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灌洗液不同检测方法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2021-02-03王晓丽陈治水周静霞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洗液检测法涂片

王晓丽 陈治水 周静霞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检验科 焦作 454000)

在全球范围内结核病都属于普遍存在的问题,结核杆菌侵犯支气管、气管及周围组织则称之为支气管结核,如果是单纯病症患者,难以通过CT或胸片诊断出来,所以很多患者无法及时确诊和治疗[1]。如今纤维支气管镜广泛应用,可以一并进行诊断和治疗,肺泡灌洗后对灌洗液进行检测,能确诊是否存在结核杆菌,不过目前有着多种检测方法,诊断效果也各不相同[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56例肺结核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时选取28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菌阳肺结核、菌阴肺结核患者各28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2.3±7.5)岁;对照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2.7±7.4)岁。两组基线资料经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灌洗液采集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规格的纤维支气管镜,术前禁食6h,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行鼻腔喉头表面麻醉;术中将纤维支气管镜经鼻腔送入声门后,将2%利多卡因滴入气管行局部麻醉,过程中要行鼻导管供氧,还要监测血样饱和度、呼吸、心率等指标;纤维支气管镜抵达病变位置后,活检、刷检后进行肺泡灌洗,共灌洗3次,之后吸出灌洗液放置于无菌瓶中,采集20mL进行实验室检验。

1.2.2荧光定量PCR检测法(FQ-PCR)

取1~1.5mL灌洗液进行离心处理,时长5min,速度为12 000r/min,去除上层清液,在沉淀物中加入1mL无菌生理盐水混匀,再次离心处理5min,速度为12 000r/min,去除上层清液,将50μL DNA提取液放入沉淀物中混匀,放入100℃恒温环境中10min;之后放在冰箱中冷却到室温后,再次离心处理5min,速度12 000r/min,取2μL上层清液置于PCR反应管中,以8 000r/min速度离心处理数秒,再将其放在PCR仪中,进行扩增处理;先在93℃环境下预变性2min,再依次93℃45s、55℃60s,共计10个循环,之后再依次93℃45s、55℃120s,共计30个循环;最后进行荧光检测,对结果进行解读。

1.2.3结核抗体检测法(胶体金法)

将2滴封闭液滴入反应板的反应孔中,等待薄膜吸入;取40μL灌洗液标本,滴入反应孔中,等待薄膜吸入;之后滴入6滴洗活液,等待薄膜吸入;再滴入2滴金标液,等待薄膜吸入。质控点为红色,反应孔内存在红色斑点则为阳性。

1.2.4培养检测法

灌洗液标本行常规处理,再根据《全国结核病菌学检验标准化规程》操作,分离培养时应用全自动分枝杆菌培养监测仪。

1.2.5涂片检测法

以中国防痨协会发布的《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为操作标准,用萋-尼氏抗酸染色法,结果观察用油镜,阳性判断标准为≥3条抗酸杆菌/300视野。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4种检测的结核杆菌阳性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软件对研究中所得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当组间差异较大时,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菌阳肺结核组检测阳性率:FQ-PCR法明显高于结核抗体法、涂片法,差异呈统计学意义(χ2=10.220/31.540,P<0.05);FQ-PCR法与培养法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菌阴肺结核组检测阳性率:FQ-PCR法明显高于结核抗体法、涂片法,差异呈统计学意义(χ2=14.292/39.030,P<0.05);FQ-PCR法略高于培养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6,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菌阳肺结核组和菌阴肺结核除了涂片法,其它方法均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4种检测方法有着不同的敏感性,菌阴肺结核和菌阳肺结核组FQ-PCR法、培养法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结核抗体法和涂片法,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4种检测中结核分支杆菌的阳性率[n(%)]

3 讨论

结核病一直都是影响人类健康且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为了控制病情蔓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要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3]。目前该病的诊断方式主要是细菌学检验,痰涂片镜检是常规方法,具有经济、无创、简单等特点,不过会受到多种因素干扰,所以准确性不高,特别是在支气管结核病的诊断中效果不理想,所以逐渐被灌洗液检测替代。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获得肺泡灌洗液标本,该标本中细菌浓度高、污染低,从而诊断结果更有保障,但是不同的检测方法对结核杆菌的检测结果不同,诊断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性。

涂片检测法属于经济、快捷、简便的方式,不过检查率仅为30%~40%,也不能区分非结核杆菌和结核杆菌,所以灵敏度、特异性均不高;且检测液难以控制定量,也就影响了最终诊断结果。如今,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更新,FQ-PCR检测技术被逐渐应用,它集光谱技术、杂交技术、核酸扩增技术于一身,检测环境为封闭状态,可以避免受到外界因素干扰,配合特异性探针随时检测,实现自动分析一体化,结核杆菌DNA<10copies也能稳定检测出。

本次研究中,菌阳肺结核组FQ-PCR法的阳性率为89.29%,明显高于结核抗体法的50%、涂片法的14.29%,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菌阴肺结核组的阳性率为82.14%,明显高于结核抗体法的32.14%,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菌阴肺结核组对比,FQ-PCR法阳性率差异显著,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证实,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荧光定量PCR检测法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而且检测速度快,如果为了进一步提升诊断效果可以与其它检测方法联合使用。

猜你喜欢

洗液检测法涂片
以危废焚烧尾气洗涤塔水处理飞灰水洗液的可行性研究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T-SPOT.TB检测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在诊断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
五味黄连洗液止痒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基于改进检测法的STATCOM建模与仿真
基于电流平均值的改进无功检测法
D-STATCOM一种改进的补偿电流检测法
苦参黄柏洗液治疗慢性肛周湿疹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