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金漆木雕地域划分及工艺特点

2021-02-02高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3期
关键词:木雕雕刻装饰

高宇

摘 要:福建的金漆木雕是这一地区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代表,其工艺复杂、题材多样。因语言、生活习俗、人情世态等不同,同样题材的金漆木雕,各地区的又有不同的表现手法。现依据厦门市博物馆现藏部分金漆木雕板,结合福建各地现存且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及名人故居、庙宇、会馆等,进行对比分析,做一个简要的分类,并对各地金漆木雕工艺特征做初步的总结。

关键词:福建;金漆木雕;地域划分;工艺特征

0 前言

福建地区的传统文化融合了中原华夏古文化及闽越本土古文化,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还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古厝民宅正是这一地方文化的代表,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宫式建筑的特点,又凸显了东南地区的建筑特色。其中,漆金木雕广为运用则是这些古厝装饰手法的一大特点,主要应用于门窗、厅堂隔栅和厅堂上方梁枋间等部位;雕刻技法有浮雕、圆雕、透雕及阴刻、镶嵌等技法,更多的是集各种雕刻技法于一体的通雕;题材有花鸟、山水、人物以及富含情节的故事图等;材料有樟木、楠木、杉木等;另有大量家居生活及民俗用品,如橱、柜、案几、花床、銮轿、供盒等。

保留原貌的,现存明代至清初的古建筑,是体现各地工艺特征的最好例证,但或因岁月侵蚀,或因重修翻建,古厝民宅上原始的木雕构件多已损毁,目前较为常见的一般为清中后期至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雕件。另各地公私收藏机构有大量木雕板实物,已失去了原始的建筑载体,仅能凭借工艺特征判断大概属地。本文将依据厦门市博物馆现藏部分金漆木雕板,结合福建各地现存且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及名人故居、庙宇、会馆等,进行对比分析,做一个简要的分类,并对各地工艺特征做初步的总结。关于金漆木雕的漆金工艺、题材辨认方面,目前已经有较多著作,本文这方面则不再涉及。

1 金漆木雕装饰工艺综述

金漆木雕的雕刻及装饰工艺的精或粗,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社会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足,自然有多余的财富用于居家装饰,屋厝豪华也是财富及社会地位的一种体现。工匠方面,技能水平的好坏是其获得报酬多少的决定因素。

清中期前后,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财富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府第民宅兴建,喜装饰大量金漆木雕板,以凸显金碧辉煌,其中大量木雕板雕刻精细,金水浓厚,远望如宫殿般大气恢宏,近观则被其鬼斧般工艺所震撼。至清后期及民国,这一装饰传统延续,但工艺水平较之前粗糙,除雕刻主题外,开始重视周边装饰,着重色彩装饰,边框及背板的装饰手法层出不穷。

以人物题材雕刻为例,清中期人物主题突出,每个表情均不相同,衣纹装饰等细节均有所表现,浮雕曲面有弧度,边缘精细修饰,线条流畅;至后期,多以大刀深刻出轮廓,再以淺刻、线刻修饰细节,浮雕表面平直,边缘锋利,工艺较之前已显粗糙,虽有多层透雕、浮雕等技法相结合,但“热闹”有余而精细不足。仔细辨认,人物表情差别不大,细节随意,主题表现不明显。现以目前现存的金漆木雕实物为例,将其整体发展做一个简要概述。

1.1 发展简史

金漆与良木结缘甚早,据考证,在木雕作品上髹以金漆之工艺,始于唐宋,定式于明而盛于清。这种工艺最早出现在潮州地区,而福建的金漆木雕则是由福州地区的漆器工艺及漳州地区的黄金漆画等技艺融合、发展而来,自清乾隆至光绪时期全盛发展,传世作品也多为这一时期所作。福建拥有适宜金漆木雕蓬勃发展的地理、人文优势,加之明清之际,八闽大地文人辈出,金漆木雕艺术深受此文化环境的影响,其艺术风格、审美气质、主题意蕴都受到滋养,经历了百年磨炼发展,金漆木雕工艺逐渐成长为福建民俗文化中的特有代表。

1.2 取材

福建地区峰峦耸立,杉、松、樟、龙眼等树种蓬勃生长。而传统金漆木雕选材则以杉木及樟木为主,樟木质地柔润,纹理细密,韧性好,不易变形开裂,非常适合多层镂雕等精工细刻的表现;而杉木为民居建筑最常用的选材,虽韧性密度不及樟木,但易入刀,大型木构件等不需要精雕细刻的部分多选用杉木。优渥的天然条件,为木雕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木雕生产物料,为木雕工艺的发展奠定了的基础。

另外,气候方面,沿海地区温热潮湿,海风对木结构建筑的侵蚀十分严重,木器髹以金漆,既可以防高温日照,又可以抵海风侵蚀,增加防腐作用,增长使用寿命。在窗板、栅栏、木构件等木雕建筑上以金漆装饰,金碧辉煌,视觉效果十足,同时实用性又极强,也是该传统工艺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1.3 工艺

金漆木雕工艺极其繁杂,木雕匠人需因材施艺,通过对线雕、浮雕、阴雕、镂空雕、圆雕、半圆雕、透雕、嵌雕、贴雕等不同雕刻技法的组合运用,对木料进行精雕细作,使得整体线条流畅,细微之处更显精妙绝伦、匠心独运。在木雕雕刻制作完成后,还需经过填料、髹漆、漆金(贴金)等步骤方能完成一件金漆木雕作品,使木雕既防腐抗潮,又呈现出金碧辉煌的视觉冲击,呈现独具地域特色的装饰之美。

1.4 装饰

金漆木雕中的窗板、檐条、栏板等部位的装饰,除中心雕刻部分外,会镶嵌于背板及边框之内,便于固定。具体装饰方式,常见的有四种:

第一,是以彩色漆作为颜色装饰,常见有红色、黑色、绿色等。金漆木雕广泛流行的三个地区,即浙江宁波及东阳一带、福建地区及广东潮州地区,其中浙江地区的金漆木雕俗称朱金漆木雕,即金漆周围均采用红色装饰,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万工轿即是最好例证。另潮州地区的金漆木雕,也大多以红色、黑色作为辅助装饰。福建地区的金漆木雕,色彩多样,装饰讲究,背板颜色有红、绿、黑等漆色,色彩更为斑斓。

第二,沙地装饰,或称为镶嵌装饰,有用贝壳或螺钿镶于边框上;另有用贝壳粉或者青绿色、深棕色、紫红色等砂粒缀于木框上,其中一种较为特别的是用沙粒嵌完之后,髹以金漆,即俗称的金沙地装饰,更显金碧辉煌,此种装饰一般至清道光朝后出现(图1)。

第三,清末民国时期,闽南一带自南洋回乡的大户,会斥巨资兴建房屋,屋内极尽装饰,尽显华丽。其中一种特别的装饰是用石青等矿物料装饰,此种颜料价格昂贵,色彩鲜艳且保存时间久,不易褪色,更加显现财富及地位(图2)。

第四,是以镂空背板装饰,常见有菱形纹格、万字纹等,装饰于窗板之上,整体视觉效果更加通透清朗(图3)。

2 金漆木雕地域特征简述

金漆木雕工艺与当地的历史发展、经济实力、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紧密相连,福建地处广东浙江之间,工艺特征既吸收了两地精华,又有自身地域特点,主要以福州、莆仙、泉州三地为主要代表,整体来看以莆仙地区最为精致细腻,福州次之;闽南地区木雕做工精细,秀气。闽北、闽东、闽西的木雕则觉粗獷大气。①目前所见清中期前后的金漆木雕板,因工匠流通少,地域风格明显;清后期之后,各地工匠互相走动,各地风格相互交融,地域特征不如之前明显。现根据各地现存原貌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厝民居及部分木雕板实物,将目前福建各地较为明显的工艺特征做一个初步的分类总结。

2.1 闽北地区

闽北地区盛产硬木,所见木雕板雕刻简洁,线条粗犷,部分不施油漆,体现原木本色(图4)。例如,南平顺昌县元坑镇东郊村的陈氏民居,此为清代富商陈昭煌始建,其梁架、雀替、槅扇、花窗等均装饰精美木雕,历史故事、花鸟鱼虫、福禄寿喜等题材广泛,现存神龛上的金漆木雕(图5)①为红漆底,与宁波一带金漆木雕,又称朱金漆木雕,风格类似;其卷棚上的木雕,浮雕透雕结合,岁月痕迹明显,为当地较有代表性且原貌保存较为完整的代表民居。

2.2 莆仙地区

莆仙地区,该地木雕工匠以技术精湛闻名,以其传统地方技法—“斧子功”最具特色。斧有中小两类,中斧是雕木雕轮廓之用,先进行大面积块面切除,找好比例,再做好基本朝向及深度;小斧是用于局部修坯及精细化加工②。整体表现以“精微透雕”及“精细圆雕”著称,如仙游地区的龙头雕,龙嘴张开,舌头展卷在外,背脊有刺,细节展现极为到位(图6)。这一地区在清中期前后,但凡能用到木料的地方无不精细雕刻,构图繁缛,施彩绘或鎏金,整体表现富丽堂皇,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特别是雕刻中的戏曲故事或人物故事图,画面构图十分丰满,从场景到人物、故事情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物面部表情极为生动传神;清晚期之后,细节逐渐粗糙,工艺愈加花哨,构图丰满热闹却细节不足,人物面部表情差别不大。另外,木雕背板喜用艳丽颜色装饰,特别是绿色(图7)。

2.3 宁德地区

宁德地区,常见以闽东大厝为主要代表,建筑格局大气,文化气息浓郁,带有浙南一带建筑风格。所装饰的木雕精致细腻,其中金漆木雕方面,也受浙江地区影响较多,雕刻全盛时期在清光绪朝期间。金漆木雕中十分重视雕刻背景处理是该地的一大特色,重施彩,用色丰富。③所见多为红漆背景,另有蓝、绿、黑等色。现存较完好的宁德柘荣县凤岐吴氏大宅建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其梁上卷棚和牛腿木雕极为细致(图8),④牛腿木雕为鱼化龙形式,寓意金榜题名,属常见题材;另有宁德屏南黛溪镇北墘村的建于清光绪年间的“佛仔厝”,其厝仅装修及雕刻就用时10年,①可见用心至极,其中一块木雕(图9)人物表情、衣纹及回首之马儿,每处细节都展示到位,三维空间感十足,足见工匠的深厚功底。

2.4 福州地区

福州地区在明清时期为福建经济文化中心,名家辈出,如林则徐、沈葆桢、陈宝琛、严复、萨镇冰、林纾等。所见名人故居、府第大宅均规模宏伟,用料讲究,精细雕刻。

福州闽侯县白沙镇新坡村建于乾隆年间的永奋永襄古厝,木雕鬼斧神工,檐下垂花、雀替、梁枋为点睛之笔;福州长乐鹤上镇岐阳村的九头马建于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为福州地区最大的古民居建筑之一,其木构架、槅扇等部位无不遍施木雕,题材多样,雕刻技法汇集镂雕、浮雕、圆雕、透雕等,构图繁而不密,线条优美流畅,极具立体感(图10)。②

从目前保存较好的这些古建筑来看,这一地区的金漆木雕以深雕打洼为主,喜满工,但却给外框留有余地,雕刻主体与外框高度平行,深度及高度不及厦漳泉一带的木雕,但空间感及立体感表现明显,视觉效果并不繁缛,细节之处尽现刀工(图11)。

2.5 厦漳泉一带的闽南地区

厦漳泉一带的闽南地区,其工艺形式受潮州一带影响较多,大部分雕板为浮雕与镂空雕相结合,其中浮雕较高,所雕人物、瑞兽、花鸟等特别饱满,多突出于外框,如漳州白礁慈济祖宫大门牌匾下的龙凤木雕,嵌于横梁之上,金身红底,高浮雕。以其中的龙纹雕为例,龙身盘卷于祥云之中,龙鳞有深有浅,有大有小,龙刺有高有低,排列有序,特别是龙的头部细节,与《尔雅翼》中所述的完全一致:“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可见工匠用心至极(图12)。清后期至民国,因社会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足,另有各国商人来闽,“人物庶繁,驿道四通,海商辐辏,夷夏杂处,权豪比居”,①屋厝格局恢宏豪华,木雕装饰琳琅满目,必极工巧,财富尽显以光宗耀祖。

另这一时期,当地部分居民下南洋谋生,发家后回乡建房,建筑风格受到东南亚一带民居影响,木雕板外框背景会镶嵌螺钿,装饰物中常见新加坡标志物—鱼尾狮即为证明。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造就了这一带独特的艺术风格,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宫式建筑的特点,又带有东南地区的建筑特色。

闽南一带的木雕以泉州的最为精巧,也最具代表性,总体特征是雕刻工艺细腻,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以惠安和永春等地为代表。如惠安,造型古朴,民族和宗教风格强烈,②早期粗狂流畅,清末民国时期大部分木雕都是精雕细刻,特别是人物方面,包括人体比例及面部表情的处理,形神兼备,服饰线条飘逸流畅,并且十分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眯眼,大肚,大鼻子,阔嘴,生动形象,极为喜庆(图13)。

永春地区,以福兴堂为例,也被称为李家大院,位于泉州永春县岵山镇塘溪村,建于1942~1948年,从建筑大梁下雕板可见,这一时期雕板风格布局繁密,人物众多,多层镂雕透雕相结合,精细但繁缛。另有部分木雕借鉴潮州工艺,浮雕层次较多,如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的旗杆厝,内部雕刻装饰讲究,富于层次,多取材于历史,线条细腻流畅。③这一地区建筑中木饰相较于福州宁德一带,虽精细度不及,但更为简繁有致。除木雕板外,另在永春、安溪、华安一带,有种较有代表性的民俗用品—銮轿,上面的小构件为数量很多的金漆圆雕人物,后面带铁钤,故事多取材神话或戏曲故事。

2.6 闽西一带

闽西一带多为客家族群聚居部落,具有特殊的民俗特征。现保存较为完好的土楼,是客家民居最具研究价值的例证,但因年年岁岁的加固重修,内部构件大部分更换或拆除。目前所见用于外框支撑木构件多或梁架,装饰一般较为简洁。

常见的金漆木雕板,其雕刻主题在木板之上以浅浮雕形式表现,髹金漆,板及边框以暗红色漆装饰,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是人物头、帽子部位、靴子部位及动物如马、鹿等蹄子部位用黑彩装饰(图14)。大部分木雕板工艺简单,内容简洁,表现形式较为单一。

2.7 其他地区

其他地区,如三明尤溪永安一带,山高林密,民居多木构架承重,三明三元区莘口镇龙安村,现存建于清乾隆年间的骑蔚第,又名凝秀堂,厢窗、大梁上的精雕构件栩栩如生(图15),④内部木雕十分精细,善用镂雕,线条婉转细腻,构图巧妙;闽中(大田至三明)一带,背板喜用菱纹格装饰,金漆木雕部分多为满工,早期工艺较为精湛,木刻线条流畅,后期(清末)则较为死板。

2.8 台湾地区

另提及台湾地区,闽南一带的漆金木雕工艺伴随着清初开发台湾的进程,与台湾汉人社会移民的主流人口—漳泉一带的先民一道传播到台湾地区,成为台湾地区传统社会民间建筑的鲜明特色。

另外,早期台湾极为荒芜,生存环境恶劣,因此在这里木雕神像比较普遍,①求神拜佛以期消灾解厄,且以小型为主,材质多为檀木、樟木;整体造型圆润、丰盈,神像样貌简洁,流畅。雕造师在艺术风格上,泉州派注重神像整体态势,外形美观;漳州派追求精致整修,细微刻画;福州派为二者的综合。无论从题材、工艺、装饰美学等方面均与大陆地区无异,从而进一步說明了闽台两地关系的源远流长。

3 结语

本文的地域分类及特征简述,主要依托各地古建筑所装饰的保留原貌且特征明显的金漆木雕构件,及厦门市博物馆收藏的大量金漆木雕实物,并结合木雕方面的文献文章及收藏经验丰富的藏家总结。由于建筑所投资金的多少、各地的文化交流及工匠本身的流动性,造就金漆木雕工艺的交汇融合,因此各地的工艺特点并不能一概而论。重要的是,现存的大量保存完好的金漆木雕,荟萃了古代建筑匠师门高超工艺技巧,再现福建地区的古代文化风貌以及人文习俗、思想观念,是众多历史遗存中极具地域民俗特征的文化瑰宝。■

猜你喜欢

木雕雕刻装饰
雕刻树叶
DIY装饰沙漏
雕刻时光
木雕鱼
DIY节日装饰家
雕刻时光
木雕创作随想
自然形木雕
汉代雕刻
东阳木雕选等