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开心做客

2021-02-04房欲飞

父母必读 2021年3期
关键词:待人接物冷处理做客

房欲飞

马上要过年了,最让父母担心的,大概是带着孩子去做客时,孩子会出现各种让人尴尬的意外表现了吧?!这些做客问题并非空穴来风,父母通过排查原因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春节就要到了,虽然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我们不会进行大型聚会,但亲友之间的走访还是免不了的。然而,总有些孩子在这种场合会让父母头大:他们或者对亲友的热情接待毫无表情,甚至还能被吓哭;或者在亲友面前上蹿下跳地表演“人来疯”;还有的是喜欢当着亲友的面跟爸爸妈妈提一些平时不被满足的要求,让爸爸妈妈拒绝不得……以至于很多时候,本该团团圆圆的场景,随时有可能被小家伙带来的不愉快插曲中断,让人无奈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提前做好待人接物方面的示范

社会交往能力需要学习,做客礼仪就更不是不学就能会的,很多时候孩子在做客时出现了各种让人抓狂的行为,并非他有意让人难堪,而是他还不知道在这种场合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礼仪,如果没有人事先跟他交代、示范,甚至有意识地进行教育铺垫,他的确可能不知道怎么表现才是最合适的。

如果孩子事先没有从父母那里学到做客时应该和主人以及其他客人打招呼,别人跟自己打招呼时应该有所回应,或者还不知道如何跟别人打招呼,面对大家的热情问候,他就可能会表现木然,甚至因为不知道如何应对而焦躁不安。如果出门前父母没有事先告知孩子基本的做客礼仪,包括不乱翻主人家的抽屉,不打断别人的谈话,有需求私下跟爸爸妈妈商量,孩子也可能不知道应该避免这些不合适的行为。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父母不仅平时就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待人接物示范,做客前更是要就相关礼仪进行有意识的提醒,甚至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几次演练,让孩子有所准备。待人接物的能力有所提升后,孩子做客时的表现就会很得体了。

允许内向的孩子慢慢来

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出门做客时对周围陌生环境容易感到紧张,也容易出现各种不恰当的行为,比如就不跟人打招呼,别人跟他打招呼也不及时回应,看似很没有礼貌。如果是由于孩子的先天性情导致的这种尴尬情形,父母不妨多一分宽容,允许孩子慢慢来,可以引导孩子用他觉得舒服的方式面对客人,比如用点头微笑回应客人的问候。如果孩子依然感到紧张,也不要强求,可以代孩子回应客人的友好或跟客人进行其他互动,让孩子在放松的同时也学习到做客的礼仪。孩子能力的成长有快有慢,有时候包容和等待也很重要。

派点事,让孩子更有存在感

有时候孩子在亲友团聚时搞出各种动静,并非有意破坏气氛,而是因为他感觉自己被忽视了。比如,大人们手忙脚乱地准备饭菜或者坐下来拉家常,或者只顾自己刷手机,忽视了孩子的存在,本来就处在一个相对陌生环境里有点孤单的孩子,难免就想通过闹出点动静来吸引大人的注意。

如果是这种情况,父母就要注意时刻关注到孩子,让孩子有事可做,有互动的机会,以免孩子因为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想办法“刷”存在感。其实正好可以通过给孩子派一些小任务的方法,让孩子既有了存在感,又锻炼了能力,比如让孩子帮着主人招待客人,送送糖果,表演個小节目。

总之,外出做客看似考验的是孩子的适应能力,实际上考验的却是父母的教育智慧。只要父母有意识地做好“功课”,就有希望收获开开心心的做客体验。

这个春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建议带孩子参加聚会时做好相关防护,聚会时间不宜过长 。

特别提醒:遇到尴尬场景时,可做冷处理

孩子在亲友面前的表现往往是平时行为习惯的自然延伸。所以,当孩子出现不适当的行为后,父母不妨觉察和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在平时的教养中有所疏忽。比如平时孩子一闹,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一闹,父母就会急于满足他的需求,以至于孩子把哭闹视为解决问题的手段,才会在客人面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如果是平时的教养方式不当,让孩子养成了在亲友面前不恰当的行为表现,不妨在征求亲友谅解的情况下进行问题冷处理,或者暂时先满足一回孩子以求不产生更多冲突,回家后注意改善教育方式,矫正孩子的任性习惯或不理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猜你喜欢

待人接物冷处理做客
主动交往 收获友情
对学生“冷处理” 更要“热应对”
家庭的教育与引导是塑造子女心性的大学堂
小学语文教育人格教育中的运用探索研究
“冷”处理带来的“热”效应
去小蜗牛家做客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高端装备制造核心部件及材料的深冷处理改性技术分析
冷处理别“冷”了宝宝的心
第9期“成语城擂台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