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出版实践探析
2021-02-03李洪良
摘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积极践行新阶段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黄河出版人要树立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文章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地理空间、时间等方面解析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阐释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对于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的重要意义,探析黄河水利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在选题策划、宣传推广和措施保障等方面的出版实践,以期为关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出版界同仁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黄河文化;精神力量;文化自信;和谐;出版实践;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0-0100-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黄河与河流文明的历史观察”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WZS019
黄河,浩浩荡荡,横贯万里神州,哺育、滋养了中华民族。古往今来,黄河流域都是中华民族人口活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带。黄河两岸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孕育和绵延之地。中华民族在与黄河互相博弈之间创造了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也就是黄河文化。黄河流域是孕育黄河文化的沃土,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部落大融合以来,黄河流域作为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时间长达3000多年,可见其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1]。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2021年10月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印发。该规划纲要的规划期直至2030年,中期展望到2035年,远期展望至21世纪中叶,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规划纲要第二章第三节战略定位中確立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承载区[2]。自习近平总书记擘画黄河未来发展宏伟蓝图以来,黄河水利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以重大国家战略为契机,精心策划出版,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努力增强黄河文化的核心软实力与广泛影响力,勇于担当伟大时代赋予黄河出版人的责任和伟大使命。
一、新时代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阐释
黄河文化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阐释。从远古时代开始华夏先民就生活在黄河流域这一重要家园,在与黄河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创造了蕴含丰富的黄河文化。在黄河流域作为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3000多年时间里,史学界确认的中国八大古都中有5座位于黄河流域。它们彰显着不同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文明的成就,也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和载体。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学者,对黄河文化的内涵界定是不完全一致的,但黄河文化的核心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黄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牛建强教授对黄河文化的阐释得到了广泛认可,即在长时间的社会活动中,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居民创造出的社会状况、人民生活、精神世界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等,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3]。进一步提炼,黄河文化也可表述为发生在古今黄河流域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4]。黄河文化积淀深厚、博大灿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细分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从概念来看,在物质文化层面,黄河文化包括农耕文明、青铜文明、中国彩陶瓷器、四大发明等;在精神文化层面,黄河文化主要包含有三皇五帝传说、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文化以及璀璨夺目的唐诗宋词、经典著作等;在制度文化层面,黄河文化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科举制、伦理秩序体系等。从黄河上中下游纵向的地理空间来看,具有代表性的黄河文化包括西北的黄河及支流湟水文化、内蒙古自治区内有塞上江南美誉的河套文化、历史底蕴丰厚的陕西关中文化、中原璀璨的河洛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等。从历史长河的时间轴来看,黄河文化包括远古文化、先秦文化、汉魏文化、唐宋文化等。总之,黄河文化是古今黄河流域全部文明成果的聚合,是一个庞大的、多层次的文化体系,是多元文化的统一体。
二、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意义
黄河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延续不断,影响深远。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有利于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促进社会进步、和谐。
(一)展现波澜壮阔的黄河基因和风格气派,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黄河熏陶造化了伟大的民族品格和绵延不断的华夏灿烂文明。黄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表达,为我们提供了共同的精神家园。新时代,积极践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对黄河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助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磅礴的精神信仰和精神力量。
从上古时期开始到现在,黄河博大丰厚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精神资源滋养了我们所向披靡的进取精神和英勇气概,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抗争精神,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和泱泱气度,勇立潮头的担当精神,勇往直前、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体现了无坚不摧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彰显了中华民族迎难而上、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黄河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造就了中华儿女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与拼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活力源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所在。
(二)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最基础的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底气[5]。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有助于增强黄河文化的核心软实力与广泛影响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牢牢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实现文化强国目标。
黄河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图腾,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性格,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魂魄、风骨、血脉和精神。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广阔视野、淳朴仁爱、勇往直前的精神品格和时代价值。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没有中断的事实,无可争议地为中华儿女坚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增添了底气,为中华儿女坚定文化自信增添了底色。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所在。
(三)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谐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主要在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于社会关系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而黄河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精髓刚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需要我们充分汲取和利用优秀的黄河文化资源,传承黄河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将之贯穿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努力营造适应时代需要的氛围。
三、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出版实践
黄河水利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是以出版黄河流域管理与治理开发、黄河流域历史文化类图书和水利行业科技图书为主的专业性科技出版社,本着“为黄河治理开发服务、为水利事业发展服务”的办社宗旨,坚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围绕黄河相关选题精耕细作,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黄河书系”,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中,《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获得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人民治理黄河六十年》获得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获得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提名奖。黄河水利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全国黄河图书种类最多、涉及专业领域最广的黄河文献和丰富的作者资源。抢抓机遇,响应“让黄河造福人民”的伟大号召,出版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黄河文化图书,积极践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旨在为在新时代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新阶段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和支持。
第一,进一步深挖黄河文化的新时代故事,宣传好黄河岁岁安澜的辉煌成就,结合自身丰富的黄河文献和作者资源优势加大黄河文化类选题的策划力度,积极申报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十四五”河南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截至目前,重点打造的《黄河故事》丛书、黄河文化丛书、《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志》等系列图书项目已成功列入“十四五”河南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弘扬黄河文明构建和谐家园》《龙行大地——黄河历史与文化》《黄河、河洛与中原古都文明》《黄河湾治水人物》等能充分展现黄河文化丰富内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代价值的图书陆续出版。
第二,持续加大黄河文化的宣传普及力度,扩大影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深化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实施黄河文化海外推广工程,广泛翻译、传播优秀黄河文化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黄河水利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一直持续关注申报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和丝路书香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拓展国际视野,通过图书版权输出探索黄河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推动中华文化特别是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走出去。黄河水利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精心筛选并积极配合译者申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河流伦理丛书”之一《黄河与河流文明的历史观察》成功立项,推动黄河文化在普及影响范围方面取得突破。葛剑雄先生与胡云生先生合著的《黄河与河流文明的历史观察》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意义,在国内学术界和全球华人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该书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重大命题,是国内外第一本从伦理高度探讨黄河水文化与黄河文明以及中华文明的关系的学术著作。葛剑雄先生还前瞻性地提出了黄河与中华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方法,为中央的生态治理战略和地方的具体实施方法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2020年,《黄河与河流文明的历史观察》英文版正式由施普林格出版并全球公开发行,这是新时代生态文明环境下,黄河文化的时空推延与纵深发展[6]。
利用国内重要文化平台推广出版物,积极弘扬黄河文化、普及黄河相关知识、扩大宣传面,在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举行的《黄河文化概说》新书发布会即是有益探索。扎实做好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多种方式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图书,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接受黄河文化的熏陶,其中《隋唐洛阳名人》获评河南省2020年度“豫版好书”。
第三,积极参加黄河文化相关交流研讨会议,广泛接触专家学者,了解最新动态,关注蕴含在黄河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在国家实施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密切关注、跟踪、研究和梳理黄河文化发展脉络,充分彰显黄河文化多源性、多样性等选题内容,打造具有深远影响的黄河文化精品力作。依托主管单位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支持,多渠道、多角度、多方面打造高质量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高地。
第四,多措并举保障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高质量实施。加强组织领导,合理规划图书出版结构,正确处理好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突出专业特色,增加策划黄河文化图书比例,优化图书选题,加强选题的源头管理,提高选题策划质量,把好关口。强化出版社内部管理,形成各部门各司其职、运转高效、协调有力的运行机制。增强质量意识,提升图书编校质量;修订和完善编校流程管理制度,加大落实力度。注重编校人才队伍建设,为提高编校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完善出版社制度体系,畅通出版环节。精心打造黄河文化类图书的专业出版队伍,提升选题、编辑、出版的高度和深度。加强策划出版、装帧设计、发行环节目标责任制考核,细化考核指标和标准,确保高质量完成出版工作。黄河水利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在长期的出版实践中,已建立有规范的图书编审程序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批政治意识强和专业素养高的专业编审人员,为高质量完成黄河文化选题提供了制度和人力保障。
四、结语
黄河出版人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责无旁贷的传播者。步入新时代,黄河水利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将广泛关注和深入挖掘蕴含在黄河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从战略高度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助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20):4-11.
[2]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EB/OL].新华网,http://www.news.cn/politics/ zywj/2021-10/08/c_1127937982.htm,2021-10-08.
[3] 牛建强.黄河文化概说[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21:2-3.
[4] 张新斌.黄河文化的河南禀赋、范围及定位[N].河南日报,2020-09-16(021).
[5] 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2019(12):5.
[6] 葛剑雄,胡云生.黄河与流域文明的历史观察[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1-47.
作者简介 李洪良,硕士,副编审,副总编辑,研究方向:水利行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