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2021-02-03杨泽威
杨泽威 刘 杰
(阳春市中医院康复一科 阳江 529600)
急性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因多种因素而导致,主要是因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导致坏死,患者通常会出现失语、偏瘫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1]。本文对此予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9年1月~2020年1月择取80例择取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8.89±5.56)岁;病程10~70h,平均病程(40.13±4.56)h。研究组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68.93±5.66)岁;病程11~70h,平均病程(40.22±4.63)h。经统计学分析,组间资料对比无意义(P>0.05),可以对照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氢氯吡格雷治疗,选用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氢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120035)治疗,口服,每次75mg,每天1次。研究组实施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选用山西太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舒血宁注射液(国药准字Z14021962)治疗,取20ml舒血宁注射液+250ml葡萄糖注射液(5%)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持续用药2周。
1.3 临床观察指标
(1)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2)神经功能指标:MBP、H-FABP、NSE、GFAP;(3)相关细胞因子水平:sVCM-1、TNF-α、IL-18。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从血液流变学指标来看,治疗后研究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2.2 两组神经功能指标对比
从神经功能指标来看,治疗后研究组MBP、H-FABP、NSE、GFAP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指标对比
2.3 两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对比
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来看,治疗后研究组sVCM-1、TNF-α、IL-18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对比
3 讨论
脑梗死通常是因脑部供血障碍而造成神经细胞缺氧缺血、坏死、功能障碍,进而导致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中医认为,脑梗死属于中风范畴,该疾病的基本病机在于脑络瘀滞、肝肾阴虚[3]。本次研究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并对照单用氢氯吡格雷,结果显示,研究组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以及相关细胞因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氢氯吡格雷作为新一代血小板聚集制剂,其对二磷酸腺苷有抑制作用,同时对血小板受体结合也有抑制作用,进而对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同时可以结合红细胞膜,使红细胞变形能力提高[4]。舒血宁注射液主要组成包括总黄酮醇苷、银杏内酯,不仅可以起到益气健脑效果,还具备通脉舒络作用,另外还有活血化瘀功效,其中总黄酮醇苷可以使微循环得到改善,脑血管得到扩张,使梗死区域血液供应增加,对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银杏内酯可以使血液黏度降低,对血管内红细胞聚集有抑制作用,促进血流,使红细胞变形能力提高,起到抗栓效果[5]。舒血宁作为强效自由基清除剂,可以使神经细胞得到有效保护,对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6]。舒血宁和氢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使临床效果得到提升。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确切,可以使血液流变学得到改善,炎性反应减轻,同时可以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使氧自由基水平降低,临床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