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夜间睡眠时间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

2021-02-03杨菁菁赵寓藏李晶晶杨淼马军李榴柏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工作日睡眠不足儿童

杨菁菁 赵寓藏 李晶晶 杨淼 马军 李榴柏

睡眠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睡眠时长减少在全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1],睡眠时长不足也是中国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2]。研究显示,睡眠时长减少可能引起儿童超重、肥胖问题[3],增加心血管疾病等发病风险[4]。

超重、肥胖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5],儿童超重、肥胖问题也不容忽视。近年来中国儿童肥胖率逐渐上升,肥胖是青少年儿童出现糖尿病[6]、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7]。

本研究对北京和宁夏两地的6~10岁儿童进行调查,旨在了解中国儿童睡眠时间现状和超重、肥胖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儿童超重、肥胖问题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期间,采用方便样本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某县城区和宁夏银川市按照教育水平好、中、差三层抽取调查学校,共抽取6所小学。每所学校按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整班进行调查,其中6~10岁健康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排除患有严重疾病的儿童。经学校、学生和家长知情同意后,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班主任和校医的配合下对学生进行体检,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儿童1 308名,年龄(7.8±1.1)岁。项目经北京大学医学部伦理委员会批准(IRB: 0000105212062)。

二、研究方法

1.体检:身高、体重等指标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或调查员使用统一的仪器进行测定,测量清晨空腹体重2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记录结果。

2.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和睡眠、饮食行为等情况。由学生家长填写问卷并统一回收。

3.相关指标定义:

(1)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2[m],使用身高、体重数据进行计算。按照“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8],根据年龄和性别判断是否属于超重或肥胖。调查对象中非超重肥胖832人(63.6%)含消瘦儿童(17人,1.3%),超重193人(14.8%),以及肥胖283人(21.6%)。

(2)工作日和休息日睡眠时长:根据问卷中工作日(周一到周五)或休息日(周六和周日)就寝时间和起床时间,计算工作日和休息日均睡眠时长,单位为小时(简写为“h”)。

(3)健康饮食得分:调查过去一周吃水果、蔬菜、牛奶、肉制品、坚果、粗粮的份数(一份水果指相当于儿童自己拳头大小的水果;一份蔬菜指相当于1个自己拳头大小炒熟的菜,或者2个自己拳头大小未加工的生叶菜;一份牛奶指200~240 mL牛奶;一份肉制品指自己手掌大小的肉制品;一份坚果相当于7颗大杏仁;粗粮吃一次记作一份),按没吃、每周1~3份、每周4~6份、每天1份、每天2份、每天3份、每天4份、每天5份及以上分别记1-8分,计算平均得分。

结 果

一、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学生1 308名,其中男生625名(47.8%),女生683(52.2%);北京793名(60.6%),宁夏515名(39.4%)。和非超重肥胖组相比,超重肥胖组儿童年龄更小(P<0.05),健康饮食得分更低(P<0.05)。和女生相比,男生超重或肥胖的比例更高(P<0.05);和每天吃早餐相比,做不到每天吃早餐的学生,超重或肥胖的比例更高(P<0.05)。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the

二、睡眠情况

共调查1 308名学生,一周日均睡眠时长为(9.5±0.6)h ,总体工作日平均睡眠时长为(9.4±0.6)h,休息日平均睡眠时长为(9.9±0.8)h,休息日比工作日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1)。表2显示,休息日睡眠时长和每日平均睡眠时长男生少于女生(P<0.05);不同地区睡眠时长也有不同,宁夏休息日睡眠时长比北京长(P<0.05)。工作日平均就寝时间21点12分,平均起床时间6点33分;休息日平均就寝时间21点45分,平均起床时间7点41分。休息日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与工作日相比均较晚(P<0.01)。

《中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要求》中规定,小学生每日睡眠时间不应少于10 h[9]。本调查显示57.6%的学生工作日睡眠时间,29.6%的学生休息日睡眠时间,57.0%的学生一周平均睡眠时间达不到上述标准,睡眠不足问题在小学阶段普遍存在。

三、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超重或肥胖为因变量,将性别、年龄、地区、城乡、是否吃早餐和健康饮食得分作为协变量,对工作日、休息日睡眠时长分别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和男生相比,女生超重或肥胖风险更低(P<0.05);每天吃早饭的学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更低(P<0.05);工作日睡眠时长越长,超重或肥胖的风险降低(OR= 0.794,95%CI=0.636~0.991,P=0.042),周末及平均睡眠时长未见与超重或肥胖有相关性。见表3。

表2 各组睡眠时长情况Table 2 Sleep dura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in different groups

表3 睡眠时长与超重肥胖Logistic回归结果Table 3 The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and overweight or obesity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增加工作日睡眠时长是超重或肥胖的保护因素。本发现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10-11]。本研究结果提示:儿童睡眠不足可能会增加儿童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

本次调查显示:休息日睡眠时长比工作日长约30分钟,休息日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与工作日相比均晚,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12],可能是希望通过休息日弥补工作日的睡眠不足。韩国的调查显示,周末的补偿睡眠可以获得更好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13],工作日的睡眠不足可以通过休息日进行一定补偿,但也有文献提示周末补偿睡眠可能对睡眠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有不良影响[14]。

睡眠时长对于BMI的影响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日本的研究显示睡眠时长对于超重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睡眠时长在男生中存在剂量效应关系[15],本研究也显示男生超重或肥胖率更高,睡眠时长更短,说明男生的睡眠时长问题可能更加需要关注。Golley等的研究显示睡眠时间晚会增加摄入过多食物的可能[16];Ortega等的研究显示睡眠时长和体力活动不存在关联[17]。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具有昼夜节律,而昼夜节律紊乱会改变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从而影响体成分[17]。睡眠时长是如何对儿童BMI影响的生物学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随着年龄变化,儿童所需的睡眠时长不同。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建议6~13岁学龄儿童每天睡眠时间9~11 h[19]。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卫计委)发布的《中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要求》中规定,儿童每日睡眠时间:小学生不应少于10 h[9],而本调查的结果显示半数以上小学生一周平均睡眠时间达不到上述标准,可见中小学生睡眠时长不足的问题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睡眠不足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学校上课时间早(早于8:30)[20]、上下学交通方式[21]等。说明儿童睡眠问题是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长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解决。

本研究调查了北京和宁夏两地的儿童,数据具有一定代表性。进行分析时考虑了多种因素,控制了影响BMI的性别、年龄、地区、城乡、是否吃早餐和健康饮食得分情况等因素,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相关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但本研究作为横断面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作为睡眠不足导致儿童肥胖的因果推断依据。本次问卷是由家长填写,可能和学生实际状况有一定偏差。问卷调查也可能存在回忆偏倚。此外,本研究未考虑睡眠其他相关信息,如睡眠质量对于超重或肥胖的影响。

结论:小学生夜间睡眠时长不足问题普遍存在。夜间睡眠时长不足可能是儿童超重或肥胖的危险因素。改善儿童睡眠不足问题需要学校和家庭一起努力。学校应科学安排上课时间,合理控制课后作业量,避免学生负担过重;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夜间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长。

致谢:衷心感谢儿童及其家长、学校领导、老师及地方科研、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工作日睡眠不足儿童
睡眠不足
这样会睡眠不足
对于马克思关于工作日的思考
关于休闲的量的问题的考察
留守儿童
迟到
六一儿童
对《资本论》中工作日问题的哲学思考
“六·一”——我们过年啦!
促进睡眠的十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