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3+4+5”网络育人平台构建路径探究
2021-02-04汪纪奥汪岩赵宇萌高雯雯郝悦
汪纪奥 汪岩 赵宇萌 高雯雯 郝悦
摘 要:近年来,高校网络育人工作不断发展,高校网络育人平台构建虽然初具规模但并不完善,其育人效果并未充分发挥。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高校“3+4+5”网络育人平台以发挥高校网络育人平台优势,更好的实现全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育人效果。
关键词:高校;网络育人;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6.0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于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视,网络育人无疑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另一大重要阵地。网络育人平台的建设也可利用多种资源,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高校通用型专门的育人服务平台及APP,如中国大学MOOC、易班、今日校园等;二是高校利用新媒体开展相关活动等,如微信、微博等;三是高校自建服务平台,多数是网站类型。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开展了网络育人工作,但网络育人平台的构建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育人体系不完善、专业型师资队伍缺乏、内容特色不鲜明、与学生互动交流不足等问题。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及迎面而来的挑战,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发挥高校网络育人平台的现实育人功能。
1 高校网络育人平台建设及育人作用调研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是调查高校网络育人平台的基础建设情况以及网络育人平台发挥作用的情况,另外还涉及学生对于网络育人的看法及了解情况。通过相关调研为后期提出高校网络平台构建路径及发挥育人效应提供支撑。
1.1 调研基础情况
本次调研对象主要是省内外各个层次的高校,调研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问卷直接反映了受调查高校网络平台的运用及建设情况、学生对于高校“学术”“思政”网络育人内容接受度及看法、高校网络育人平台建设意见等系列内容,问卷调查为项目组提供了最基础的研究材料,以充分把握高校网络与人平台的构建现状与问题。
项目组还查阅大量已有与本主题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参考和观点分析,为本项目提供理论支持,另外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参考分析几所高校网络平台构建方法,最终提出网络育人平台现实构建路径。
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前期调查中,项目组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0份,回收率为97.5%。当今大多数高校积极参与网络育人平台的建设,但建设效果及育人效应仍处于不成熟阶段,不过在全国高校中也部分模范网络育人平台及网络育人机制。通过前期调查表明,目前高校网络育人平台主要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几点:一是平台建设不综合,功能单一且不够平易近人,学生往往会利用到许多不同的平台获取不同的内容,造成学生疲惫感;二是平台内容创新吸引力不足,学生兴趣不强,平台浏览量也不高;三是平台基础建设跟不上网络时代发展节奏,学生对于平台可操作型诟病已久;四是平台交互作用不强,学生之间不能讨论交流,与老师之间沟通也不通畅;五是学校特色不强,且与新媒体网络技术结合不足。
通过研究分析,构建高校网络育人平台的影响因素有几点:一是网络育人氛围不足;二是育人体系不完善,网络育人平台的构建路径也不清晰;三是缺乏专业师资队伍;四是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五是没有真正利用好新媒体网络资源。
2 高校“3+4+5”网络育人平台构建路径探索
新时代下,网络育人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又一重要阵地,高校应该构建全方位的育人平台及相应措施,发挥网络育人的现实功能,尤其是紧抓高校育人第一任务,在学术教育、思想政治引领等方面着力下手,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网络育人措施和机制,建立起网络育人完整有效的路径。
2.1 深抓“学术+思政+特色校园文化”三个网络育人着力点
一是深抓网络育人“学术”着力点。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象征,大学师生作为学术文化的散发者又无时不刻受学术文化的熏陶,它不仅仅贯穿高等教育的全过程,甚至对于学生的成长之路有着深刻影响,同时学术文化对于高校发展和一流特色高校的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学术文化主要是存在于课堂教学及学术讲座等线下学术活动过程中,对于新时期高校都在加快全方位学术育人的步伐,传统的学术氛围已经不足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这就需要增加学术育人形式及学术文化的载体。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学术育人也可以再焕生机,比如线上的学术讲座不仅仅可以承载更多的学生观看,还可以长时间随时回顾。通过网络还可以开展特色学术知识普及、开办线上学术活动等。另外借助网络新技术还可以开展虚拟仿真教学、打造学术交流平台等。深抓网络育人“学术”这一着力点,对于增强高校学术文化氛围、培育创新型人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是深抓网络育人“思政”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互联网大信息时代,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收到网络信息的巨大冲击。高校应该意识到网络思政教育已经成为网络育人重要工作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能够大大拓宽思政教育的展现渠道并且丰富其内容。目前高校需要加快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领域走向新媒体领域,借助网络育人平台创新形式内容,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育人方式,从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是深抓网络育人“特色校园文化”著力点。特色校园文化也可以说是一个高校的品牌,是高校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承担着文化育人的重要工作。特色校园文化包括特色精神文化、特色制度文化、特色物质文化、特色行为文化等方面,优质的校园文化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并能够增强学校凝聚力,形成特色价值观念,这将是高校发展的动力之一。借助网络育人平台,加强宣传并着力发展,能够形成高校特色校园文化阵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并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
深抓“学术+思政+特色校园文化”三个网络育人着力点,是借助时代特色,将三者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网络发挥其育人功能,发挥价值意蕴。
2.2 四个建设构建高校网络育人平台
第一,建立科学有效的网络育人机制。网络育人是高校一项整体性、长效性的工作,必须注重顶层设计,将网络育人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之中,进行统一部署。一是要制定科学健全的网络育人规章制度、工作办法和实施方案,对工作的指导思想、整体目标、实施办法、保障措施等进行明确规定,从整体规划上使高校育人工作做到有规可循。二是建立网络育人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领导部门,协调各级组织网络育人工作,做到统一安排、科学管理、良性发展,形成校内网络育人工作“一盘棋”。三是健全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定期进行评比或举办多种形式的比赛,对优秀个人或团队发放奖金及荣誉称号,激励网络育人工作不断进步。
第二,建一支懂网络会用网络的教师工作队伍。网络育人的关键是要有一批擅长用网络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专业的网络信息技术教师团队和新媒体网络宣传团队,而不再仅仅是依靠高校辅导员和党政工作人员。专业的人才团队能够最大化的而用好、用活网络,网络信息技术开发网络功能,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运行,使学生得到最优的网络体验,新媒体宣传工作教师是师生交流的门户,利用新媒体积极做好宣传交流。
第三,建设学生积极参与的网络文化工作室。学生是网络育人的主体,同时学生也思想活跃的网络用户群体,他们对于网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可以和教师共同参与到网络育人工作中,组建成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团队为主体的网络文化工作室,将网络文化学生工作团队也纳入网络工作管理体系,给予适当资助。学生的加入,可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更好的与教师沟通交流,与教师育人工作形成良性整体,互相补充,也会使学生在网络育人工作的影响下形成顺势引导,在学生群体促进网络育人工作氛围。
第四,建成综合高效的智能网络育人平台。当今多数高校以新媒体平台为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变化,高校不仅仅需要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宣传力,还需要有综合性的智能育人平台,通过学术板块更新校内外前沿科研成果、提供数据库服务、结合线下教育提供新型网络教育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板块更新学习内容、提供培训等,通过服务板块更新校内综合服务、就业信息及指导、交流讨论等,还有其他系类功能构成综合性的智能服务及网络育人平台。
3 五条措施提升高校网络育人作用
第一,营造特色校园网络文化氛围。良好的特色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对于提升学生对于网络育人认同度具有重要作用,而学生对于网路育人认同度能够进一步促进高校网络育人工作有效开展,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特色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就如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是相同的。一方面,积极挖掘校园特色文化,利用网络宣传优势,形成有机结合,对学生学习、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通过线上引导、线下指导等形式,发挥学校管理部门和学生组织等引领作用,共建健康、和谐的特色校园网络文化。
第二,用好新媒体矩阵平台。高校新媒体平台具有良好的传播力和实用性,它已经融入高校师生的生活。目前不少高校已经建成初具规模的新媒体矩阵平台,形成学校、院系、学生自媒体三级新媒体平台,包含“两微一端”、新兴短视频平台、功能性APP等,对于内容的发布具有很大优势。将新媒体矩阵平台融入网络育人工作的中,能够形成一条集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引领为一体的新途径、新载体。
第三,打造内容专业、丰富多彩的栏目。网络育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是丰富、优质的内容,特别是学生作为网路育人平台的主要受众群体,网络教育的内容更应该从受众需求作为出发点,一方面是保证栏目内容的专业,学生最主要的就是通过网络育人平台获取学习材料,所以要保证内容的專业性,使学生在专业知识拓展、思想政治学习、校园文化等方面向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另一方面提高内容的丰富多彩,如今网络内容的多种多样使得学生对于新颖性要求很高,要提高学生对于网络育人内容的接受度,必须提高作品的吸引力。
第四,畅通多级交流沟通渠道。网络平台最大的误区就是缺乏交流互动、自话自说。青年学生是勇于发声的群体,网络平台需要留给他们一个观点交互、情感交流的渠道,一方面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能促进对网络内容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在通过网络育人平台学习的时候,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及对网络育人平台和内容的建议想法,可以及时与老师交流学习内容,反馈育人工作做到的不足,使存在的缺陷及时修复,网络育人平台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完美。
第五,将实践教育和网络育人协同发展。调查结果中表明,更多的学生愿意通过实践接受教育,发挥网络育人平台的教育作用,需要将网络育人结合实践教育协同发展,在提升学生网络学习意识的同时,开展合适的线下实践活动,如果将线上教育比作“汲取过程”,那么线下实践教育将是“消化”过程。网络育人是贴合时代的产物,它具有天然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相对于传统教育活动,网络育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付诸实践,做到多方面、多形式、多功能育人协同发展,促进高校育人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吕春燕. 高校“五位一体”网络育人平台的搭建及优化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7):4245.
[2]李虎成.高校网络育人体系构建的路径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19,29(02):6265.
[3]廖炜,陈晨,唐腾凤,等.互联网时代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路径探析[J].高校后勤研究,2020,(05):5457.
[4]蒋广学,张勇,徐鹏,等.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系统思考与实践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3):119123.
[5]白云利,徐江虹.基于7S模型的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6):8082.
[6]仇倩倩,骞军荣,杨飞,等.新媒体时代校园媒体发挥育人功能的正确打开方式[J].新闻知识,2020,(06):7174.
[7]何晓雁.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及对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31(S1):3033+53.
[8]黄丽丽.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发展路径探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0,37(02):178180.
[9]李芬.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现状及路径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31(S1):5053.
[10]董国强,李启超,薛原,等.基于高校新媒体矩阵平台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以N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39):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