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2021-02-04卢华
[摘要]文章从培训对象、培训主体和制度环境三方面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认定标准不清、保障机制欠缺,农民内生动力不足,培训内容和现实需求匹配度低,分区分类培训缺乏等现实困境。对此文章提出要统一新型职业农民认证及管理制度、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形成以农业产业链需求特点为导向的培训框架体系、开展点单式和高层次培训、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协会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现代化
[作者简介]卢华(1990- ),男,江西九江人,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讲师,博士。(江西 南昌 330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研究——以江西省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9ZD030)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01-0096-0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农村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和非农领域转移,加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不完备,乡村振兴的人才短板凸显。2012—2020年中央文件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出要求,要求将职业农民培养成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强大人才保障。新型职业农民是经过系统培训和学习后能够掌握农业知识、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懂管理、善经营,以农业为职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确保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数量要发展到2000万人。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和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非农转移,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和农业竞争力不高的现象突出,伴随劳动力成本上升,如何提高农业的国家竞争力和避免农村凋敝是不可回避的客观问题。在这一背景下,需要打造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训则是助力职业农民成长的有效渠道,其核心是提高培训的时效性和精准度,然而在实际培训中,如何提高培训效率则是关键。本文对我国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改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为政府部门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和提高培训精准度等提供参考。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
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仍不充分、不平衡,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乡村振兴对农村人才需求迫切,急需深入剖析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继而探寻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据此,本部分主要从培训对象、培训主体和制度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
1.培训对象。第一,新型职业农民主体来源缺乏,后备优质生源不足。涉农专业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近年来,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大,涉农职业院校招生萎缩,传统种植专业已出现停止招生现象,生源严重萎缩,质量下降,即便就读涉农专业,学生毕业后不是升学就是跳出农业,回到农村务农的寥寥无几,导致新型职业农业后备优质生源不足。2020年农业农村部提出“推进100万乡村振兴带头人培养,打造100所人才培养优质校”,而从2011年到2018年,我国职业技工学校的数量和毕业生数都在逐年递减,职业高中、职业初中的招生数和毕业生数也在逐年递减。
第二,农民文化水平低且年龄普遍较大,知识接受能力不强。乡村振兴需要同市场接轨,而市场瞬息万变,这就要求农民有一定的文化和市场意识,能够紧跟时代需求。但是,城镇化和工业化持续推进,农村有效农业劳动力缺失,老龄化和女性化趋势明显。2019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显示,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户主文化程度在初中程度及以下的占87%。另外,由于城市的生活设施和生活条件好于农村、工作机会多等,尽管完全在城市扎根下来的可能性不高,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之后也不想再回到农村从事农业产业,难以支撑乡村振兴的大任。
第三,农民对职业农民培训的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对于大量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多数农民仍存在农业生产市场意识薄弱的小农经济思维,很难接受新兴事物并树立起现代农业市场化的竞争意识。他们对培训认识不清,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将理论知识转化成技能的能力较弱,缺乏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意识,参加农业教育培训就当是交差。一些培训单位为了凑足人数,有时会发放礼品甚至是现金给被培训农民,受固有思维影响,农民会认为培训是在做表面文章,因而普遍不重视教育培训。
2.培训主体。第一,涉农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薄弱,师资队伍缺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主要由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下属的涉农高职院校、各级农广校等机构具体实施,但客观来看,涉农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仍然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较为薄弱的环节。一方面,涉农教育师资质量不高,培訓机构的师资要么缺乏理论知识,要么缺乏实践经验,理论和实践的匹配性不高,难以跟上瞬息万变的市场发展。很多培训机构请当地种植大户作为兼职教师,他们虽经验丰富但缺乏专业的教学方法,很多技能或知识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衔接不完备,完整性不足。另一方面,教师数量不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8年,职业技工学校的教职工数逐年递减。部分农技站、农业推广机构仅有几个管理人员,没有专职教师,很难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来自农业院校或农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培训内容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指导,农户很难将理论知识转变为自身技能。
第二,培训内容脱离农业绿色发展需求,培训方式跟不上新型职业农民需求。新型职业农民须与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相结合。有些培训内容与农户的实际需要脱节,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更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各地区只能根据本地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但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培训方式以集中授课为主,缺乏时效性和经济性,严重制约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进程。诸多地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普遍雷同,对于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不经分析和加工便直接套用,使得培训效果远不如预期。
3.制度环境。第一,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不清晰,准入标准模糊。农民应是一个职业,作为职业就应该有自己的准入制度、标准和要求,没有准入要求或者准入要求不高会造成市场主体参差不齐,市场环境混乱,最终会导致“逆向选择”的市场现象,影响培训效果。
第二,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针对性措施偏离。当前诸多农业扶持政策往往偏好于规模较大的农业经营主体,而新型职业农民恰恰处于新发展阶段,其所需要的资本和技术支持往往被忽视,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障政策的有效落实不够。此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受到培训经费不足的限制。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职业教育成本往往高于普通教育,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面的经费支出目前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困境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回流农村,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人力资本结构。但是,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各个方面,仅仅依靠回流劳动力还不足以实现目标。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培育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对农业用心用情,能够长期扎根乡村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和解决“谁来种地”的长久之策。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我国还面临着各方面困境。
1.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不清,管理无序,保障机制欠缺。健全完善的政策环境和管理体系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认证、登记工作混乱,认定标准不明晰,认定条件苛刻。我国出台的《职业教育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保护作用,但其内容更多偏向农民科技培训,涉及农村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和体系,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各部门分工并未明确,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权利和义务也不明确。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及其带来的农村经济水平整体不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与城里人的不平等难以消除。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与城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很多地方的农村职业教育经费几乎无法保障,不仅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硬件设施,更会影响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师资、课程等软件条件。这些保障机制的欠缺和不足,严重影响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效果。
2.农业比较收益低,农民参与意识弱,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内生动力不足。第一,我国农业生产的成本不断攀升,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农产品单位投入量均高于同期产出量,受农产品进口价格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上升幅度缓慢,农业比较收益低,农业生产“高成本、低收益”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产品优质优价实现渠道不畅,农民只能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且农业生产周期长,投入產出时间不一致,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不稳定。第二,大量高学历、有文化、善经营的青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农二代或新生代农业劳动力不愿从事农业甚至不愿在农村生活,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呈现“老龄化、低文明、兼业化和经验化”现象,农业生产市场化意识低,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特别是在低竞争性的农村环境中难以树立起现代农业市场化的意识,农民主动学习农业知识和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意愿不强,导致政策扶持效果不佳,难以将农户蜕变为新型农业农民。
3.培训内容和现实需求匹配度低,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难以形成示范效应。在很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培训内容大多数以理论知识为主,仅停留在传统农业生产培训方面,对高品质的生产经营管理培训较少,且培训内容更新较慢,不能从各地区不同农民的实际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脱离农民真实需求,无法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部分地区的培训根据产业类型或者种植农作物不同来设计,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且详细的、因地制宜的培训体系,内容重复乏味且针对性不强,增加了农户对农业教育培训的抵触心理,无法保证培训的内容内化为农民实际的技能和知识。
4.分区分类培训缺乏,点单式培训少,难以满足个性化的新型职业农民需求。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加之农业生产存在季节性特征,不同主产区和主销区的消费习惯和社会条件均存在差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涉及多个主管部门(比如教育、农业农村、科技、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但单兵作战的现象比较普遍,培训项目杂乱,低水平的重复培训较多,统筹性和长远性不足。当前,结合地域特征、新型职业农民自身禀赋特征以及不同种(养)殖产业特点等差异较大在内的分区分类培训较少,特别是鲜有对当前涉及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优质农产品种植的点单式和高层次培训,尤其是能紧密结合本地特色产业而开展的高层次培训缺乏,难以满足个性化的新型职业农民需求。
三、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人力资本。针对性强且实用的培训内容是农民最迫切需要的,这样农民才会主动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当分类型、分产业、分环节和分层级进行针对性施策,不能一概而论。据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统一新型职业农民认证及管理制度,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政策保障体系。一方面,进一步细化现有新型职业农民的类别和资格等级,完善门槛准入标准,严格考核、培训等中间环节,最终取得资格证书才能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对持有新型职业农民认证的农民定期开展多形式的培训,要与时俱进地完善生产、经营、管理、政策法规和市场信息等,提高新兴职业农民的科技素养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要对经过认证的农民实施监管,构建以先认证、后培训、再扶持等为核心内容的职业农民发展框架体系。另一方面,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政策保障机制框架和体系。首先,构建多方参与的协作机制,寻找社会力量,构建个人、企业、社会力量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资金筹集机制,辅以政府或者社会机构设立的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金,通过设置基金申请“门槛”,引入竞争性拨款来获得更多扶持和优惠。其次,政策扶持办法要避免广撒网,要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增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观驱动力。对于经过认证且投身于农业生产的职业农民在现有保险补贴和良种补贴的基础上,政府可以向他们提供贷款优惠,为新型职业农民开通绿色通道,要让有意愿、有技能、有实力的农民真正感受到政策的关怀。
2.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大力推进农地经营权向新型职业农民流转,以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收益率和新型职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大力挖掘农村现有的种田能手和巧手,以工匠精神为引领,有计划地从农业生产经营一线挑选年轻有文化的农业能手到涉农高校进行再学习,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本,积极采取农业广播学校、技术讲座、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通过宣传已取得显著业绩的新型职业农民,形成示范效应和头雁效应,注重发挥新型职业农民传、帮、带的示范作用。大力鼓励新型职业农民相对集中的乡村建立农民田间学校等培育阵地,让广大职业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各项便捷服务。设立新型职业农民激励办法,对引领带动能力强和业绩突出的新型职业农民,在水、电、路、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支持或提供免息创业担保贷款等,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在“后扶贫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应紧跟“互联网+”发展新业态,围绕改善农产品质量和打造农业品牌进行重点培育,通过价值实现来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
3.以农业产业链需求特点为导向,形成科学的培训前、中、后框架体系。农业是自然生产和社会生产的一部分,种类多范围广且产业链条长,涉及育种、繁殖、种(养)植、加工、贸易、流通、营销等诸多环节,不同地区不同农户的农业生产种类不一样,对各环节的需求也会有差异。首先,根据农业产业链的产前、产中和产后不同环节设计相应的培训内容。培训过程中尽量要丰富灵活,培训形式要出课堂进农村,到田间地头去讲授,这样的知识传播互动性强,农民有什么问题可以当面询问,培训效果更好。其次,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忙时节分段安排课程,讲授与生产、管理、经营等关键环节相关的知识。最后,对从事养殖业的农民,要着重培训疫病防控和育种;对从事种植业的农民,着重培训土壤培育、农药使用、病虫害防治以及品种选择等内容。
4.基于新型职业农民需求,开展点单式和高层次培训,形成头雁效应和示范效果。结合不同地区差异和种(养)殖业未来的发展特点,深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微观调查,获取其真實需求,通过综合分析现存的问题,结合新型职业农民的文化程度、从业需求和地方特色等,推出点单式、针对性强、贴近农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培训项目,并根据地域特色开发不同教材并辅以现代信息技术,持之以恒地予以推进,提供多元化服务。在此过程中,优先满足带动能力强、示范效应好、前景广阔和新型职业农民需求量大、需求迫切的培训内容,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长期跟踪指导,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常态化和服务精细化,以点单式和高层次培训方式,满足个性化的新型职业农民需求,形成头雁效应和示范效果,带动整个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发展壮大。
5.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协会,提升社会知晓度,增强职业荣誉感。结合地区差异,成立各种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协会可在种养殖、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等不同环节抱团发展。每年定期编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典型案例,通过成果展览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的特色经验和突出成果,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知晓度。政府应加强对协会的指导,通过“互联网+”等新模式和新业态,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交流、合作和示范带动的平台,助力其形成行业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良好态势,增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陈新忠,庹娟.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J].教育与职业,2020(1):101-107.
[2]韩丽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分析[J].农业经济,2020(3):84-86.
[3]孔韬.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6):80-85.
[4]罗统碧,屠明将,王汉江.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社会支持系统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20(4):93-97.
[5]吕雅辉,张亮,王丽丽,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保障研究——基于28个省101个项目县《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办法》文本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68-73.
[6]李秀慧,何超群.新时代高级职业农民培养路径探索[J].成人教育,2019(9):38-44.
[7]马国胜,陈娟.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特征与对策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20(4):279-282.
[8]杨丽波,张桂芳.“互联网+精准扶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研究——以中西部地区调查分析为例[J].成人教育,2018(12):55-60.
[9]张亿钧,朱建文,李想.基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24):16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