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剧艺术特征及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2021-02-03吴霜

大观 2021年12期
关键词:艺术教学音乐剧人才培养

吴霜

摘 要:高校音乐剧专业要想进一步提升人才的培养成效,为社会输送更多音乐剧人才,就必须针对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自身的艺术特性进行研究,从中总结出更适用于培养具备艺术传承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的方法,从而促进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从音乐剧的类别展开分析,结合不同的音乐剧形式探讨对应的人才培养策略,旨在进一步推动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剧;艺术教学;人才培养;高校

音乐剧是以完整的故事为框架,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将音乐、舞蹈以及戏剧等内容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能引起台前观众的内心共鸣,其在本质上具有生动性、娱乐性和观赏性。自西方音乐剧进入我国文化市场后就深受我国人民欢迎,发展潜力巨大。面对人们对此类艺术的需求,国内各大艺术类高校对于音乐剧人才培养的力度也必须随之提升,而如何培养专业水平更高的音乐剧人才,则需要从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的特征入手。

一、音乐剧分类

(一)以剧情为主的音乐剧

以剧情为主的音乐剧就是以叙事为主的剧本音乐剧,此类剧作在表演中通常借助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在表演期间主要以对白的形式呈现,此时,舞蹈与音乐就仅是对剧情加以润色的工具[1]。例如在音乐剧《窈窕淑女》中,对白是主要内容,且剧作创作者在创作时特意在每一个任务、每一个场景都运用了严谨的创作手法,合理安排歌唱、对白部分,优化音乐结构,确保对人物的刻画更加生动化、形象化。

(二)以音乐为主的音乐剧

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在这类以音乐为主的艺术形式中,音乐会贯穿舞台表演的全程。音乐剧在表演上对于表演者自身的演唱功底要求极高,需要表演者对于不同的演唱方法与技巧有极强的掌控能力,才能使自身真正融入音乐氛围,从而带给观众深刻的情感体验[2]。例如,在高校音乐剧教学中常使用的《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和《哆来咪》等经典音乐剧歌曲,它们都对于表演者唱功的要求很高。其中,《孤独的牧羊人》需要学生在学习期间熟练掌握约德尔唱法技巧,做到真声与假声之间的流畅切换,另外还需具备特殊的润腔技巧才能充分将音乐剧歌曲本身的诙谐、幽默通过节奏鲜明的旋律传递给观众,进而引发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三)以舞蹈为主的音乐剧

在高校音乐剧专业教学中,对于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培养也十分关键。音乐剧中,利用舞蹈对剧作主题加以诠释,能促进剧情的发展,同时能对剧情中的冲击点、矛盾点的营造起到很强的突出作用。高校音乐剧中涉及舞蹈的作品包括《猫》《歌舞青春》《西区故事》等。其中,作为此类音乐剧典型代表的《猫》,其在剧情方面并没有太多复杂的故事情节,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音乐与舞蹈相结合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不同颜色的猫、不同性格的猫、不同年龄的猫均被体现在表演中,为观众诠释了一个个充满独特个性的猫的形象。此外,夸张的服饰、精美的舞台场景、充满个性的角色形象,这些加在一起共同为观赏者呈现出一场视听盛宴。

二、高校音乐剧人才培养策略

(一)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如今,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音乐剧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集歌剧、舞剧、戏剧三大艺术门类的特点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基于此,教师在音乐剧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促使学生的创作能力得以增强。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将学生创作能力与审美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学重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引导学生进行渗透式学习,使其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有意识地参与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室、多功能礼堂开展音乐剧的实践教学,或是通过举办小型音乐剧表演等活动使学生既能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又能有效提升其自身的综合能力,实现音乐剧教学对学生多维度发展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民族文化拓展和丰富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感,进而使学生的专业视野不再被束缚和局限,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二)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与丰富

在高校音乐剧教学中,由于国内的音乐剧作品比较少,因此教学素材的选择比较有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多下功夫。因此,教师应注重对音乐剧教学素材的搜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并在音乐剧的初学阶段着重将具有强烈表演性和戏剧冲突的音乐剧作品提供给学生进行练习,进而促使学生感受音乐剧的独特魅力。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开展对音乐剧的学习,教师应随着学生感受能力的提升逐渐增加不同的新片段,从而让学生在作品演绎中提升音乐剧表演能力[3]。音乐剧分为三类教学课程,即音乐类课程、舞蹈类课程以及戏剧类课程,虽然不同的学校对三类教学课程的侧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具有互通性。此外,在进行教材内容丰富时,也可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将以慕课平台为代表的线上学习平台的教学资源融入教学,使学生的音乐剧学习更贴合时代发展特征,同时引导学生创作出更多更受现代人喜爱的音乐剧作。

(三)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现阶段我国的艺术类院校仍多采用单一式教学体系,但此种教学体系不利于人才全面发展与成长。在社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社会对音乐剧人才的标准也在逐渐提升,人们越来越需要表演与情感相融合、音乐与舞蹈并存的精彩演出。因此,音乐剧的演员在日常学习时会比较辛苦,不仅每天需要进行声乐练习,还要进行形体的训练和舞蹈的编排,从而保证自己能具有集唱、跳、演于一体的综合表演能力。由此可见,音乐剧的人才培养需要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其具有一定的音乐剧表演经验,从而达到提升人才培养效果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演平台,增加其舞台表演经验,以此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使其成为更加专业的音乐剧表演人才。例如,教师可以跟电视台、戏剧团合作举办一些音乐剧的演出,或与民间机构合作,在其举办活动的时候增加相关音乐劇节目,以此丰富学生的舞台实践经验。此外,教师还可以多关注商业市场的变化,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进而使音乐剧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够与市场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使音乐剧人才能够与市场实现同频、同向发展。联合社会各方力量为学生搭建积累实践经验的平台,能够促使其成为更专业、更高质量的音乐剧人才,进而使我国音乐剧实现长足发展。

(四)深入挖掘音乐剧独有的艺术特色

音乐剧是从西方演化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西方韵味。同时,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所在,是民族实现传承和发展的源泉和根本,所以音乐剧若想在中国生根发芽,就需要与中国的文化进行结合,使其具有中国文化韵味,丰富音乐剧的文化内涵。在音乐剧教学中,教师需要将音乐剧与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在音乐剧中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进而实现音乐剧的中国化发展。具体而言,教师要对音乐剧的创作内容和表演形式进行创新,在其中增加更多的民族特色,使其更具有中国韵味;在题材上,中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每一个朝代都具有典型的事迹和民间传颂的故事,可以为音乐剧的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比如可以在音乐剧中利用历史人物形象或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上的现象进行有意识的隐喻,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

高校在进行音乐剧人才培养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这一艺术的特征加以了解和分析,由此研究出更契合音乐剧特点的教学模式,即从音乐、舞蹈、对白等多个视角切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音乐剧的艺术特征,提升学生的创作、演绎能力。此外,在教学平台与教学内容方面,教师也需投入更多精力,为学生提供更多表演平台,为其磨炼演技创造优越条件,促使学生在校求学阶段能快速提升个人的音乐剧表现能力,为未来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姜贵春,张秋,陈长东.“大思政”视域下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五育”并举[J].青春岁月,2019(26):98-99.

[2]吉琳.高校流行音乐专业与表演专业联合互动教学:浅析原创音乐剧《仲夏夜之梦》创作排练[J].戏剧之家,2019(3):142-143,146.

[3]姚佑南.声乐研究生音乐剧表演能力的培养路径[J].音乐教育与创作,2021(8):25-29.

作者单位: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艺术教学音乐剧人才培养
《来自远方》电影版9月上线Apple TV+
East Side Story
看音乐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2015上半年中国音乐剧演出情况
减负,从课堂教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