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振兴看农投(九)

2021-02-03

黑龙江粮食 2021年1期
关键词:李波大胜生物科技

编者按:《产业振兴看农投》第九期以农投集团“明德、奋斗、创新、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为理念,围绕典型人物——黑龙江省农投生物科技(种业)有限公司农化事业部总经理王大胜、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玉米事业部总经理李波,分别展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日常工作等内容,同时也集中展现了农投集团在农业产业全链条、食品为主导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方面的进程以及取得的成绩。

王大胜:“跨界王”为龙江土地而生

如果选择一份工作,经常出差是前提条件,有多少人能够接受?又有多少人会乐此不疲呢?

出差是黑龙江省农投生物科技(种业)有限公司农化事业部总经理王大胜的工作常态,什么时候出发、去哪里,完全取决于每天不固定的工作任务。每年的十月至次年的四月,王大胜所在的农化事业部总是忙得热火朝天。

“上游公司的发票已经开出来了,他告诉我的是七千亩,肇源是一万三千亩,总共801吨。这801吨,底肥534吨,追肥267吨,共计192万。”公司办公室里,王大胜向黑龙江省农投生物科技(种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铭丰详细汇报了近期的工作进展,随后他问:“去五大连池的时间定了吗?”

李铭丰回答道:“周六走,赵总跟我们一起去,把化肥平台的事确定下来。”

从上游公司预定化肥原料,去下游公司调研需求存量,农化生产和销售行业已经早早就开始紧张的春耕备战。

2020年的第一场雪来得着实是猛烈了些,一边准备着出差需要带的文件和物品,另一边,王大胜还惦记着家里的老婆和孩子。“我今天接不了孩子了,外面下雪,你接的时候注意安全啊。”雪天路滑,牵挂却也帮不上忙,王大胜只能在稍有空闲的时候给妻子打个电话嘱咐几句。

黑龙江省肇东市,王大胜正在与化肥经销商洽谈业务。“原料这块现在钾肥到了几百吨,大颗粒一共到了不到两千吨。”王大胜听后问道:“那钾肥能给我多少量?”对方回答:“现在来看,钾肥也只能给你两三千吨这样。”王大胜有点着急:“不够啊。”对方表示:“我们一共就这三千万吨,现在已经都订出去了,就要看后期流向还能再过来多少,然后尽量给你挤点。”

根据当年的化肥需求和销量分析预判明年备货种类、数量以及市场供求变化,这是王大胜凭借十几年农化生资行业的经验练就出来的本事。王大胜说:“我2002年的时候从事的行业跟生资一点儿不搭边。”

熟悉王大胜的人都叫他“跨界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王大胜在2002年之前一直从事与文艺娱乐相关的工作,那时候的事业发展用蒸蒸日上来形容绝对不为过。

王大胜说:“在原来的行业基本上做得是小有起色,各方面人脉和领导之间都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但就是一个机缘巧合吧,就是突然有一个想去生资行业的想法。”

王大胜的朋友王龙翔说:“有一天王大胜跟我们讲他要换一份工作,转到农资行业,作为朋友我们还是很担心的。”

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行业,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工作,从安逸到奔波,很多朋友都想不明白王大胜为什么要跨界转行。

王大胜说:“最吸引我的是什么呢?能出差。”

出差不是偶尔,是常态,在别人看来,频繁往复的出差下乡除了辛苦就是劳顿,可在王大胜眼里却是心心念念的希望。

王大胜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出差时的心情:“第一次出差感觉整个人是心旷神怡,真正看见龙江那种大美,我是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但也是第一次了解黑龙江是这么美。”

虽然之前的职业对于他来说是如鱼得水,但是在出差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家乡大美的那一刻,王大胜才终于彻底感悟。王大胜说:“突然感觉我好像真就是为龙江土地而生。”

踌躇满志踏入新行业,父母支持,朋友虽担心却也给足了鼓励,那时的王大胜骨子里带着一点锐气,然而刚入行没多久,各种打击就接踵而至。

王大胜说:“我们是销售人员,对于经销商来说就是推销,基本上所有的门上都挂着一个‘推销人员勿进’的牌子,一进去就是很不耐烦的一张冷脸。因为这个行业它有个特殊性,就是在交谈中说一些专业性的术语,这是我从来没听过也没接触过的,就是‘鸭子听雷听不懂’。”

年轻气盛突然备受挫折,四处碰壁的王大胜一度开始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他说:“头三个月的时候我很怀念以前的那个行业,可能是选错了赛道,有点低估这个行业前期的困难了。但是对自己也是一个挑战,要多磨练一些,这样就算有时候受憋屈、受委屈或者是吃苦,总要有一个劲头,肯定能挺过去。”

闷头苦学、在实践中摸索、在工作中积累,仅仅三年时间,王大胜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农化生资行业牢牢站稳了脚跟。王大胜说:“我对这个行业的爱更加深入,有点儿摆脱不了,欲罢不能。”

生产厂商蔡一忠评价道:“从合作上来讲,王总的为人包括企业的信誉度都非常高。”

转眼,入行已经整整16年。2019年12月,王大胜加入到省农投集团。“我当时感觉农投是一个新的平台、一个有实力的平台,它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有一种使命感,让人在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有那种信仰的光环,让你感觉往这儿奔,就是一种归属感。”王大胜说。

从事喜欢的事业,有共同努力的伙伴,还有热情四溢的工作氛围,在农投,王大胜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他说:“我感觉会越来越好,一是领导有英明的决策、有长远发展的眼光,二是在领导下发任务或者是赋予些责任给你的时候,不是盲目地给你压一些什么东西,而是以一种疏导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个很难得。”

黑龙江省农投生物科技(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英杰说:“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就是把风险控制、资金安全、货物安全这些放在首位,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无论春夏,不分秋冬,忙碌是王大胜早已习惯并为之享受的奋斗状态,他早已在农化生资领域里破茧而出,华丽蜕变。

王大胜的同事张悦说:“我们平时都称呼王总为‘胜哥’,不仅是因为觉得叫‘胜哥’比较亲切一点,还因为他给人的感觉很亲切,人也非常的幽默,无论遇到多么困难的事都不会让身边的人很有压力,都是自己默默地把事情化解。”

在成长中成熟,有胆识、有作为、有担当。王大胜说:“我真是发自内心希望农投越来越好。”虽然加入到农投集团的时间不长,但王大胜脚踏实地、带头攻坚,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挑头的农化事业部在农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我们也期待着,在王大胜这个团队的带领下,让农投集团的农资产业、农投肥料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黑龙江省农投生物科技(种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铭丰说。

从好奇到了解,再到热爱,王大胜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家乡的这片黑土地,无怨无悔,勇往直前。

李波:我对农民和农业有着特殊的情怀

“我们现在是为了彻底打通最后一公里,把我们的优势品种、优良品种和优秀的管理技术面对面、手把手教给每一位农民朋友。”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玉米事业部总经理李波在行驶的汽车上说。

每年秋收之后进入到冬储阶段,农业耕作也迎来了短暂的休整期,此时很多农民朋友开始‘猫冬’,在丰收喜悦之余等待来年的春种。而李波在这段时期却往往是最繁忙的。“侯哥,咱那龙科玉301今年情况怎么样?”李波问道。巴彦县洼兴镇秉农农资有限公司经理侯荣康回答道:“今年挺好,积温高挺不错的,水分都在二十八九个三十以内。”李波说:“我想让你今年种点303。303是新型粒,轴比较细,另外它抗水、抗涝、抗倒能力很好。”侯荣康表示赞同:“行,合作社有好几千亩地面向农户,可以推广一下。”

1982年,李波出生在木兰县东兴镇西二屯的一个普通农户家,祖祖辈辈都是靠天吃饭、靠地过活的地道农民,李波也从小就跟着家人和土地打起了交道。“我对农民、农业有着特殊的情怀,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第一个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第二个要感谢的就是土地。”李波说。

父母没有多少文化,却用他们最朴实的话语和行动为李波指明了最初的人生方向。土地不仅养活了一家人,还让李波产生了深深的眷恋。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李波渐渐明白,人生的方向要靠自己来掌握。2002年,李波大学毕业,学习工商管理的他在南方一线城市顺利入职了一家大公司。

李波说:“在南方的那几年,经过几年的打拼,我从一个基层的业务人员做到了行业的销售总监,因为对黑土地那份特殊的情怀,我想是不是可以回到我的家乡,在农业领域里面也能做一点农业相关的事情。”

在销售领域已经小有成绩的李波,内心里始终有一种家乡情怀难以割舍,老家不仅有父母,还有深深眷恋的黑土地。2016年,李波毅然决定辞去了南方大公司的高薪职务,返乡创业。

农业销售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为此李波下了很大的功夫去了解、熟悉和掌握相关的农业知识。2019年,信心十足的他加入到农投龙科种业公司。“到了龙科玉米事业部,然后选择去最艰苦的地方,这个地方的确也够偏远。”李波说。

玉米是黑龙江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哪个区域的土壤肥沃,什么品种能抗倒伏,一段时间的走访调研下来,很多种植户都和李波成为了朋友。

“大哥在家呢?今年种这个品种怎么样?”李波边问边走进巴彦县洼兴镇增收村农户王洪兴家的院子。“还行。”王洪兴回答。“没让你失望吧?当初我说的没食言吧?”李波问道。王洪兴显得十分高兴:“当初那时候看心里有点没底,现在秋收了,看着苞米棒子托底了。当时还觉得棒小,我说怎么这么细这么小?你说没事肯定能长,秋收的时候看出效果来了。”

农投龙科种业公司针对研发的玉米种子,按照不同地域的土壤和气候特点,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推广。从春种到夏管再到秋收、冬藏,每一个季节玉米事业部都有不同的工作任务需要完成。李波不仅要掌握玉米种子的销售情况,还要详尽的调研产量、销售价格等相关的数据信息,以合理预判明年的市场动态。

当初李波返乡,在同学和朋友的眼里可以说是一种冒险。虽说销售行业具有共通性,但毕竟农业距离大学所学的专业相距甚远。李波用自己的经历和成绩证明了当年的选择是对的,他也相信黑龙江的农业未来发展一定会更好。

大农业时代的来临,让很多像李波一样有着黑土情怀的人才将目光和希望投向家乡。“忙”让李波很充实,对于销售人员来说,他们深知忙的意义。当初返乡,李波本想一边干事业,一边照顾父母和家庭,可现实与希望总是有着难以两全的差距,更多的时间,李波总是扑在工作上。

“妈,你干啥呢?这两天吃饭好不好啊?我忙过这段时间再去看你……”趁着午饭之后的间隙,李波匆匆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接下来他要马上整理资料汇报、见客户商谈合同事项。

“7 0 2 的产量一共预计成品大约能出来7 2 2 8袋。”李波向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胜伟汇报道。“有几家客户?”郭胜伟问。李波回答道:“现在702的客户有13家。”郭胜伟道:“13家,达到咱们总产量的一半?”李波肯定地说:“55%,销量没问题。”

与营销推广部、企管综合部和财务部等相关部门进行营销项目合同审核,这是合同签订之前必须要经历的重要环节和步骤。推动农投龙科种业公司与地方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也是李波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从一点一滴开始,然后逐步到现在,我对家乡的这片农业感觉像恋人、像家人,非常亲切。”李波说。

忙完手头的工作,李波看了一下时间,难得有一天可以来得及接女儿放学,顾不及身心的疲惫,此刻他只想给女儿一个惊喜。李波的女儿李妹姝说:“我不知道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只知道他每天都很忙,我希望我爸爸能天天陪在我身边,每天早晨我都能看见他。”

多些时间陪家人,这是李波最想的,也是所有销售人最想做的事,但李波知道,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家乡的农业还需要更多人付出青春和精力,所以他仍然要继续拼、继续博,继续努力坚持下去。

黑龙江省农投生物科技(种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铭丰说:“李波作为龙科种业引进的人才之一,在这次三项制度改革中脱颖而出,这次恰是农投集团的龙科种业给他提供了一个能够发展、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的舞台,他自己也有为家乡发展、为龙江发展做贡献的一种情怀。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农投集团龙科种业的玉米事业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我们也期待他能有更好的表现。”

猜你喜欢

李波大胜生物科技
未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蜂之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美亚生物科技
风从哪里来
掉进一个坑
医改需要积小胜为大胜
生物科技让里约奥运更安全
篮球赛
马术
足球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