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文创产品研究综述
2021-02-03王扬轩龚春燕
王扬轩 龚春燕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 昆明650091)
2016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要深入挖掘和系统阐发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1]。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等部门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的开发要调动文化文物单位积极性,加强文化资源系统梳理和合理开发利用,力争到2020年,逐步形成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文化创意产品体系[2]。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单位的一部分,保留有大量的文献资源,自然应当参与文创产品的开发,图书馆界也开启了研究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的热潮。
1 文献计量分析
1.1 文献来源
笔者在CNKI中以专业检索方式,编制检索式:SU=图书馆*(文创+文化创意产品),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2月31日。经过检索共获得文献200篇,通过对文献的逐一阅读,筛选掉与检索主题无关的文献以及通讯等,获得有效文献145篇。
1.2 文献年度分布
通过观察年度发文量的变化趋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热度,图书馆文创领域的发文量如图1所示。
图1 图书馆文创研究文献数量及分布
根据图1所呈现的趋势,可以很直观地发现,虽然早在2012年我国就有学者探讨了有关图书馆文创问题,但文创产品开发并没有真正引起图书馆学界的重视,直到2016年,《指导意见》《意见》出台后,图书馆与文创的结合才真正进入学界视野中,对于图书馆文创的研究才开始兴盛起来,到近两年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1.3 文献期刊分布
文献的期刊分布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本领域内关注度较高的期刊,表1中的17种期刊共计发文量94篇,占总发文量的64.8%,可见这17种期刊构成了图书馆文创研究领域的主要来源期刊。其中《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新世纪图书馆》《图书馆建设》《图书情报工作》《国家图书馆学刊》《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图书与情报》9种期刊属于CSSCI及其扩展版的来源期刊,共计发文量45篇,占总发文量的31%,表明虽然图书馆文创产品研究兴起的时间较短,但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价值的成果。
表1 我国图书馆文创研究2012—2019年期刊载文量(≥3)
1.4 研究作者分析
笔者首先通过CNKI将实际有效的145篇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利用Citespace 5.6.1绘制主要作者合作网络图,时间跨度为2012—2019年,Years Per Slice=1(时间切片为1),Node Types=Author,运行后通过必要的处理得到图2。如果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发文的情况,在图2中会以连线的形式得以体现,通过观察图2,我们可以发现整体上知识图谱由零星散点构成,仅有少量作者之间存在联系,说明当前图书馆文创的研究主要由个人完成,大多数作者少有与他人进行合作。
图2 图书馆文创研究作者知识图谱
再利用CNKI将选中的文献以Endnote格式导出,用SATI转化为可识别格式后,抽取作者字段,经过筛选得到表2。
表2 图书馆文创高产作者发文量统计(≥2)
根据美国学者普莱斯定律的推论:杰出科学家中最低产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等于最高产科学家所发表的论文数量的平方根的0.749倍。由此表2截取了图书馆文创研究领域中发文量大于等于2篇的作者,总体来看,田利发文量最多仅为6篇,其余学者发文量普遍在3篇及以下,可见当前图书馆文创研究的积累不够,研究深度有待提高。
1.5 研究机构分析
利用Citespace对导出的文献进行分析,除Node Types=Institution外,其余操作与作者分析一致,运行后选择聚类视图,经过必要修饰后得到图3。
图3 图书馆文创研究机构知识图谱
同时,对发文量大于等于两篇的研究机构进行统计,见表3。
表3 研究机构发文量统计(≥2)
通过图3可以发现,当前主要是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人员针对图书馆文创展开了研究,其中存在着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之间、高校等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研究关系,不过当前跨单位合作研究不够频繁,公共图书馆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其图书馆的合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表3,可以看出虽然有许多高校图书馆人员在探究图书馆文创开发问题,但并没有进行深入且持续性的研究,而公共图书馆则展开了较为持续的研究。从结果来看,郑州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以及南京图书馆发文较多,而这些地方图书馆文创工作发展的相对成熟,可见当前对于图书馆文创产品的研究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
2 图书馆文创产品研究的主要内容
图书馆界开始关注文创是从探究图书馆如何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开始的。早在2012年,王伟就阐释了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业服务模式的基本内涵,并探讨了公共图书馆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以及开发文化创意产业模式的路径选择等问题[3]。范丽娟从生态环境、提供专业服务、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和传承文化创意4个方面探讨了图书馆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策略,并提出要积极利用文创产品,来改变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4]。虽然最初的研究并没有涉及到图书馆自主开发文创产品的问题,但也开始关注到了图书馆与文创之间的关系。在2016年《意见》颁布之后,图书馆界开始着重探讨图书馆文创开发的相关问题,笔者通过逐一阅读文献,将主要研究内容分为4个部分。
2.1 图书馆文创产品概念与分类研究
2.1.1 图书馆文创产品概念研究
当前学界对于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概念界定尚未达成一致。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下了定义,刘军军将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定义为是图书馆人以文化创意为主导,将图书馆各类文献精华与高科技、文学艺术创作手段有机结合形成的产品[5];赵晓红认为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是与该馆的图书典藏以及当地文化特征相关的,具有创新型、文化性、教育性等特点的产品[6];张立朝指出图书馆文创产品是以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为核心,以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为导向,以图书馆藏品信息、业务成果等为基础,通过市场活动实现价值转化的特殊商品[7]。付国帅则认为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在充分运用图书馆馆藏、品牌等元素进行开发的同时,也不必拘泥于某一开发主体以及图书馆自身的馆藏[8]。
总的来看,目前学者们对于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概念在许多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如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应充分运用图书馆馆藏,起到传播文化价值的作用。
2.1.2 图书馆文创产品种类研究
在对文创产品种类的探讨上,莫晓霞结合国内外文创实践,概括出馆藏资源复制品、出版品、衍生纪念品、体验型产品、文创APP 5个类型[9];王毅分析了10所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图书馆商店的文创产品,按载体类型概括为“图书类”“服饰类”“日用品”等8个类型,其中主流载体类别主要是“图书类”“服饰类”“日用品”“装饰类”“文具类”“玩具类”等[10];陆晓君根据馆藏资源利用程度及产品对读者的影响,将我国目前的图书馆文创产品划分为馆藏资源仿制品、编选出版品、次生品、亲历型产品、服务型产品[11]。可见学者们主要依据文创产品的表现形式以及产品与馆藏资源的结合转化程度来进行划分,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当前图书馆对于馆藏资源利用程度较低的文创产品开发已经有了许多实践,但对于服务类、体验类等需要充分结合馆藏优势的文创产品开发尚显不足。
2.2 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模式研究
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模式主要包括自主开发、合作开发、授权开发3种方式。①自主开发是指图书馆独立负责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设计,自负盈亏,风险自担的开发模式。公共图书馆通过成立下属企业专门负责文创产品开发,从而避免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从事商业活动可能会出现的不相适应[12]。②合作开发可以分为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作、图书馆行业内协作两种方式[13]。图书馆受限于市场、人才等因素,无法独立完成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因此可以由图书馆负责产品的设计研发与销售,由社会力量承担产品的生产制作[14]。图书馆也可以采取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参与文创公司开发的模式,这样可以调动社会力量,形成混合型经营模式[15]。③授权开发是图书馆以合同的形式授权代理商从事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图书馆在给予被授权者一定资源、指导的同时,也可依据合同获得部分经营所得[16]。授权模式分为直接授权、委托授权和综合授权。在直接授权模式中,图书馆独立性较强,可直接参与授权业务;委托授权则是被授权方按照合同规定使用授权标的物,并支付相应报酬的方式[17]。
除了上述提及的开发模式,学者们也从其他视角入手探讨了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模式。如郭慧玲为应对“互联网+”新态势,构建了面向用户创新驱动的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模式[18];谢雨探讨了图书馆结合众筹模式开发文创产品的可行性,并结合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设计了一套具体的开发流程[19]。
2.3 图书馆文创产品推广营销研究
在推广营销方面,袁红军指出单靠传统营销方式很难完成图书馆文创产品的销售目标,图书馆文化创意开发人员应以解决用户烦恼为导向,依靠互联网销售终端收集用户各类型数据,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文创产品[20]。乔峤提出图书馆应培养开发推广文创产品的专门人才,既要依托文化活动开发推广文创产品,还应结合互联网、电子商务、社交媒体进行推广[21]。朱东亮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一方面应该加强与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合作,另一方面在加强官方App和微信公众号建设的同时,也可以尝试开设实体店,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销售[22]。
2.4 经验借鉴及介绍
2.4.1 博物馆文创经验介绍
2013年,台北故宫的“朕知道了”纸胶带在网上走红,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山西博物馆相继推出的文创产品也引起了网络的关注,公众对于博物馆文创的关注与日俱增。可见博物馆文创起步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因此也有部分学者借鉴博物馆文创的成功案例,为图书馆文创提供思路。田艳艳结合苏州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单位开发文创产品的优秀案例,认为图书馆文创应树立科学的产品开发观,以馆藏资源为主,开发多元化的图书馆文创产品[23]。张晓翔结合故宫博物院的数字付费节目《你好呀!故宫》、国家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的IP授权模式等,分析了博物馆文创工作的亮点在于对藏品资源深度解读、形式多元、突破性的运营模式等方面,并进一步从藏品和受众两个方面探究了图书馆与博物馆文创工作的异同,为发展图书馆文创提供了一些建议[24]。王毅则是通过考察英国国家博物馆与国家图书馆网站文化创意产品的物质载体、文化创意内容、开发模式和营销策略,从中获得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发文创产品的启发[25]。
2.4.2 国内图书馆文创经验介绍
在国内经验的总结方面,国家图书馆在文创工作上已经取得一定成就,因此谢芳分析了国家图书馆“纪念日礼品”业务,从把握用户需求、拓展用户群体等多方面对图书馆文创工作提出了思考[26];刘威妍从品牌建设、电商应用、产品研发等5个方面,比较了国家图书馆与故宫博物院文创工作的成功经验[27]。相较于我国大陆,台湾地区图书馆文创工作比较成熟,尤其是在对馆藏资源的开发利用上颇有心得,曾淑贤介绍了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创造典藏文物新价值等方面的经验[28];杨玉惠介绍了台湾图书馆利用“文创加值”开发特色馆藏的典型案例[29];刘浩[30]、黄佳玲[31]、包鑫[32]等学者从产品开发、创意来源等多个方面,总结了台湾地区图书馆文创实践经验,认为我国图书馆文创开发应打造特色产品、实行多种营销策略,在追求商品价值的同时也应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借助文创产品宣传传统文化。
2.4.3 国外图书馆文创经验介绍
我国图书馆文创起步晚,产品开发缺乏成熟经验,学者们通过文献梳理、网站分析等方法,梳理国外图书馆文创的成功案例,为国内图书馆文创开发提供参考。刘佳欣总结出欧美图书馆开发文创产品的3种形式,分别为“传统产品型开发”“数字化开发”与“创新型开发”[33]。盛怡瑾则是从产品开发的定位、设计、运营3个方面总结了国外图书馆文创经验[34]。王毅[35]、张雅琪[36]主要结合美国图书馆文创经验,从开发主体、开发方式、产品类型和素材、服务场所、服务成效5个方面介绍了美国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发展。李平[37]、唐义[38]分析了英国和澳大利亚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实践,归纳其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的特点。在借鉴国外图书馆文创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学者们针对国内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提出图书馆文创开发要促进与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创新文创产品营销体系,寻求多方合作共同开发等建议。
3 图书馆文创研究的不足与未来方向
3.1 图书馆文创研究不足
3.1.1 研究广度有待提高
我国图书馆文创开发与研究的热潮始于2016年《指导意见》《意见》等文件出台,至今发展不足5年。通过梳理文献可以发现,近几年论文主要集中于探讨图书馆文创产品的概念与价值、发达地区图书馆及博物馆文创开发经验借鉴以及所处图书馆文创工作的总结。图书馆文创工作的流程大致包括前期准备、调研策划、设计、制作、营销、售后服务与反馈6个部分[16],每一个部分都存在着许多问题等待解决,然而设计与营销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的成果还十分稀少,而对于图书馆文创工作的售后服务与反馈上更是少有人研究,图书馆馆员与高校学者应该拓宽视野,聚焦图书馆文创开发的各环节,推动图书馆文创进一步发展。
3.1.2 理论视角有待丰富
如上所述,图书馆文创工作包括前期准备、调研策划、设计、制作、营销、售后服务与反馈等多个部分,其中蕴藏的问题涉及到工业设计、市场营销、质量管理等诸多学科领域,并非是依靠图情档领域的知识与方法就可以解决的。当前图书馆文创开发研究的相关文献对于其他学科领域知识的吸收利用还远远不够,使得相关讨论存在研究视角单一的问题,从而也导致了研究广度难以拓展。这也启示图书馆应该完善馆员队伍建设,实现馆员知识结构多元化。
3.2 图书馆文创未来方向
3.2.1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文创工作创新
“文旅融合”就是以文化资源为核心,以旅游市场为纽带的新型“旅游+”产业模式。2019年,由中图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举办的“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浙江现象研讨会”的召开,表明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进入新的阶段[39]。图书馆文创就是结合本馆、本地区特色文献资源进行二次开发的文化创造行为,其与图书馆文旅融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国外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大英图书馆等世界知名图书馆,几乎都拥有礼品商店,其文创产品对人们的吸引力很大,甚至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乃至经济迅速发展[40]。国内也有学者注意到了文创工作与图书馆文旅融合的联系,如黄安妮在讨论文旅融合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时认为图书馆应该主动参与到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中去[41];单红波在总结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的主要模式时也指出公共图书馆通过建立文创工作室,在延伸公共图书馆增值服务的同时,还能丰富其旅游特性[42]。可见图书馆文创开发是图书馆响应文旅融合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何开发并有效利用文创产品吸引更多游客进入图书馆,图书馆文创工作与旅游业衔接过程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界应当思考的问题。
3.2.2 阅读推广与图书馆文创
当下阅读推广已经成为了图书馆的主流服务之一,随着阅读推广的发展,诸多学者、图书馆从业人员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阅读推广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推广的效果。目前已有学者探究利用图书馆文创产品辅助阅读推广,刘洋结合“嗑瓜子理论”,认为图书馆文创产品与阅读推广结合,可以将读者的阅读体验固化,从而有助于培养读者的长期阅读习惯[43]。张晓阳认为图书馆文创产品对于阅读推广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基于特色馆藏信息开发出来的文创产品,可以吸引读者对产品所承载的文化产生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文创产品也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通过增强阅读氛围促进阅读行为[44]。虽然当前图书馆文创开发尚不成熟,文创产品与阅读推广的结合尚未引起广泛的关注,但伴随图书馆文创开发的日益进步,文创产品对于阅读推广的助力作用将会引起更多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