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朋友圈的“通血管”方法并不可取

2021-02-04孟娜

家庭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外源性心脑血管病甘油三酯

孟娜

现在,在朋友圈或者微信群里经常会看到一些“通血管”方法。其实这些方法并未经过科学证明,如果深陷其中,不但耽误治疗,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下面,我就来给大家来辩一辩真伪。

1.拍打可以疏通血管?

很多人认为平时多拍打身体浅表血管,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起到疏通血管、预防血栓的作用。而實际上,血管堵塞是一个又长又慢的过程,拍打只能使局部皮肤充血、皮温升高,并不能加速全身血液循环、溶解血栓。而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个方法还可能“帮倒忙”,比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时,拍打腿部不仅无法帮助消肿,还有可能引起血栓脱落,一旦脱落的血栓游走到血管关键位置,可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2.输液可以通血管?

很多心脑血管患者都认为定期输液可以疏通血管,尤其是秋冬季节,有些患者直接到医院要求医生给自己输液“疏通血管”,其实这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动脉粥样硬化属于长期性的血管阻塞,这些斑块是长在血管上的,输液只能扩张血管,并不能将斑块“溶解”或“冲走”;而且长期输液还容易得静脉炎等并发症。

3.扎手指放血可以防心脑血管病?

网上有人声称,手指放血可以放出部分血管内的“垃圾”,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病。血管内的“垃圾”主要指对血管破坏严重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而血液大约占自身体重的7%~8%,比如一个体重60kg(公斤)的人,他身体里的血液有4.2~4.8kg,指尖放出的那几滴血与之相比简直微乎其微,其内所含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更是少的可以忽略不计。况且,人体的胆固醇来源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其中外源性占比约30%,也就说,如果不控制饮食,任何干预措施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猜你喜欢

外源性心脑血管病甘油三酯
高甘油三酯血症
络病理论在心脑血管病治未病中的应用初探
外源性防御肽(佰润)对胸腔镜术后气道黏膜修复的影响
沉默的杀手——心脑血管病,5秒要人命,该如何预防?
麦冬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
外源性表达VEGF165b对人膀胱癌T24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