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体验中建立数感

2021-02-04郑华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数感小棒分数

郑华

数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是关于数的理解和感觉。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数感?笔者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生活初体验,感知分数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数感的建立依赖于生活。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分数的欲望,笔者创设以下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初步体验的过程中感知分数的存在。

笔者利用多媒体出示如下图片: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第一幅图古埃及人在测量物体长度时,通过打结计数,会产生不足整数的线段。

生2:第二幅图把一个西红柿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这个西红柿的一半,也就是[12]个西红柿。

生3:一块面包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可以分到这块面包的一半,也就是[12]块面包。

生4:两个人平分一包饼干,每人可以分到这包饼干的[12]。

师:像这样在测量、计算、分物时不能正好用整数表示,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新课一开始,教师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采取简洁谈话,自然引入的方式,让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客观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二、实践中体验,理解分数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分数的意义比较抽象,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归纳总结出分数的意义,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

师(出示分数[14]):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材料(一张圆形纸片、一根一米长的绳子、12根小棒等),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出[14]。哪一小组展示一下你们所表示出的[14]?

生1:我们把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一份涂上色,涂色的那份就可以用[14]来表示。

生2:我们组把一米长的绳子对折2次(平均折成4段),其中一段就是整段绳子的[14]。

师:同学们展示的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14]来表示。[14]还可以表示什么?

生3: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3根小棒就是12根小棒的[14]。

师:同学们,上面的[14],有的同学表示圆片的[14],有的同学表示绳长的[14],还有的同学表示一些小棒的[14]。你能说一说[14]表示的意义吗?

生4:把一个物体或是一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14]。

师:不错!这里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作单位“1”。你認为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学生小组交流:一个苹果、一盒粉笔、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全校学生数、全中国人口、全世界人口等都可以看作单位“1”)同学们知道了[14]表示的意义,请同学们各写一个分数,并说一说所写分数表示的意义。

生5: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2份的数就是[23]。

生6: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3份的数就是[35]。

生7: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其中7份的数就是[78]。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棒!那谁来说一说究竟什么是分数?

生8: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分数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此,笔者设计上面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单位“1”“平均分”的关键要素,顺理成章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对分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归纳概括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三、内化再体验,建立数感

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体验。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使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内化知识、感受体验、优化数感。在《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化提升阶段,笔者设计“猜一猜”活动,让学生在趣味练习中巩固、内化知识,建立对分数的认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与掌握。笔者出示习题:

(1)从12块糖中,拿走它的[13],拿走了(   )颗糖。

(2)再从剩下的8颗糖中拿走[12],拿走了(   )颗糖。

(3)从余下的4颗糖中拿走[12],拿走了(   )颗糖。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笔者顺应学生思路追问:“(1)到(2)为什么分数不同但拿糖的数量都是4颗糖?(2)和(3)都拿了糖的[12],但拿走糖果的数量又不同呢?”学生在思考、辨析之后,进一步对分数有了明确的认识:一个整体不管具体数量是多少,只要平均分成了2份,1份就是它的[12]。这样设计,既让学生体会到单位“1”的变化,感知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又强化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建立起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本质的认识。

(作者单位:十堰市五堰小学)

责任编辑  张敏

猜你喜欢

数感小棒分数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可怕的分数
巧移小棒
算分数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