习作要素的达成,可分成几个模块进行设计。
本单元的精读课文《花钟》、略读课文《小虾》、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共同指向第一个语文要素的达成,可按照“学习—迁移—总结—运用”的思路进行贯通设计,形成单元阅读教学模块设计(如图1)。
同时,精读课文《蜜蜂》、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习作之间形成了另一条由读到写的写作主线,共同指向第二个语文要素的达成。教学时,教师可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贯通设计,形成单元习作教学模块设计(如图2)。
单元教学模块的设计,避免了单课教学设计之间缺乏关联问题的出现,使单元内课文之间、板块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各司其职,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使单元教学效益最大化。
2.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是指在单元整体视域下,设计以完成活动任务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反应与建构为基本特征的语言实践活动。
在进行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时,首先应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学生学习基础和发展需求、单元教学模块,确定单元活动的目标;其次,明确为达成活动目标,具体应完成哪些活动任务;其三,要围绕活动任务,规划活动流程,明确活动的每一步需要具体做什么,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最后,要确定评价要求,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活动成果,即知识的获得,阅读、表达能力的提升,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兴趣、习惯等。
依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本单元的活动目标、活动类型、教材内容、活动任务如下(表2):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应与学生整个单元的学习经历相融合,活动之间体现相关性和层进性,体现知识内化、技能形成、经验升华的过程。如,围绕本单元活动目标“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教师在《花钟》《小虾》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花钟》一课的活动任务是“概括第1、第2自然段的大意”。概括第2自然段的大意时,先引导学生读懂句意,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学生发现,第1句“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是作者提出的一个问题。第2至第6句有两层意思,分别讲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种原因,都是回答第1句的问题,由此确定第1句是这个自然段的关键语句。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第1句。这是一个问句,概括段意时需要进行转换,并补充原因才完整。在一次次活动过程中,学生逐步明晰如何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意的方法。有时需要对关键语句做修改,修改的方式可以是转换、补充、删减等。这是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抽象提炼出来的知识。
精读课文《花钟》的学习活动重在教方法;《小虾》的学习活动则重在迁移、运用之前习得的方法,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单,即“默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要注意的是,学生读了《小虾》第3自然段后,可能会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即第1句“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是关键语句,能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但是,教师还是要引导学生按照之前学习的方法,在读懂句意、理清句子关系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判断,以此验证之前的判断是否准确,使学生经历思维的过程,在判断—理解—验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方法。
在语文园地“交流平台”的学习活动中,补充课外阅读的两个语段,即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第2自然段、沪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悉尼歌剧院》第4自然段,让学生尝试自主概括段意,使学生经历从学到习的过程,在不断的实践演练中夯实方法、形成经验。
(四)单元作业设计
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是指依据单元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具体内容统筹设计单元作业目标、内容、水平、难度、类型、完成时间等。
在进行单元作业设计时,首先应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将其中可以检测的内容,确立为单元作业目标。作业目标包括常规作业目标、重点作业目标和学年(学期)作业目标。设计时,既要保障作业内容围绕重点作业目标展开,又能回应其他两类目标。根据单元作业目标,确定课时作业目标。教师要为每项作业目标确定对应的学习水平,要考虑学习水平分布情况符合年级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接着,基于作业目标,进行拟题。拟题时,应围绕单元重点作业目标,设计前后相互关联的题目。如,围绕本单元重点作业目标“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每一课都设计相应的作业,体现单元作业的稳定性。同时,将这些作业串成一个有序列的训练体系,体现要求上的逐步提高,凸显单元作业的层递性。如,学完《花钟》一课后,让学生分别概括第1、第2自然段的大意,巩固课上学习的方法。《蜜蜂》作业中补充了沪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五彩池》的一个语段,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方法。《小虾》作业中要求学生自主概括课外材料《蚂蚁的趣闻》第2自然段的大意。作业的整体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反复实践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能逐步掌握方法、形成技能。
拟题时还要考虑题目的开放性和实践性,联系学生生活,丰富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如,在学完《花钟》一课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植物、动物或自然现象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对象、时间和自己的发现,完成“观察记录卡”。《小虾》作业中则要求学生借助“观察记录卡”和同学交流,使学生感受到观察和发现带来的快乐。这些作业的设计既促进了人文主题的落实,也为完成习作做了铺垫。
作业设计完成后,先从目标、水平、难度、类型、完成时间等方面对每道题目做分析,再从不同目标、水平、难度、类型的题量分布,预计完成总时间等方面对整个单元的题目做分析。最后,根据数据所反映出的问题对题目进行优化,确认题目体现针对性、科学性、多样性,最终形成题组。
(五)单元评价设计
单元评价设计是指依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单元评价目标,运用有效的方式,对学生一个单元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定,为教与学的改进服务。
单元评价主要包括单元形成性评价和阶段终结性评价。在单元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课堂观察、课堂练习、表现性任务完成、作业分析等方式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在单元教学结束后,借助阶段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定。阶段终结性评价通常以单元纸笔测试的形式进行,通过书面形式的测试检验学生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对学生整个单元的学习情况做出评定。它的要求、内容应与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保持一致,一般按照确定单元评价目标—明确测试模块—填写双向细目表—编制试题—拟定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的流程进行。
在进行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纸笔测试设计时,首先要根据单元教学目标、作业目标,确定单元评价目标;接着,明确测试模块,即分基础、阅读、习作三个模块对学生的学业成果进行评价,并通过学生答题时的专注程度、审题态度、卷面书写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随后,编制双向细目表,确保试题的覆盖率恰当、不同水平的题量合理、题目难度适宜;最后,依据双向细目表,编制试题。
编制试题时要关注单元重点评价目标。如,本单元围绕重点评价目标“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共设计了3道题。概括这些自然段的大意,旨在检测学生能否迁移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从课堂教学中的学到作业中的练,再到试卷中的检测,这样充分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
编制试题时要关注试题内容对学生表达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有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要注意题目的科学性,题干表述要清晰,参考答案要准确,评价标准要合理。
三、五环节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對五环节单元教学设计策略开展研究,旨在使单元教学的各个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并相互关联,形成整体,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一)关注整体
在进行五环节单元教学设计时,要有全局观。要从单元整体出发,在单元教材教法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单元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对单元教学过程、作业、评价等进行设计。单元教学模块设计、学习活动设计是落实单元教学目标的途径,单元作业设计是对单元教学活动的巩固和延伸,单元评价设计对单元教学活动起到诊断和调节的作用。要关注这些关键环节之间的联系,实现单元教学的最优化设计。
(二)重新组合
单元教学模块设计时,可以按照实际教学的需要,将各个板块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如前文所述,根据本单元教材内容的特点,把课文及语文园地的相关栏目重新组合,形成阅读教学模块和习作教学模块。这样的模块组合使教学的目标指向更加清晰,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学习经历。
(三)调整顺序
单元教学设计时,要加强单元整体教学的意识。有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调整教学顺序。如,本单元可将《蜜蜂》和《小虾》的教学顺序对换。同时,把语文园地调整到习作前进行教学,使“词句段运用”中的写段练习能为习作做好铺垫,修改符号的学习能为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奠定基础。
(四)建立联系
单元教学设计时还可以采用联系的策略,建立前后单元之间的联系。本单元除了和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建立联系外,还可以联系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引导学生学习。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当学生找到《小虾》第3自然段的关键语句“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后,可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是怎么把小虾的有趣写清楚的,从而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关注作者的表达。要建立读写之间的联系。如教学《蜜蜂》一文时,重点指导学生说清实验的目的、过程、结论等,并要求学生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把实验过程说清楚。这为学生习作中写清楚自己的实验过程做了铺垫,使读写结合真正落到实处。
(五)回顾总结
在一个单元学习后,可设计单元复习环节,对整个单元的主题内容、语文知识、学习方法等进行回顾、交流与总结。通过回顾课文内容,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几篇课文怎样反映一个共同的主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借助“交流平台”,梳理提炼学习方法、阅读策略等,使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能更好地落实。
(六)课内外结合
单元教学设计时应在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这三者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通过精读课文,学习方法;通过略读课文,迁移运用方法;再从课文延伸到课外多篇文本的阅读、整本书的阅读,为学生运用方法独立阅读创造实践机会。如,本单元作业设计时可推荐学生阅读法国作家法布尔的代表作《昆虫记》,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观察昆虫的、有什么思考和感受、得出什么结论,这样提升学生提炼信息和概括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总之,小学语文五环节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对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聚焦统编教材,开展实践研究,形成典型案例,能为广大教师开展单元教学设计提供借鉴,促进教师单元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