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撑产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2021-02-03张凯张昭许宁钟大森冯推紫
张凯 张昭 许宁 钟大森 冯推紫
摘要:新一轮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已完成试点打样阶段性任务。针对优化整合后的科技计划如何驱动产业发展,通过介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试点专项在实施过程中对科技驱动产业发展的初步探索、阶段成效、典型案例、管理经验,并对集中力量打造县域科技支撑样板、完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综合绩效评价机制、巩固联合协作攻关模式、凝练重大标志性成果、做好行业需求战略研究、探索经费稳定支持、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和绿色发展等下一步工作进行讨论,以期为相关领域管理机构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产业发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管理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cjas19050061
Industry Development Supported by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Take the Specific Funding of R&D of Synthesis Technique for Reduction and Synergy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as an Example
Zhang Kai, Zhang Zhao, Xu Ning, Zhong Dasen, Feng Tuizi
(Development Cent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122, China)
Abstract: Management reform of central fiscal investment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accomplished stage tasks. Aiming at how to promote industry development with these integrated central funds, this review introduces initial exploration, stage effect, typical cases and managerial experiences of the specific funding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ynthesis Technique for Reduction and Synergy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Besides, we also discuss following work such as forging the county model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improving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focusing on solving practical issues, consolidating joint efforts model, summarizing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carrying out strategic studies based on strategic research, seeking stable funding, supporting the strategy of rural vitalization and green growth, etc.,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levant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nd researchers.
Keywords: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Reduction and Synergy; Industry Development;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0引言
新一輪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已完成试点打样阶段性任务,各项任务均在新的体制下有序推进,并初步实现了新的计划体系、新的形成机制、新的管理流程、新的制度环境和新的创新氛围[1]。改革中,《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2]等一系列文件已经明确要求,政府各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机构在科技计划具体项目管理中的作用。针对整合后的科研专项如何以科技驱动力撬动产业杠杆的焦点,本研究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试点专项(以下简称“两减”专项)在实施过程中对科技驱动产业发展的初步探索、阶段成效,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思考和讨论,以期为相关科研人员、专业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
1“两减”专项对科技驱动产业发展的探索
在“两减”专项管理过程中,作为科研项目管理专业机构[3],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切实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重要论述,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行业特色,按照“接得住,管得好”的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思路,遵循“严格规范、创新务实,服务高效、廉洁公正”的理念,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放管服”改革精神[4],把解决中国化学肥料和农药施用过量的技术需求作为着力点,引导各项目既要完成考核指标又要解决产业实际问题[5],充分发挥“两减”专项管理专家委员会战略咨询、检查督导和评估考核的作用,以开展科技项目进园区和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为科技支撑中国“一控两减三基本、化肥农药负增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1.1注重源头保证,对标总体要求,服务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农业类科研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天然行业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和产业导向,以解决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带来的环境污染、质量安全、耕地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为出发点,引导科研人员,以实现“化肥农药负增长”和“提质节本增效”为产业导向,组织各研发团队集中发力,既要做好化肥农药减施理论技术研发工作,又要确保项目的试验、示范工作做到位。
在项目任务书签订前,中心与部内有关司局共同组织召开专项工作任务部署会,形成了政府部门、专业机构、项目团队、咨询专家四方进行有效对接的格局。通过协调沟通,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技术研发创新度、与产业需求关联度、对产业发展贡献度”作为项目实施的综合绩效评价标准,共同促进项目聚焦任务目标、围绕产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1.2强化过程督导,实行考核倒逼,加强战略把关
充分发挥“两减”专项管理专家委员会战略咨询、检查督导和评估考核的作用,强化一体化组织实施。专委会的主任委员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担任,成员包括实施方案编制专家、知名同行专家、及主产区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专委会委员专人专项,根据工作规则,总体把关,紧紧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化肥农药负增长”的产业导向,对专项实施各阶段全程咨询指导。在答辩评审、项目启动会、总结会、观摩会、中期检查评估中,专委会专家进行综合评议,针对整个专项和每个项目给出具体书面意见,准确了解各项目进展和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责任制落实情况。并且每年定期组织召开专委会年度工作会[6],听取项目汇报,检查项目进展,特别是对标实施方案,聚焦产业导向和问题导向,对技术创新度不高、与产业关联度不强、对产业发展贡献度不大的项目,以及部分跑偏、走浅的项目,及时督促整改,回归任务路线,为专项全链条一体化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1.3树立典型示范,开展示范观摩,打造支撑样板
围绕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专项要求各项目试验区域与行业部门设立的“一控两减三基本”“特色产业精准脱贫”“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园三区一体”[7]等重点试验、示范区紧密结合。同时,积极争取基层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配套支持和有效配合,进一步聚焦实际需求、服务区域产业,以科技驱动力撬动产业杠杆。在此基础上,专项每年选择典型示范区,会同部科教司、种植业司、农机化司、主产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先后在河南安阳、江苏兴化、广西南宁、山东烟台等地举办了多次现场观摩会,为科技支撑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打造了样板,树立了典型,为推动项目进园区提供了借鉴。
2实施成效及典型案例
“两减”专项全面启动以来,49个项目的434个课题主动向1000余个县域示范区筛选推介新模式、新产品、新技术累计达到1067套,总实施覆盖区域超过933万hm2,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过57.1万人次,培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超过7.8万人次。同时,专项不断探索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新模式,相关试验工作与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种植业管理司、农田建设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行业部门的有机肥替代化肥、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重点工作高度融合,在支撑项目区现代农业生产上起到了综合科技支撑作用。可以说,“两减”模式已经初步为科技驱动产业发展、科技解决农业产业问题提供了一项可复制、可参考、可推广的样板。
2.1加强产学研无缝对接,促进科企融合
华南农业大学牵头的“地面与航空高工效施药技术及智能化装备”项目,联合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安阳全丰航空植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事业单位,以具体产业问题为导向,通过科研院所和优势企业间的协作攻关,整合上下游力量,共同破解技术难题,开展了一系列航空施药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项目以课题主持单位安阳全丰公司等为依托,于2016、2017、2018年,相继在河南安阳2万hm2、6.7万hm2、13.3万hm2小麦无人机绿色统防统治中起到关键技术支撑作用,推广面积逐年翻倍,每公顷节约防治成本150元,减少农药用量20%,科企融合效果显著的同时,实现了产学研无缝对接[8]。
2.2主动推进科技成果落地,助推精准脱贫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牵头的“种子种苗与土壤处理技术及配套装备研发”项目,主动在全国重点扶贫地区、三七之乡云南省文山州,针对解决了三七连作障碍生产难题,研发出以土壤熏蒸消毒技术为关键、三七种子种苗病原菌分子快速检测、无病种苗培育、轮作降氮、中后阻截等成套技术,将三七轮作年限由原来的15~20年缩短到3~5年,已陆续在各地推广,也为文山州政府打造千亿元三七产业链、促进精准脱贫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9]。
2.3破解区域农业产业瓶颈,打造品牌效应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牵头的“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针对浙江苍南番茄产业瓶颈问题,联合2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研究,实现化肥、农药分别减量33%和68%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专有品牌,每公斤番茄高出同期市场价格20%,每公顷增收3.4万元,在打造品牌效应的同时,提质增效成效显著[10]。
2.4整合科技产业融合模式,实现资源融合
山東农业大学牵头的“苹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积极探索新时期技术推广服务模式和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新途径,多管齐下,与科技服务站、科技小院等已有的产业和科技融合模式无缝对接。探索了以村级“两减”科技服务站和科技小院“四零服务”(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和零时差)融合基层入户技术落地模式,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好技术、好产品、好价钱”市场理念,形成政府搭台,科研、推广和企业唱戏,百姓受惠的良好格局,引导基层科技人员服务农民增收、服务产业兴旺[11],推动了产业绿色循环发展。
3讨论和思考
3.1发挥政府部门优势,集中力量打造县域科技支撑样板
进一步汇聚行业部门优势,特别是继续加强专项实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12]、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13]等行业部门重点工作的结合,利用结余的部分中央财政资金,继续鼓励不同板块、不同项目、不同课题研发团队横向交流,以县域为单位,进驻同一示范区开展研究和示范,切实推进成果落地,打造“两减”专项县域科技支撑样板。
3.2完善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核心的综合绩效评价机制
继续以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中关键问题为出发点,以考核倒逼项目实施驱动产业发展。一是继续优化专项考核指标体系,把专项实施过程中可能形成的技术、产品、模式作为约束性考核内容,进一步淡化论文、奖项等指标,把研发工作引向农业生产实际。二是在项目综合绩效评价[14]时适时引入来自成果应用一线的技术用户及专委会管理专家,在综合绩效评价中对项目科技成果驱动产业发展的情况提出看法,并对下阶段研发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使研发工作与产业更为紧密融合,真正研发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技术成果。
3.3巩固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的联合协作攻关模式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禀赋各异,应继续加强以顶层设计为主的统筹机制,立足行业特色,满足产业需求,统筹规划、通盘考虑,遵循中国农业科研发展规律[15],系统设计并组织全国优势科研力量,建立了产学研用相结合、中央和地方相结合、不同科研机构和地方科技人才相结合的链条式行业科技创新体系[16],从而进一步打破地域、部门、单位、行业、学科界限,实行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的科研单位和人员协同攻关[17],以“两减”专项为契机搭建各领域专家交流协作的创新平台。
3.4凝练重大标志性成果,做好行业需求战略研究
在实施好项目的同时,认真梳理、凝练重要研发进展,汇聚形成重大标志性成果,并适时进行成果评价、培育、展示与宣传,及时对社会开放共享,体现“两减”专项实施的亮点和特色,扩大影响力。此外,继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18],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着手开展专项层面和项目层面的宏观战略研究,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国内优势单位,合作开展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专项战略研究;调研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在化肥农药减量施用方面的相关政策,梳理了项目执行中的创新管理措施,重点分析了国内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亟需解决的相关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提出加强保护性耕作制度和新种养模式下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研究等相关建议。并适时形成战略研究报告,为“十四五”专项延续性工作提供指南,为上级部门决策提供战略支撑。
3.5探索与农业行业特点相适应的稳定经费支持机制
“十三五”正在接近尾声,农业科研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公益性属性是受农业本身的区域性、周期性和社会性特征所决定的,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工作是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具体体现和重要抓手,“两减”专项尤其需要得到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为此,一是建议根据农业规律和农业科研特点,关注重点产业、关键生产环节的科技创新,营造让科研人员潜心钻研科技、安心服务生产的氛围,确保中国农业生产重点技术领域能有一支长期稳定的攻关队伍。二是根据综合绩效评价和生产需求,探索择优定向委托与适度竞争相结合的遴选机制,对专项实行滚动支持,使科研人员能够长期围绕一个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连续攻关,确保科研成果长期积累,孕育重大成果,形成关键突破[19]。
3.6优化整合技术资源,及时总结推广专项技术成果
及时总结各项目化肥农药减施的技术成果,邀请相关专家围绕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基础研究、技术集成与示范、产品及装备研发,梳理、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适时编撰化肥和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与应用系列丛书。总结“两减”专项取得的基础理论成果、关键技术体系、推广应用经验等成果,梳理植物保护、作物学、资源环境、园艺学、生物学等相关领域学科在“两减”专项中的最新进展,促进相关学科的融合发展与学术交流[20],引导“两减”相关技术体系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科技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EB/OL].[2019-05-21].http://www.most.gov.cn/ztzl/lhzt/lhzt2017/ hkjlhzt2017/hkj_fbh01/201702/t20170228_131463.htm.
[2]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EB/OL].[2019- 05- 21].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5-01/12/content_9383.htm.
[3]徐长春,郑戈,熊炜,等.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建设运行若干关键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3):23-26.
[4]李克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J].Beijing Review,2015(24):6-13.
[5]唐珂.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J].农业科技管理, 2015(5):1-5.
[6]王腾飞.聚焦产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两减”“粮丰”重点专项取得显著成效[N].农民日报,2019-05-11(05).
[7]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Z].2017.
[8]任国战,张遂旺.安阳:千架无人机为200万亩小麦施药[N].农民日报,2019-05-20.
[9]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文山州全力将三七产业打造成千亿元大产业乘势而上打造千亿元大产业——文山州三七产业发展综述[EB/OL].(2019-01-09)[2019-05-21].http://www.ynws.gov. cn/info/1121/225118.htm.
[10]陈德委.全国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现场观摩会暨番茄一二三产业融合论坛在苍南召开[EB/OL].[2019-05-21].http://wzsnw.wenzhou.gov.cn/art/2018/4/11/art_1212886_ 17268145.html.
[11]葛顺峰,姜远茂.苹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途径与研究展望[J].植物生理学报,2016,52(12):1768-1770.
[12]新华.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3(11):6.
[13]汪泽.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升级[J].农业装备技术,2018,44(6):3.
[14]陈昌盛,蔡跃洲.中国政府公共服务:基本价值取向与综合绩效评估[J].财政研究,2007(6):20-24.
[15]王立胜,刘岳.乡村振興战略: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的总遵循[J].红旗文稿,2018(3).
[16]孙长高,刘孟德,袭著燕.产学研协同创新全链条服务体系构建——基于地方综合科研机构的视角[J].科学与管理,2018,210(3): 17-24.
[17]曹青林.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4.
[18]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J].周刊,2016(11):8-13.
[19]吕业清.中国农业科研、推广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9.
[20]陈劲.协同创新与国家科研能力建设[J].科学学研究,2011,29(12): 1762-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