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功教学向智者让路

2021-02-04李耀良黄莲男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课标目标课堂教学

李耀良 黄莲男

一般的老师教知识,优秀的老师教方法,卓越的老师教智慧。教育即生成。“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和唤醒。但孩子的天性和禀赋是不同的、兴趣是各异的,我们的教育的目标就应该是明确的,方法应该是灵活的,评价就应该是多元的。智慧點亮人生。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墨守成规,只会铩羽而归。成功教学向智者让路,唯有明确目标、方法得当,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使教育走向成功。

一、目标支撑起有效课堂

顾志跃教授曾提倡:在职教师在教育研究方面应关注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不要追求课堂形式,应追求课堂本质,实现教师的教激发学生的学。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一堂课中获得有效的学呢?顾教授指出的第一个要点就是“课标研读”,认识学科功能与核心价值。课程目标是学科教学的大方向,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依据于课标。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准确清晰,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

一堂好课从设定目标开始,课标研读关系到教学的最终意义,教学目标是课堂“第一要素”。在认识到研读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与设定教学目标的实效性后,我醒悟到:教学不应依据教材而教,应该根据课标而教,不能再仅靠经验教学,应该将经验与科学教学相结合,实现有效教学。所谓丰富的教学经验往往让我们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设定,在备课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目标撰写表述错误,教学目标错位,教学目标大而空,教学目标大而杂,三维目标割裂。我们常常觉得上好课就可以,从未注意到教学目标的设计会出现如此多的错误,教学目标栏里常常写:体悟作者情感,学习生动形象的写作方法,学习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等等,这竟是何等不堪的错误,是何等敷衍了事的备课态度。

有效教学目标应该是:正确的,具体的,弹性的,集中的,连续的。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特点,我认为我们应在制定教学目标方面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设定目标。学科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各钟知识与技能。课标就是学科的指挥棒。其次,要吃透教材,分析个学段的教学任务,使之连贯有层次。根据编者的意图设置目标。如,单元目标与课文目标的整合等。第三,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脱离学生的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际价值。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考虑学生间的学习能力差异,因材施教。如,问题的设计难易度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自学还是小组讨论等。第四,教学目标应该有针对性,避免发散。如,板书设计要精炼,朗读方式采取齐读还是默读等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目标支撑起有效课堂,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目标教学法,布卢姆认为,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和具体,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会教会学才是高效

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些目标,从而把目标落到实处,就更为关键。有效教学是师生在特定情境和条件下,以最佳设计而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活动。有效教学包括教师有效地教与学生有效地学。

“课堂是学生的学堂,不是老师的讲堂”。尝试教学提倡:先练后讲 练在当堂;洋思中学提倡: 先学后讲,当堂训练;杜郎口中学提倡: 预习展示,反馈达标;育才段力佩提倡: 读读议议,练练讲讲。这些教学模式都以一种学习模式来阐述以学生的学习为线索的逻辑结构。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能够学习的内容,而且有自己探究知识的愿望。过去我们常常在教学设计背后这样假设:我不讲,学生怎么会懂;我讲得多,学生学得多;我反复讲,学生记得牢。现在我们要思考的是:设计怎样的方式让学生先学;学生不会学怎么办;怎么让学生讲,怎么让学生做,才能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哪些内容是大多数学生自己学得会的;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怎么知道学生学会了。唯有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才能真正实现高效,唯有“活的教育”才能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确立自我发展的目标,找到自我成长的路径。

我也曾思考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我要教会学生学习汉语的方法。所以我探究有效教学方法,反思效果,但总有许多盲区,发现自己竟如邯郸学步者,已经失了根本。我虽精心设计教学,但在教学实施方面缚于形式性教学活动,认为只要学生参与就能内化知识,实现有效教学,熟不知这样的盲目跟风式教学活动只是在浪费时间,我所谓的小组合作式小班化教学只是附和潮流罢了。但,通过实践与摸索我学习到实施合作学习的迁移和必要条件是:1.单一人无法完成的任务;2.答案多样,彼此的答案都有合理之处;3.合作的任务,问题的答案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4.让学生获得直接的合作体验和经验;5.合作既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合作。模式化的东西是最无生命力的。如果教学停留于模仿,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失去了技术,失去了教学的魅力;学生的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基于根本,创造个性,提供学生学习的平台。唯有这样才能教会学生会说,说得好;会用,用得好;会创。创得好;会写,写得好。

在教育不断变革的今天,教师仅仅“传道、授业、解惑”已远远不够,甚至是难以为之。山上的石头能背完,河里的流水能舀干,世上的知识学不完。面对信息时代迅速成长起来的学生发起的挑战,面对多元社会中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师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丰富素养外,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反思工作中的不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既然我钟情于教育,我便要风雨兼程;既然我选择了学生,我便要点亮人生。

猜你喜欢

课标目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