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功能矫治在儿童正畸中的应用研究
2021-02-03温静
温 静
(开封市儿童医院口腔科 开封 475000)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大,至2岁半乳牙会全部萌出,但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受到遗传因素、疾病因素、营养不良、替牙障碍、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牙、颌、面部发育畸形,不仅影响了口腔功能,还降低了面部的美观度,严重阻碍了儿童的生长发育[1]。正畸是临床治疗口腔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相应的固定技术对畸形牙颌进行矫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2]。本次研究在儿童正畸治疗中应用早期功能矫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共64例正畸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7~9岁,平均年龄(8.05±0.96)岁;对照组中男11例,女21例,年龄7~10岁,平均年龄(8.29±0.92)岁。患儿家属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前,所有患儿均接受X线片检查,对口腔进行全景拍摄,并根据图像记录结果。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矫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功能矫治,具体方法如下:先给予患儿软质T4K矫治器,叮嘱患儿家属每晚监督患儿佩戴9~10h,早期佩戴时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到院进行调整。指导患儿及家属正确的肌功能训练方法,如模仿吹笛子的口型、将纸片置于患儿上下嘴层之间保证其不掉落。同时,还要叮嘱家属密切关注患儿闭口的情况,进一步提高患儿口腔周围的骨肉功能。每隔2月带领患儿进行复诊,复诊时需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矫正器,保证矫正器的使用效果。两组均持续治疗8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矫治前后ANB角、SNB角、NP=FH角、UI-NA角、LI-NB角矫正情况。各角度正常范围如下:ANB为3.3°~6.1°,SNB为78.8°~85.8°,NP-FH为80.1°~86.1°,UI-NA为17.2°~27.6°,LI-NBA为27.7°~37.7°;(2)对比两组男女性患儿矫治前后ANS-Me水平。女性ANS-Me为54.7mm~62.9mm,男性ANS-Me为58.6mm~63.0mm;(3)对比两组矫治满意度。由患儿及家属进行评价,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矫正角度对比
正畸前,两组各项矫正角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正畸后,两组各项矫正角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矫正指标对比
2.2 男女ANS-Me对比
正畸前,两组男性ANS-Me、女性ANS-Me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正畸后,两组男性ANS-Me、女性ANS-Me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男女ANS-Me对比
2.3 矫治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矫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矫治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错颌畸形是儿童生长发育期较常见的情况,临床症状表现为下颌前缩、牙齿拥挤不齐等,不仅对患儿的面部结构造成影响,还可能导致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生长发育[3~4]。本次研究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早期功能矫治,结果显示正畸后,两组各项矫正角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男性ANS-Me、女性ANS-Me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矫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儿童矫治的最佳时期在于生长迸发期前的1~2年,女孩的生长期约在9岁,男孩的生长期约在11岁,因此应在6~10岁间对儿童进行矫治,符合儿童牙齿及颌骨的生长趋势。在快速生长期前矫治,不仅能矫治已萌恒牙的错合畸形和上下颌骨早期的错合畸形,而且能干预快速生长期恒牙和颌骨的不良生长趋势,引导其向正常方向生长,从而改善或者治愈错合畸形。牙齿矫治器仅需患儿在夜间佩戴,每天持续9~10h,这样不仅能保证佩戴时间的充足,还能避免对儿童日常学习、生活造成的困扰,可行性较强。但在佩戴的早期,儿童可能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此时家长应监督儿童按时佩戴,定期复诊,检查矫治器的适用状况,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保证矫治的效果。
综上所述,早期功能矫治能有效提高儿童正畸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